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作 者: 石实
导 师: 王志凌
学 校: 贵州大学
专 业: 社会保障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保障 城市化 低收入 城市居民
分类号: F29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住房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探讨解决住房问题的制度政策、途径和措施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课题。在国际住房年(1987年),联合国秘书长的文稿指出:“住房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和需要,要求各国政府重视解决贫困居民的住房问题。”住房问题涉及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实现,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目前,相当数量城市农民工已经倾向于全家搬迁到城里长期居住,而非只是打工的时候临时在城市生活,农民工由过去在城乡间往返循环流动转向融入城市生活。大规模的农业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另外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形成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边缘群体。当前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环境较恶劣,住房条件艰苦,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面对农民工流动的这些新特点,我国政府的公共政策也应该适时进行调整来适应新形势和新的发展趋势,从原来排斥或控制农民工流入城市的政策导向及时转变为促进帮助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安居乐业,防止城市社会的分裂并加快城市社会的融合进程,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对农民工的由来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将“低收入无稳定工作”一类的农民工群体确定为研究对象。研究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在对贵阳市农民工住房问题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综合评价,进而探讨现阶段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另外,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在总结美国、英国以及新加坡的住房保障方面经验和教训以及国内各城市现有措施的启示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建立和完善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一章 导论  9-17
  1.1 课题选择的背景及意义  9-11
    1.1.1 理论意义  10
    1.1.2 经济意义  10
    1.1.3 社会意义  10-11
  1.2 国外研究概述  11-12
  1.3 国内研究概述  12-14
    1.3.1 城市化进程  12
    1.3.2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12-14
    1.3.3 住房保障制度  14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7
    1.4.1 研究的思路  14-15
    1.4.2 研究的方法  15-17
第二章 城市农民工住房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7-27
  2.1 城市农民工的界定  17
  2.2 我国城市农民工整体状况  17-19
    2.2.1 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17-18
    2.2.2 我国城市农民工的居住状况  18-19
  2.3 对贵阳市农民工生活状况的实证分析  19-25
    2.3.1 贵阳市农民工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19-20
    2.3.2 贵阳市农民工的住房现状调查  20-24
      (一) 贵阳市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20-21
      (二) 贵阳市农民工的生活状况  21-24
      (三) 贵阳市农民工居住状况满意度及居住需求  24
    2.3.3 贵阳市现有住房保障举措及效果  24-25
  2.4 城市农民工居住存在的问题  25-27
    2.4.1 居住面积小 条件差  25-26
    2.4.2 收入水平低,实际可支配收入比重小  26
    2.4.3 缺乏改善住房消费的能力  26
    2.4.4 缺乏统一的住房保障制度  26
    2.4.5 缺乏规范的农民工住房市场  26-27
第三章 城市化进程中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思考分析  27-34
  3.1 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27-31
    3.1.1 农民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7-29
      (1)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27
      (2) 推动城市发展的生力军  27-28
      (3) 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28
      (4)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载体  28-29
    3.1.2 城市化进程中住房对农民工的影响  29-31
      (1)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29-30
      (2) 子女教育问题  30
      (3) 社会排斥的问题  30
      (4) 农民工政治边缘化  30-31
  3.2 建立农民工保障制度的障碍分析  31-32
    3.2.1 户籍制度的制约  31
    3.2.2 现行住房制度的制约  31-32
    3.2.3 农民工自身认识问题  32
    3.2.4 社会对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认识误区  32
    3.2.5 资金障碍  32
  3.3 建立覆盖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意义  32-34
    3.3.1 建立现代文明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32-33
    3.3.2 实施工业化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  33
    3.3.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  33
    3.3.4 激活房地产市场的重要途径  33-34
第四章 国内外解决居住问题的经验启示  34-41
  4.1 国外解决农民工住房的政策分析  34-37
    4.1.1 美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34-35
    4.1.2 英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35-36
    4.1.3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  36-37
  4.2 国内各城市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经验  37-39
    4.2.1 上海嘉定区马陆镇兴建打工者公寓  37-38
    4.2.2 苏州市建造打工楼  38
    4.2.3 长沙市建设农民工公寓  38-39
    4.2.4 深圳市流动人口住房供应模式  39
  4.3 解决居住问题的经验启示  39-41
    4.3.1 政府在住房保障体系中主导地位  39
    4.3.2 完备的法律制度是住房保障体系建立的基石  39-40
    4.3.3 住房保障制度的运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40
    4.3.4 保障水平的层次性和保障手段的多元性  40
    4.3.5 公共住房和谐发展防止贫民窟的出现  40-41
第五章 构建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原则和完善对策  41-49
  5.1 构建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目标及原则  41-42
    5.1.1 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  41
    5.1.2 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41-42
    5.1.3 分层次、多形式保障原则  42
    5.1.4 稳定原则  42
  5.2 农民工住房保障的政策措施  42-47
    5.2.1 扩大住房保障范围  43-44
      (1) 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廉租住房保障体系  43
      (2) 经济适用房变"只售不租"为"租售并举"  43-44
      (3) 住房公积金改革  44
    5.2.2 农民工公寓的开发建设模式探讨  44-45
    5.2.3 建立稳定的农民工住房保障资金渠道  45-46
    5.2.4 调整和规范租赁市场  46-47
  5.3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配套措施  47-49
    5.3.1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法制保障  47
    5.3.2 实行一元制的动态户籍制度  47
    5.3.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47-48
    5.3.4 盘活住房二级市场 促进多类住房顺畅流通  48
    5.3.5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48-49
第六章 结束语  49-50
  6.1 研究总结  49
  6.2 研究展望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4
附录  54-55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3.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4. 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新探,G521
  5. 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D412.6
  6.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7.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8. 上海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9. 苏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10.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412.6
  11.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12. 南京市农民工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412.6
  13.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及执行情况研究,D412.6
  14.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G521
  15. 和谐社会视域下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路径研究,G521
  16.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17. 面对企业需求的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研究,G725
  18. 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决定的影响,F249.24
  19. 佳木斯地区多维度农民工就业管理体系研究,F249.2
  20.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研究,G249.2
  21.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D669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城市经济管理 > 房地产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