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信息技术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作 者: 李骏
导 师: 徐笑君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关键词: 信息技术员工 绩效评价 绩效提升 绩效管理模型
分类号: F2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被称为是十大管理问题之首,长期以来一直是理论与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信息技术(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能否对信息技术人才实现高效的管理,有效提升信息技术员工的绩效,则成为企业能否最大程度上运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战略服务,使之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探索针对信息技术员工的绩效管理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技术员工绩效管理体系,本文分成两大部分,分别通过理论和实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以往对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基础,考虑到信息技术员工的一些特点,本文提出了信息技术员工的绩效构成,将这些员工的绩效划分成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两个相互独立而又有机联系的部分。其中,对于任务绩效,本文引入了ITIL(IT基础设施架构库)来建立用来考察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成果性指标体系,并与目标管理方式结合来建立对信息技术员工任务绩效的有效管理和考核方式。而对于关系绩效,本文则引入组织公民行为维度来建立行为性指标体系,通过观察员工的职务外行为结合具体的360度反馈方法实现对信息技术员工关系绩效的有效管理和考核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信息技术员工的绩效管理模型,引入质量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的PDCA循环来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循环机制,从而实现绩效的持续管理和改进,为建立信息技术员工的绩效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相对任务绩效,信息技术员工的关系绩效更难考察和提升。因此在第二部分,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信息技术员工的关系绩效和企业可控的激励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和验证。调查问卷的对象是笔者供职的X公司信息技术部门的员工。本研究将激励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关系绩效指标作为因变量,对调查问卷的结果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相关性和因子分析。统计分析表明信息技术员工的关系绩效可以归纳为6个行为因子,而企业可控的激励因素可以归纳为5个因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了部分关系绩效因子和激励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些分析验证了前文所建立的绩效模型中关于关系绩效的理论框架,并对实际管理中很难操作的关系绩效提升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本文的特点在于对以往学者很少涉及的信息技术员工的绩效管理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些员工的绩效构成、绩效评价和激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针对信息技术员工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模型,并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信息技术员工的绩效管理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对广大企业提高对信息技术员工的绩效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引言  9-10
第一章 绪论  10-25
  1.1 问题的提出  10-13
  1.2 文献综述  13-21
    1.2.1 绩效的定义  13-16
    1.2.2 绩效的影响因素  16-18
    1.2.3 激励因素  18-19
    1.2.4 绩效管理的定义和特征  19-21
  1.3 信息技术员工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  21
  1.4 研究思路  21-22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2-23
  1.6 论文的结构  23-25
第二章 信息技术员工定义和特征  25-33
  2.1 知识型员工  25-28
    2.1.1 知识型员工的定义  25-26
    2.1.2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26-27
    2.1.3 知识型员工和传统员工的对比  27-28
  2.2 信息技术员工  28-33
    2.2.1 信息技术员工的定义  28
    2.2.2 信息技术员工的特征  28-30
    2.2.3 信息技术员工的个体需求  30-32
    2.2.4 信息技术员工的管理方式  32-33
第三章 信息技术员工的绩效管理模型  33-53
  3.1 企业对信息技术员工的要求  33-36
  3.2 信息技术员工的绩效构成  36-38
  3.3 信息技术员工绩效考核指标  38-48
    3.3.1 信息技术员工的任务绩效指标  39-46
    3.3.2 信息技术员工的关系绩效指标  46-48
  3.4 信息技术员工绩效影响因素  48-50
  3.5 信息技术员工的绩效管理模型  50-53
第四章 信息技术员工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53-81
  4.1 X公司信息技术部门的背景  53-55
  4.2 问卷设计  55-59
  4.3 调查结果分析  59-77
    4.3.1 绩效管理体系满意度分析  60-63
    4.3.2 激励因素满意度分析  63-70
    4.3.3 关系绩效指标分析  70-77
  4.4 研究结果汇总和讨论  77-80
    4.4.1 存在问题总结  77-78
    4.4.2 绩效评价机制改进  78-79
    4.4.3 绩效提升机制改进  79-80
  4.5 改进建议小结  80-81
第五章 结论  81-83
  5.1 基本结论  81
  5.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81-83
附录:调查问卷  83-88
参考文献  88-92
致谢  92-93

相似论文

  1.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G637
  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科团队绩效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品课程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G434
  4. 高校科技服务企业绩效考核评价研究,G644
  5. 合肥地区高校教师对现行绩效评价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G647.2
  6. 国防研究所科研岗位绩效评价模型研究,G311
  7.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化工行业外贸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F224
  8. 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资金管理研究,G647.5
  9. 我国地方政府工商行政部门绩效评价研究,F203.9
  10. 地质技术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研究,F426.1
  11.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问题研究,G645.1
  1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F224
  13. 企业战略性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研究,F224
  14. 2010年度江门市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实证研究,D630
  15. 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绩效评价研究,G434
  16. 公立医院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在13所医院评价中的应用,R197.3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临沂市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G206
  18. GCE公司供应商管理优化对策研究,F426.6
  19.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F276.44
  20.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G322;G644
  21. 房地产企业顾客满意度与绩效的关系研究,F293.3;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