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立音乐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作 者: 褚祎楠
导 师: 于春海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音乐学院 教师激励 激励理论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模型
分类号: G64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公立音乐学院是我国音乐类人才培养的主要集中地,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搞好公立音乐学院人事制度改革,用科学方法激励公立音乐学院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音乐类人才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公立音乐学院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运用的激励理论入手,重点阐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概述和激励机制概述。其次,对我国公立音乐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现状从引进人才、教师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教师培训、以及基础课教学不受重视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委托代理模型运用于分析我国公立音乐学院教师激励机制,通过设计与建立数学激励模型,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进而用激励模型表明了对待教师们的激励相等时,教师们会采取有利于公立音乐学院的目标活动,从而使公立音乐学院效用最大。最后,对公立音乐学院教师激励机制设计部分主要根据模型得出的结论进行详细设计、构建了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尝试着研究公立音乐学院教师激励机制,这将对公立音乐学院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水平整体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一章 引言  9-17
  1.1 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意义  10-11
  1.3 文献综述  11-15
    1.3.1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  11-12
    1.3.2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激励机制的文献综述  12-13
    1.3.3 我国高校激励机制建设方面的文献综述  13-15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5
  1.5 论文结构  15-16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16-17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17-25
  2.1 激励理论概述  17-21
    2.1.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7-18
    2.1.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8-19
    2.1.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19-20
    2.1.4 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20-21
    2.1.5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21
  2.2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21-22
  2.3 激励机制概述  22-25
    2.3.1 激励机制的涵义与实质  22
    2.3.2 激励机制在高校教师中的解释  22-23
    2.3.3 激励机制的设计  23-25
第三章 我国公立音乐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25-29
  3.1 我国公立音乐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现状  25-26
    3.1.1 引进人才政策  25
    3.1.2 教师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  25-26
    3.1.3 教师培训  26
    3.1.4 基础课教学不受重视  26
  3.2 我国公立音乐学院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6-29
    3.2.1 引进人才问题分析  27
    3.2.2 教师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问题分析  27
    3.2.3 教师培训问题分析  27-28
    3.2.4 基础课教学不受重视问题分析  28-29
第四章 公立音乐学院教师激励模型  29-35
  4.1 激励理论(委托—代理)模型简介  29-30
  4.2 公立音乐学院教师的激励模型  30-32
  4.3 合约中的激励因素分析  32-33
  4.4 公立音乐学院激励的基本过程  33-35
第五章 公立音乐学院教师激励机制设计  35-41
  5.1 教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35-37
  5.2 教师绩效评价方法的构建  37
  5.3 教师绩效评估结果在改进公平激励机制中的作用  37-38
    5.3.1 区分教师绩效差异  37-38
    5.3.2 确定教师工作态度差异  38
    5.3.3 确定教师待遇差异  38
  5.4 应用案例  38-41
    5.4.1 沈阳音乐学院绩效考核人员范围  38
    5.4.2 沈阳音乐学院绩效考核要求  38
    5.4.3 沈阳音乐学院绩效操作阶段  38-40
    5.4.4 沈阳音乐学院绩效实施阶段  40-41
第六章 结论  41-43
参考文献  43-47
致谢  47

相似论文

  1.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2. 公共部门中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探研,F272.92
  3. 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630.3
  4.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G647.38
  5. 山东XH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研究,G647
  6. 苏联专家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始末,G649.2
  7. 天津市人才发展现状与激励机制研究,C964.2
  8. 化工建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F426.7
  9.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47.2
  10. 激励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G641
  11. 青海油田劳动服务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426.22
  12. 中小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F276.44
  13. 某合资企业人力资本、薪酬制度的研究,F276.4
  14.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非营利组织的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15. 传媒单位的激励机制研究,G206-F
  16. 分布式服务链中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研究,F273.2
  17. 大庆中油庆瑞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426.22
  18. 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研究,D422.6
  19. 中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研究,F832.33
  20. 构建我国企业超越预算理念下的激励机制,F272
  21. 工程项目群进度优化激励机制研究,F28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