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鬼神报应与明清法律文化

作 者: 李爱然
导 师: 徐永康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史
关键词: 鬼神报应 明清法律文化
分类号: D9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鬼神报应观念在中国古代民众心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民众法律意识乃至司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清时期的鬼神报应观念继承了前代鬼神报应的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新的特点:城隍神地位突出、公案笔记小说盛行等。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鬼神报应观念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明清法律文化的内容,从而弥补律典之不足。本文所指鬼神是指狭义的、具体的、民俗意义上的鬼神,抽象意义上的天并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明清法律文化中的鬼神报应与善恶报应并不相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鬼神报应是善恶报应的一种形式。明清时期,鬼神报应与法律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鬼神报应影响着人们的法律意识,无论是统治阶层的利用,还是民众的崇信,鬼神报应都切实发挥了作用;鬼神报应参与了明清时期的司法审判,虽然汪辉祖虔诚,蓝鼎元功利,最终案件得以水落石出却都离不开鬼神报应。明清时期,鬼神报应观念对于法律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鬼神报应与明清法律、儒家传统三者之间是统一的,鬼神报应是法律与伦理之外的宗教层次。它以一种神秘的力量制约着民众的行为,使其遵礼守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它弥补了法律条文的漏洞以及案件难以侦破的缺陷,让所有恶行都无处遁形,这正满足了民众对正义的心理需求。也正是基于这种心理需求,人们创设了冥报、来世报等一些报应方式,解决了现实生活中恶人得不到报应与鬼神报应的矛盾,使得鬼神报应具有必然性。虽然这种解决方法在今人看来愚昧至极,但在明清时期,它的确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需求。本文探讨了鬼神报应观念对今天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并参考已有的统计数据,得出:报应观念在今天依然存在,不管其意义上发生多大改变,却终究没有被人们彻底抛弃。由于明清时期的公案笔记小说盛行,其中记载的鬼神报应故事最能够反映民众观念中的鬼神报应与法律文化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在行文时,参考了《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龙图公案》等明清时期的公案笔记小说,将其作为材料使用。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网络公民文化的法治价值及其实现,D909.2
  2. 中国法治变革中的法律思想冲突,D909.2
  3. 法律文化论的逻辑,D909.2
  4.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D909.2
  5.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理性建构,D909.2
  6. 程序法文化论,D909.1
  7.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刑法思想研究,D909.2;D924
  8. 埃德蒙·伯克保守主义法律思想研究,D909.1
  9.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909.2
  10. 中西传统权力制约机制差异的文化分析,D909.1
  11. 中国“亲亲相隐”制度之重构,D909.2
  12. 马克思法制思想研究,D909.1
  13. 洛克与卢梭法律思想的比较研究,D909.1
  14. 论奥斯丁理论中人的三重维度,D909.1
  15. 马克斯·韦伯的法律实证主义思想,D909.1
  16. 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解析与反思,D909.1
  17. 人本法律思想解读,D909
  18. 英美法中正当程序形成的影响因素,D909.9
  19. 论毛泽东法律思想,D909.2
  20. 墨子法律思想研究,D909.2
  21. 建国初期董必武普法思想与实践研究,D909.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的理论(法学) > 法学史、法律思想史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