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晋阳湖富营养化的治理研究

作 者: 曹现峰
导 师: 王增长
学 校: 太原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晋阳湖 富营养化 湿地 生物浮床 生态疏浚
分类号: X5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是现在我国面临的一大棘手的环境问题,如今我国各大、中城市80%以上河流湖泊都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现象,并且有范围扩大、程度加深的趋势,水体富营养化极大的危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晋阳湖污染的实际情况,论文首先分析引起晋阳湖富营养化的原因,即有内源污染也有外源污染。对外源污染的治理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对内源污染提出了人工湿地生物浮床两种不同的治理工艺,并对两种工艺进行了中试试验,从而找出更好的治理工艺。对内源治理的生态疏浚也进行了可行分析、分析了生态疏浚的范围以及生态疏浚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等等。对于外源治理该论文提出了采用封闭方式,即采用钢筋混凝土封闭方式或敷设管道封闭方式。通过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周边自然环境等分析,确定西干渠采用钢筋混凝土封闭。本试验研究选址在晋阳湖西面进行富营养化治理中试试验。试验为人工湿地和生物浮床两种不同的治理工艺,考察分析两种治理工艺对晋阳湖水质净化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湿地和生物浮床都可以很好的限制该湖泊的富营养化,生物浮床的治理效果要优于人工湿地,且生物浮床治理工艺可以起到美化湖泊的效果。因此得出内源治理采用浮床美人蕉工艺的治理方法,该工艺不但可以很好的净化晋阳湖水体,且生物浮床将治理与景观相结合,具有投资低、易于实施、治理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副产品可产生一定经济效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对内源生态疏浚的治理进行了详细的可行分析,并根据太原第一热电厂现有的疏浚设备,提出了进行设备改造,以更好的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该研究为北方人工湖泊的综合治理特别是晋阳湖的综合治理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及工程实践指导。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0
第一章 绪论  10-13
  1.1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0
  1.2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10-11
  1.3 人工湖的水体要求  11-13
第二章 水体富营养化及危害  13-18
  2.1 水体富营养化及机理  13-14
  2.2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14-18
第三章 晋阳湖水质状况及污染原因  18-27
  3.1 晋阳湖水质状况  18-20
    3.1.1 晋阳湖概况  18-19
    3.1.2 晋阳湖水质  19-20
    3.1.3 晋阳湖执行水质标准  20
    3.1.4 晋阳湖水质评价  20
  3.2 晋阳湖富营养化的成因  20-27
    3.2.1 外源污染  20-24
    3.2.2 内源污染  24-27
第四章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背景和恢复措施  27-33
  4.1 课题研究背景  27-28
  4.2 晋阳湖水体富营养化恢复措施  28-33
    4.2.1 外源控制  29
    4.2.2 内源控制  29-33
第五章 生态试验  33-69
  5.1 生物浮床  33-50
    5.1.1 概述  33
    5.1.2 人工生态浮床工艺介绍  33-34
    5.1.3 人工浮床形式的确定  34-38
    5.1.4 生物与材料的选择  38
    5.1.5 试验方法  38
    5.1.6 分析方法  38-39
    5.1.7 结果与分析  39-49
    5.1.8 结论  49-50
  5.2 人工湿地  50-68
    5.2.1 概述  50-51
    5.2.2 人工湿地的定义及分类  51-54
    5.2.3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机制  54-56
    5.2.4 生物及基质的选择  56-57
    5.2.5 试验方法  57-58
    5.2.6 分析方法  58
    5.2.7 结果与分析  58-67
    5.2.8 结论  67-68
  5.3 本章小结  68-69
第六章 生态疏浚  69-73
  6.1 晋阳湖底泥疏浚的可行性  69-70
  6.2 晋阳湖底泥的生态疏浚  70
  6.3 生态疏浚范围和生态疏浚技术  70-71
    6.3.1 疏浚范围  70
    6.3.2 晋阳湖底泥疏浚技术要求  70-71
  6.4 生态疏浚的适宜施工期  71
  6.5 底泥的二次污染防治  71
  6.6 疏浚后湖盆基底修复  71-72
  6.7 晋阳湖底泥生态疏浚的环境风险评估  72-73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3-75
  7.1 结论  73
  7.2 建议  73-75
参考文献  75-79
致谢  79-8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0

相似论文

  1.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2. 不同基质及植物组合的表面流湿地水质净化试验研究,X703
  3. 云南高原湖泊底泥堆积区生态条件下磷、氮等污染物的转化规律,X131.2
  4.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5. 闽江河口芦苇地上不同构件枯落物分解及主要影响因子研究,S154.4
  6. 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对水分胁迫及污染物暴露的响应,X52
  7. 用于净化城市河涌污染水体的小型岸基构造湿地技术研究,X703
  8. 山仔水库沉积物蓝藻复苏环境影响因子研究,X524
  9. 闽江口鳝鱼滩入侵种互花米草与土著种芦苇湿地土壤碳库特征比较,S451
  10. 循环流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废水及沸石再生的研究,X713
  11. 强化复氧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X703
  12.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评估与论证研究,S759.9
  13. 西部地区湿地保护立法研究,X37
  14. 基于3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X826
  15. 太原晋阳湖生态系统重金属富集特征的研究,X835
  16. 三江平原两种湿地土壤冻融驱动的水分表聚效应实验研究,S152
  17. 湛江地区大型饮用水供水水库污染状况研究与管理,X524
  18. 苏北滨海湿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安全动态分析,X171
  19.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TU986.5
  20. 辽河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动态模拟,X171
  21. 扰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X17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 湖泊、水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