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武夷山风景区国内旅游者人口学、时空分布及行为特征研究

作 者: 王萍兰
导 师: 吴承祯;洪伟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时空分布特征 旅游者行为 空间潜力模型 居民感知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0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武夷山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旅游业是武夷山市的主导产业。武夷山是我国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四个双遗产地之一,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是以丹霞地貌为特征的全国首批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作为武夷山旅游网络中最为精华部分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它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原祟安县)城南,是全国唯一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中的一颗明珠,是东南沿海风景名胜区的代表之一,在国内旅游网络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作为自然和文化“双世遗”的武夷山,历年来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涌现了大量的科研、考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关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生态系统、旅游资源评价、茶叶培育和生产以及茶文化等方面,有关旅游客流和居民感知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在大量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国内旅游客流的人口学特性、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客流和旅游社会影响研究的进展,然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区概况。第二章研究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国内旅游客流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文化水平、收入水平等人口学特性。第三章研究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国内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在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区旅游客流季节分布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缩小客流淡旺季差异的对策。第四章研究了武夷山风景区的国内旅游者的客源空间分布结构、空间使用曲线和客源地实际人口分布曲线来探讨武夷山风景区的国内旅游者的客源空间分布特征:并在空间潜力模型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优化,同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武夷山国内旅游者空间潜力BP预测模型,证明其在旅游者地理分布规律的应用:还探讨了武夷山风景区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旅行方式及其在武夷山风景区内的空间分布和流动。第五章研究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特征和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对旅游业态度的差异。最后一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S  7-9
第一章 引言  9-20
  1 基本概念的界定  9-10
    1.1 旅游生态学  9
    1.2 旅游者与旅游者行为  9-10
  2 研究综述  10-15
    2.1 旅游者行为研究进展  10-13
      2.1.1 旅游者人口学特征  11
      2.1.2 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  11
      2.1.3 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  11-13
    2.2 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13
    2.3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研究进展  13-15
      2.3.1 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研究进展  13-15
      2.3.2 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进展  15
  3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8
    3.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5-16
    3.2 研究内容  16-17
    3.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7-18
  4 研究区域概况  18-20
    4.1 自然地理概况  18
    4.2 旅游发展现状  18-20
第二章 武夷山风景区的旅游者人口学特征  20-24
  1 性别构成  20
  2 年龄构成  20-21
  3 职业构成  21
  4 文化程度差异  21-22
  5 收入状况  22
  6 旅游目的构成  22-23
  7 小结  23-24
第三章 武夷山风景区的旅游者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24-32
  1 武夷山风景区的客流时间分布特征  24-28
    1.1 年际变化特征  24-25
    1.2 旅游客流的季节性特征  25-26
    1.3 游客周内分布特征  26-27
    1.4 客流日内分布  27-28
  2 影响因素分析  28-30
    2.1 突发性事件  28-29
    2.2 规律性的自然因子  29
    2.3 规律性的社会因子  29
    2.4 其他因素  29-30
  3 结论与对策  30-32
第四章 武夷山风景区旅游者空间分布及其行为特征研究  32-46
  1 国内旅游者的客源空间分布特征  32-41
    1.1 国内旅游者的客源空间分布结构  32-34
    1.2 旅游客流空间使用曲线和客源地实际人口分布曲线  34-36
    1.3 国内旅游客流空间潜力预测新模型  36-41
      1.3.1 国内旅游客流空间潜力模型  37-39
      1.3.2 国内旅游者空间分布预测BP模型  39-41
  2 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和旅行方式  41-44
    2.1 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  41
    2.2 国内旅游者的旅行方式  41-42
    2.3 国内旅游者旅游的交通方式分析  42
    2.4 国内旅游者在武夷山风景区内的空间流动及分布特征  42-44
      2.4.1 武夷山风景区主要景区(点)的到访率  42-43
      2.4.2 国内旅游者在风景区内逗留时间  43-44
  3 结论与建议  44-46
第五章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  46-56
  1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46-48
  2 居民对旅游影晌的感知  48-50
    2.1 经济影响感知  48-49
    2.2 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  49-50
    2.3 环境影响感知  50
  3 对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态度  50-51
  4 差异分析  51-54
    4.1 性别差异  51-52
    4.2 年龄差异  52
    4.3 文化程度的差异  52-53
    4.4 人均月收入的差异  53
    4.5 与旅游业的相关程度的差异  53-54
  5 讨论与结论  54-56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56-58
参考文献  58-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西湖景区旅游者游览行为的Semi-Markov时空模拟研究,F224
  2. 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S42
  3. 珠江三角洲居民旅游偏好研究,F592.7
  4. 旅游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研究,F592
  5. 基于TM/ETM+数据的厦门市城市热岛动态监测研究,X16
  6. 温室气体CH_4卫星遥感监测初步研究,P407
  7. 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F592.7
  8. 敦煌高端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F592.7
  9. 社会学视角下以目的地为导向的旅游者行为研究,F590
  10. 岳阳楼风景名胜区仿古建筑群的居民感知研究,F592.7
  11. 濮阳市老年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分析及市场营销策略,F274
  12. 泾惠渠灌区浅层地下水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X824
  13. 基于MODIS数据的长三角地区热岛时空演变及机制研究,P237;P208
  14. 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度研究,F592
  15. 永泰县休闲农业对旅游地居民的影响研究,F327
  16. 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生态移民影响的感知研究,F205
  17. 青岛海岛居民对海岛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F592.7
  18. 事件旅游的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F590
  19. 中国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P427.21
  20. 长江三角洲地区近47年来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P467
  21. 基于旅游者行为理论的石家庄区域旅游开发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