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任璧莲创作初探

作 者: 卢珊珊
导 师: 苏文菁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母与女 文化冲突 属性流变 世界主义 女性主义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母女关系是任璧莲小说的重要内容。在她的四个具有创作阶段代表性的作品中,有三个作品涉及母女关系。本文以任璧莲作品中的“母”、“女”及其关系作为切入,并结合其他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初探任璧莲的创作。本文首先研究《梦娜在希望之乡》及《谁是爱尔兰人》中母女“战争”的实质,认为这两个作品中母女“战争”的实质是两种文化观念的冲突,指出任璧莲这两个作品中的母女“战争”反映了华人移民家庭的普遍移民经验。其次,结合其他华裔作家的作品,分析任璧莲对这两部作品中母亲与女儿文化属性和身份的独特表述,展示任璧莲创作的文化立场。再次,研究任璧莲《爱妾》中的母女关系,分析其独特性,认为这部作品中的母女关系和华裔美国文学传统中的母女关系不一样,不再展示两种文化观念冲突,反映了任璧莲淡化族裔性的创作追求。最后,通过任璧莲作品中的“母”、“女”以及纠缠于母女关系中的男性形象来分析任璧莲的女性主义倾向。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6
目录  6-7
绪论  7-13
  一、作家介绍  7-8
  二、文献综述  8-10
  三、论文选题及思路  10-13
第一章 第一种母女关系:母女“战争”与代际文化冲突的移民经验  13-29
  第一节 母女“战争”与代际文化冲突  13-24
  第二节 代际文化冲突与普遍的移民经验  24-29
第二章 第一种母女关系中的“母”与“女”:独特的文化属性与身份  29-41
  第一节 母亲:从“华人”到“另一种人”  29-35
  第二节 女儿:自由转换文化身份以及“地球人”  35-41
第三章 另一种母女关系:摆脱文化冲突主题,展示族裔和谐愿景  41-47
第四章 任璧莲作品中的母女主题:女性主义立场  47-55
第五章 结论  55-57
参考文献  57-63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63-64
致谢  64-65
个人简历  65

相似论文

  1. 范达娜·席瓦的发展伦理观研究,B82-0
  2. 薇尔·普鲁姆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评析,B82-05
  3. 探求自我认同,寻找自我实现,I562.074
  4. 荆棘中的重生,I561.074
  5. 斯坦贝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I712.074
  6. 女性主义视角下《恩惠》的主题解读,I712.074
  7. 《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悲剧分析,I561.074
  8. 论《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的厌女情结,I561.074
  9. 论《爵士乐》的黑人女性主义,I712.074
  10. 从《苔丝》看哈代的历史书写,I561.074
  11.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黑暗的心》中库尔兹的死亡,I561.074
  12. 从魔幻现实主义到女性主义,I561.074
  13. 当她们用摄像机写作:新纪录运动以来女性主义纪录片研究,J952
  14. 青蛇论,I207.42
  15. 雷霆超《吃一碗茶》中女主人公美爱的自我意识,I712
  16. 《达·芬奇密码》的女性主义解读,I712
  17. 从《荆棘鸟》看考琳·麦卡洛的女性观,I611
  18. 解析《骨》中的逃避主义,I712
  19. 解读《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生态女性主义,I712
  20.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I561
  21. 来自女性与自然的呼唤,I109.9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