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语体学视野中的《论语》研究

作 者: 邹霞
导 师: 王兴中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
关键词: 《论语》 语境 语录体 语体功能
分类号: H1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语》是中国家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对中国社会和周边国家都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也是一部最具代表性的语录体著作,古今中外对《论语》的研究历历不绝。本文尝试从语体角度分析《论语》的语言特征,重点探讨其语言特征是如何为语体功能服务的。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诸论探讨《论语》的学术研究情况,特别是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对时下语体学研究中较有争议的概念进行澄清,明确;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从语境入手,明确《论语》语录体的语体归属:属于口语体和文艺语体的交叉融合语体。第三章分析《论语》语录体的语体功能有三:一是教导后学,二是教化民众,三是塑造圣人。第四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从《论语》的词汇、句式、修辞方式等入手,概括出《论语》的六大语言特征:口语化、平易随和;朗朗上口、极富文采;“子曰”话语标识和个人独论为主的语录形式;情感充沛,以情感人;言简意赅及点悟式教导方法;“微言大义”的话语表述方法。形式是为功能服务的,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语言形式是如何实现其功能的。第五章探查古代著名语录体著作,细究其功能,与现代语录功能做对比,指出语录体功能变化和加诸于其上的权力关系变化息息相关。在今天社会趋向民主自由文明时,语录体功能从教导后学、教化民众、塑造圣人而变为快速传播信息,反映普通民众心声和娱乐大众。最后是结语,总结此次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绪论  8-15
  1.1 《论语》研究综述  8-10
    1.1.1 《论语》及孔子简介  8
    1.1.2 《论语》的学术研究情况  8-9
    1.1.3 《论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  9-10
  1.2 《论语》语体学研究中亟需明确的几个重要概念  10-12
    1.2.1 有关语体的定义问题及语体学研究方法  10-11
    1.2.2 语体和语言风格  11-12
    1.2.3 语体和文体  12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5
    1.3.1 研究语录体以《论语》为文本的原因  12-13
    1.3.2 语体学的宏观研究方法  13-14
    1.3.3 具体技术路线  14-15
第2章 《论语》的语体属性  15-21
  2.1 《论语》的语境类型  15-18
  2.2 《论语》的语体属性是口语体和文艺语体的交叉融合语体  18-21
第3章 《论语》的语体功能  21-25
  3.1 教导后学  21-22
  3.2 教化民众  22-23
  3.3 塑造圣人  23-25
第4章 《论语》语言特征及其功能体现  25-53
  4.1 口语化、平易随和  25-30
    4.1.1 口语化  25
    4.1.2 平易随和  25-30
  4.2 朗朗上口极富文采  30-36
    4.2.1 句式简短,参差不一,富有变化,富节奏感  31
    4.2.2 虚词运用纯熟自然,加强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感  31-33
    4.2.3 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33-36
  4.3 "子曰"话语标识和个人独论为主的语录形式  36-42
    4.3.1 "子曰"话语标识的文化内涵  37-38
    4.3.2 《论语》语录的七种类型  38-42
  4.4 言简意赅及点悟式的教导方法  42-46
    4.4.1 三字格的大量使用  42-43
    4.4.2 四、五、六、七言句,言简意赅,富含深义,成今日之格言、成语  43-44
    4.2.3 点悟式的教导方法  44-46
  4.5 情感充沛,以情感人  46-49
    4.5.1 利用反诘句表达各种感情  46-47
    4.5.2 反复语句,表达强烈的、或喜或悲或怨或憾的感情  47-48
    4.5.3 侧面记录彰显孔子高尚的品格,形成人格吸引力  48
    4.5.4 随事记录,不避俚俗,拉近圣人与民众的距离,创造轻松和谐气氛,形成相融心理  48-49
  4.6 "微言大义"的话语表述方式  49-53
    4.6.1 "微言大义"的含义  49-51
    4.6.2 "微言大义"的特点及经学的发展  51
    4.6.3 "微言大义"体现中国传统思维特点  51-53
第5章 语录体功能的拓展演变  53-68
  5.1 古代著名语录体著作功能探析  53-60
    5.1.1 体现教导教化功能的个人语录体著作  54-56
    5.1.2 以传教为目的的宗教类语录体著作  56-57
    5.1.3 为启蒙儿童编纂的语录体作品  57-58
    5.1.4 以说理劝世,修身处事为目的的多人语录汇编  58-59
    5.1.5 由作用于外转为文人内省的个人语录作品  59-60
  5.2 现代语录体功能的变化  60-68
    5.2.1 现代语录体发话主体范围扩大  61-62
    5.2.2 现代语录体形式特征变化  62-63
    5.2.3 现代语录体内容的变化  63-64
    5.2.4 承载现代语录体作品媒介的变化  64
    5.2.5 现代语录体功能的变化  64-68
结语  68-71
参考文献  71-72
致谢  72-7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73

相似论文

  1. 科学语境论浅析,N02
  2. 模糊性问题的语境论解释,N02
  3. 维特根斯坦语境论探究,B521
  4.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语境分析及哲学意义,B842.1
  5. 社会科学中的语境问题,C0
  6.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7. 语境认识论初探,N02
  8. 语境论世界观的初探,N02
  9. 语境论真理观探究,N02
  10. 碎片化语境下的消费者信息选择路径研究,G206
  11. 小学语文语境式词语教学探究,G623.2
  12.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学研究,G633.3
  13.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境的运用,H195
  14. 《论语》心理形容词研究,H131
  15. 新课改下《论语》(选修)教材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实践,G633.3
  16. 关联—顺应模式下英汉词语文化联想意义的翻译研究,H315.9
  17. 从语境顺应看《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I046
  18. 从译者责任的角度看林语堂和林戊荪的《论语》翻译,H059
  19. 语用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理解,H319
  20. 现代汉语语境的解释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H195
  21. 高语境文化背景下强关系中的人际传播素质概念建构与测量,G20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古代汉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