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岳阳楼风景名胜区仿古建筑群的居民感知研究

作 者: 刘文斌
导 师: 许春晓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旅游管理
关键词: 仿古建筑群 居民感知 利益影响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古建筑群旅游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加剧了古建筑群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于是仿古建筑群建设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作为岳阳楼风景名胜区仿古建筑群建设的重要利益主体之一——当地居民,其支持对于仿古建筑群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居民对仿古建筑群的感知具有动态性,其积极感知有助于增加岳阳楼风景名胜区的吸引力,从而居民感知的动态性对岳阳楼风景名胜区仿古建筑群的进一步开发、规划与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以往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多,及对同一地区居民群体进行研究,若研究深入要考虑对当地居民的个体分析,最终满足多数居民的要求,实现仿古建筑群、居民与游客的三方和谐共赢。本文基于实证分析思路,对岳阳楼风景名胜区仿古建筑群居民感知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选择岳阳楼风景名胜区仿古建筑群项目规划设计划分的三大区域区内及周边作为案例区。通过抽样调查获取仿古建筑群建设影响居民感知的数据,运用社会学视角的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心理学视角的社会表象理论和社会承载力理论、旅游学视角的游客满意度理论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将仿古建筑群与居民感知两大主题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仿古建筑群居民感知的研究框架。文章分为五章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本章对本文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研究等综述作出了系统的概括,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对居民感知研究进行整体把握。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本章界定了相关概念,分析了本文的理论依据,介绍了研究方法。第三章,仿古建筑群建设的居民感知测度指标。仿古建筑群建设对居民利益的影响分析,并参考居民感知的相关研究和根据仿古建筑群本身的特点,逐层深入确定居民感知维度和满意度测度指标。第四章,岳阳楼风景名胜区仿古建筑群的居民感知特征。本章以岳阳楼风景名胜区仿古建筑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IPA分析、两配对T检验分析)。第五章,结论与建议。本章对本文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应建议,指出了研究局限与努力方向。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岳阳居民对经济获利表现出明显的失望色彩,但经济获利始终是居民最强烈的利益感知;居民对仿古建筑群的发展带来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有较强的感知,而对负面效应的感知则较弱;居民群体分为热爱者、现实主义者和矛盾支持者三类,以现实主义者群体为主;满意度始终与经济利益的感知有关;在对仿古建筑群的态度和满意度方面,三类居民差异比较明显,且呈现热爱者满意度最高、态度最为积极,现实主义者居中,矛盾支持者满意度最低、态度不够积极的特点。由此得出的启示是:居民对岳阳楼风景名胜区仿古建筑群从建设前至第一期完工的期望值一直较高。政府应努力提升居民的环境价值关注度和居民参与度,做好居民感知监控和仿古建筑群的下一期工程工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11
第一章 绪论  11-27
  第一节 研究缘起  11-13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3-21
  第三节 研究意义  21-23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23-27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27-38
  第一节 相关概念  27-28
  第二节 理论依据  28-35
    一、社会交换理论  29-30
    二、社会表象理论  30-32
    三、社会承载力理论  32
    四、游客满意理论  32-33
    五、相关利益者理论  33-34
    六、小结  34-35
  第三节 研究方法  35-38
第三章 仿古建筑群建设的居民感知测度指标  38-48
  第一节 仿古建筑群建设对居民利益的影响  38-40
    一、仿古建筑群建设对居民利益的负面影响  38-39
    二、仿古建筑群建设对居民利益的正面影响  39-40
  第二节 仿古建筑群建设的居民感知维度与满意度测度指标  40-48
    一、感知维度  41-47
    二、满意度测度指标  47-48
第四章 岳阳楼风景区仿古建筑群的居民感知特征  48-88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48
  第二节 研究方案  48-54
    一、研究思路  48-50
    二、研究变量的选取  50-52
    三、基础数据的获得  52-54
  第三节 居民感知分析  54-88
    一、信度检验  54-55
    二、样本特征  55-58
    三、居民感知的主要因素  58-67
    四、不同感知类型居民对仿古建筑群的态度与满意度  67-81
    五、仿古建筑群的居民满意度  81-88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88-98
  第一节 结论及创新点  88-93
  第二节 改善居民感知的建议  93-95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努力方向  95-98
参考文献  98-106
附录  106-110
致谢  110-111

相似论文

  1. 旅游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研究,F592
  2. 事件旅游的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F590
  3. 城中村住宅发展模式研究,F293.3
  4. 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乡村旅游影响研究,F592.7
  5. 历史街区旅游规划初期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F592
  6. 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若干问题研究,F592
  7. 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都市社区旅游影响研究,F224
  8. 海滨旅游地国内客流特性及居民感知研究——以三亚市为例,F592.7
  9. 武夷山风景区国内旅游者人口学、时空分布及行为特征研究,F592.7
  10. 城市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研究,F592.7
  11. 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F592.7
  12. 控制权私人利益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F276.6
  13. 青岛海岛居民对海岛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F592.7
  14. 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生态移民影响的感知研究,F205
  15. 永泰县休闲农业对旅游地居民的影响研究,F327
  16. 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广西古村落乡村旅游研究,F592.7
  17. 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度研究,F592
  18. 曲阜市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研究,F592.7
  19. 永定县洪坑村土楼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F592
  20.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芜湖市节事旅游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