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

作 者: 朱华群
导 师: 冯菊萍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附随义务 诚实信用原则 违约责任
分类号: D92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附随义务理论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果,其出现导致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再仅是由于自由合意产生,为了指导当事人正确履行合同,保护债权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合法权益以及保护交易安全,债务人还应当履行通知、协助、保护等形态的附随义务,由此可见,附随义务还具有完整保护当事人固有利益的功能。其出现,导致了合同责任的扩大化,并与侵权责任在功能上发生重叠。本文从简要回顾附随义务的起源为开端,对于附随义务的概念、功能、性质、具体形态等几方面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性质,构成要件和违反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等,并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对于我国《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本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对合同附随义务的概述,在回顾附随义务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本文对附随义务作如下定义:在债之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依据诚实信用的原则,为保证债权的圆满实现及保护债权人在人身和财产上的合法权益,债务人除履行给付义务之外,还应当履行的其他通常包括保护、通知、照顾、协助等形态的义务。第二、三节阐述了附随义务的法理基础和功能,认为诚实信用原则是附随义务产生的最重要法理基础,其功能在于完整利益的保护,防范合同履行中的可控风险。第二章是对于附随义务法律特征的具体分析,从附随义务的法律特征,确定附随义务的标准及附随义务的具体形态入手,力求能较为清晰的认识附随义务。在特征上,本文认为不确定性是附随义务最重要的特征;确定附随义务的标准上,应平衡合同当事人利益,严格限制;在形态上,以功能为标准进行划分,有通知、协助、保密、保护等形态。第三章是对违反附随义务法律后果的分析。违反附随义务,当事人应承担违约责任,由于附随义务产生的理论基础不同于合同给付义务,因此,在归责原则上,应适用过错推定的原则,并分析了违反附随义务的构成要件,尽管其构成要件与侵权责任具有相似性,但是本文仍把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归入违约责任。最后一章是在参考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做简单的分析,并提出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导言  9-10
第一章 合同附随义务概述  10-19
  第一节 附随义务的历史起源与涵义  10-14
    一、附随义务在早期民法中的雏形  10-11
    二、德国民法中附随义务理论的形成  11-13
    三、附随义务的涵义  13-14
  第二节 附随义务的理论基础  14-17
    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  14-15
    二、现代合同法理念的转变  15-16
    三、诚实信用原则催生附随义务  16-17
  第三节 附随义务的法律功能  17-19
    一、辅助当事人正确履行合同  17-18
    二、全面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利益  18-19
第二章 合同附随义务的法律性质辨析  19-36
  第一节 附随义务的法律特征  19-22
    一、从属性  19-20
    二、不确定性  20-21
    三、法定性  21-22
    四、辅助性与保护性  22
  第二节 附随义务的确定标准  22-25
    一、利益衡平标准  23
    二、参考合同目的与交易习惯标准  23-24
    三、严格限制标准  24-25
  第三节 附随义务的具体形态  25-31
    一、通知义务  26-27
    二、协助义务  27-28
    三、保密义务  28-29
    四、其他类型的附随义务  29-31
  第四节 附随义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  31-36
    一、与给付义务的区别  31-33
    二、与先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的区别  33-34
    三、与不真正义务的区别  34-35
    四、与安全注意义务的区别  35-36
第三章 违反合同附随义务的民事责任体系  36-46
  第一节 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性质和归责原则  37-40
    一、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性质  37
    二、违反附随义务的归责原则  37-40
  第二节 违反附随义务承担责任的构成要件  40-43
    一、须有违反附随义务的行为  41
    二、债权人因违约行为受到损害  41-42
    三、存在因果联系  42-43
    四、当事人存在主观过错  43
  第三节 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形式  43-46
    一、赔偿损失  43-45
    二、解除合同  45-46
第四章 对我国附随义务规定的检讨和完善  46-49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3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3-54
后记  54-56

相似论文

  1. 错误出生的侵权责任研究,D923
  2. 物的瑕疵给付责任研究,D923
  3. 买卖合同中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研究,D923.6
  4. 税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F812.42
  5. 论旅游合同中旅行社的附随义务,D923.6
  6. 附随义务研究,D913
  7. 电网企业民事责任研究,F426.61
  8. 论医疗合同中的附随义务,D923.6
  9. 建设工程施工中转包的规制,D923.6
  10. 论合同法中的可预见规则,D923.6
  11.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923
  12. 论医疗合同中的附随义务,D923.6
  13. 民事诉讼证明妨碍的法理基础及其制度构想,D925.1
  14. 安全保障义务研究,D923
  15. 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D925.1
  16. 税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922.22
  17. 保险人不可抗辩规则研究,D922.284
  18. 我国商品房销售中的价格欺诈问题的民法适用研究,D922.294
  19. 论缔约过失责任若干法律问题,D923.6
  20. 所有权保留案例评析,D923
  21. 民事答辩失权制度之建构,D925.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合同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