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混合动力汽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与研究

作 者: 谷伟光
导 师: 王晓远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电机与电器
关键词: 混合动力 永磁同步电动机 磁场计算 有限元分析
分类号: TM3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等特点,广泛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用驱动电机。本文设计并研究了一台混合动力汽车用12.5kW驱动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首先,分析了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的必要性,综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并对现有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了各类型驱动系统的优缺点。其次,分析了永磁电动机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构进行设计,提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方法及主要步骤,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空间的限制,为提高电机的冷却效果,采用了水冷式的冷却结构。然后,建立永磁电机二维有限元模型,对电动机空载及负载电磁场进行分析,绘制电机整体磁密云图、气隙磁密曲线等图形,分析隔磁措施对内置式电机的影响,计算出磁通、空载漏磁系数等参数,并对空载磁场进行了谐波分析。对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磁场分析后,电动机内部任何一点处的磁密值、磁矢位值均可准确得出,方便分析电机性能。最后,对研制的样机,进行了测试实验。样机达到了主要技术指标要求,为以后进一步优化发展积累了经验与数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2
  1.1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8-10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0-11
  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1-12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  12-22
  2.1 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12-13
  2.2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13-18
    2.2.1 串联混合动力系统  13-15
    2.2.2 并联混合动力系统  15-17
    2.2.3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17-18
  2.3 混合动力汽车用驱动电机分类  18-21
    2.3.1 直流电动机  18-20
    2.3.2 异步电动机  20
    2.3.3 开关磁阻电机  20
    2.3.4 永磁同步电动机  20-21
  2.4 混合动力汽车用驱动电机特性要求  21-22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分析与电机电磁场  22-38
  3.1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  22-28
    3.1.1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总体结构  22-23
    3.1.2 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磁路结构  23-27
    3.1.3 隔磁措施  27-28
  3.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  28
  3.3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28-29
  3.4 电机的冷却方式  29-30
    3.4.1 表面冷却  29-30
    3.4.2 内部冷却  30
  3.5 永磁材料的分类与选用  30-34
    3.5.1 铝镍钴永磁材料  30-31
    3.5.2 铁氧体永磁材料  31-32
    3.5.3 稀土永磁材料  32-33
    3.5.4 永磁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注意事项  33-34
  3.6 电机电磁场的基本理论  34-38
第四章 混合动力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分析  38-62
  4.1 设计电机主要性能指标  38-39
  4.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特点  39-43
    4.2.1 定子设计和气隙长度的选择  39-41
    4.2.2 定子绕组设计  41-42
    4.2.3 转子冲片设计  42
    4.2.4 永磁体设计  42-43
  4.3 电机的水冷设计  43
  4.4 电机的启动  43-44
  4.5 提高永磁同步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的措施  44-45
  4.6 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场有限元法分析基本思想  45-48
  4.7 不同转子磁路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空载磁场分析  48-59
    4.7.1 不同转子磁路结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分析模型  48-49
    4.7.2 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场分析步骤  49-51
    4.7.3 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场后处理  51-55
    4.7.4 永磁同步电动机每极磁通量  55-56
    4.7.5 永磁同步电动机空载漏磁系数  56-57
    4.7.6 永磁同步电动机谐波计算与分析  57-59
  4.8 永磁同步电动机负载电磁场分析  59-62
第五章 实验研究  62-68
  5.1 样机性能要求  62
  5.2 样机测试项目介绍  62-63
  5.3 样机测试  63-68
    5.3.1 温升测试  64-65
    5.3.2 转矩标定实验  65-66
    5.3.3 电动状态下的效率测试  66-68
第六章 结论  68-69
参考文献  69-72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72-73
致谢  73

相似论文

  1. 混粉电火花成型机主机系统及工艺试验的研究,TG661
  2.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3. 常温低温组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TH136
  4. 内置式高效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研究,TM341
  5. 电动车用轴径向—轴向磁通复合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TM341
  6.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与高原适配技术探索研究,U469.7
  7.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8. 电子产品质量监控测试设备设计,TN06
  9. 多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R687.3
  10. 机载雷达天线座快速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N959.73
  11. 深水软管滚筒驱动装置结构及液压系统的研究,TE973
  12.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及其在火炮反后坐中的应用研究,TB535.1
  13. 某舰炮转弹机非线性结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TJ391
  14. 钢管自动组对机设计与分析,U673.38
  15. 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TU375.1
  16. 大跨钢结构施工卸载过程力学分析,TU391
  17. 基于IRMCK201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TM341
  18. CRH2-300型动车组M1车有限元分析及舒适性,U266
  19. 伸缩式沥青洒布系统的研制,U415.524
  20. LPG燃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网络控制技术研究,U469.72
  21. 基于SolidWorks的板料成形仿真后置处理系统的开发,TP391.7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电机 > 交流电机 > 同步电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