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西面子观的差异及其对跨文化课堂师生交流的启示

作 者: 史杰
导 师: 黄瑛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面子观的差异 课堂交流 教师和学生
分类号: H19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往来、经济合作显著增长,巨大地推动了彼此经济发展并影响了世界经济进程。世界各国的民众已认识到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于是,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育像雨后春笋般的在中国大地发展起来。顺畅的交流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由于在历史、价值观,以及待人处事方面的差异,中西方人在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障碍。中国教师与西方学生都面临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些差异,让汉语课堂教学交流能够顺利进行这个难题。中西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面子观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对面子的认识、关注程度以及处理面子问题的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造成课堂交流障碍。如何更好地处理课堂交流中的面子问题是摆在中国教师和西方学生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内外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中国学生海外留学、国际贸易、大学生、中西方人在医院的不同态度)对此问题作过许多研究,也出版过许多相关的文章,但是很少有学者对对外汉语教学交流中的面子问题进行过研究。本文就中西面子观差异是否影响课堂交流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既深化了跨文化交际理论与面子理论在课堂交流中的应用,又丰富了跨文化理论。本文在对萨莫瓦、霍夫斯泰德等人有关文化的理论,布朗、斯考伦、丁吐米、胡先绍等人有关面子的理论以及中外学者有关面子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就以下四个方面对面子问题进行研究:1.学生是否在乎他们自己的面子;2.学生是否顾及教师的面子;3.学生和教师在交流时如有分歧,学生是否会顾及双方的面子;4.教师是怎么看待面子问题。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进行研究,做了80多个西方学生的问卷,4个西方学生和5个中国教师的采访。通过对问卷和对学生采访的分析,作者发现:大约一半的西方学生在乎自己的面子。第一、如果在课堂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会抱怨;第二、学生认为他们的个人权利(比如,自由评论教师,甚至在教师有错时批评教师)应随时得到尊重;第三、当需要帮助时,多数的学生不会顾及教师是否方便而直接请求他们帮助;第四、当教师犯错时,多数学生会批评他们;第五、当对教师不满时,一半的学生会表现出的不满,而不是隐藏自己的不满;第六、即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出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分歧,学生也不愿求助第三方,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降低沟通效率。通过对教师采访,作者发现大多数的中国教师比较顾及学生的正面和负面面子,却不在乎自己的面子。第一、中国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和学生的合作关系,而西方学生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正在讨论的问题,判断事情时常考虑其对自身的利弊。第二、中国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很讲究技巧,而且很少流露出他们少有的不满情绪,为的是维护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还得指出,中国教师和西方学生在面子观或者处理面子问题上有时也有相似之处:1.大多数教师和西方学生一样,能积极地处理交流中遇到的分歧;2.少部分西方学生和教师一样,能顾及对方的面子,也重视师生间长久的友好关系和合作精神。这也是现代社会面子观的一大特点。

全文目录


ACKNOWLEDGMENTS  5-6
ABSTRACT IN CHINESE  6-8
ABSTRACT IN ENGLISH  8-11
CONTENTS  11-13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3-17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3-14
  1.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14-15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5-16
  1.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16-17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7-34
  2.1 Theories related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7-23
    2.1.1 Some definition related to this thesis  17-18
    2.1.2 Dimensions of culture  18-23
      2.1.2.1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culture  19-21
      2.1.2.2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ulture  21-23
  2.2 Theories related to face  23-32
    2.2.1 Western perspective of face  23-29
      2.2.1.1 Goffman's theory of fac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23-24
      2.2.1.2 Brown & Levinson's face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theory  24-26
      2.2.1.3 Stella Ting-Toomey's face negotiation theory  26-29
    2.2.2 Chinese perspectives of face  29-32
      2.2.2.1 The concept of face of Chinese  29-30
      2.2.2.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face  30-32
  2.3 Summary  32-34
Chapter 3 Methodology  34-43
  3.1 Introduction  34-35
  3.2 Participants  35
  3.3 instrument  35-40
  3.4 Procedure  40-41
  3.5 Validity  41-43
Chapter 4:Data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43-70
  4.1 Introduction  43
  4.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based on questionnaire  43-67
    4.2.1 Western students concern with their own face  43-51
    4.2.2 Western students concern with their teachers' face  51-62
    4.2.3 Western students concern with mutual face  62-66
    4.2.4 Conclusion for questionnaire  66-67
  4.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teachers' interview  67-69
  4.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s' interview and the questionnaire  69-70
Chapter 5 Conclusions  70-74
  5.1 Major findings  70-71
  5.2 New findings  71-72
  5.3 Limitation of this study  72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72-74
Reference  74-78
Appendix Ⅰ.Questionnaire(English)  78-80
Appendix Ⅱ.Outline for teachers' interview  80-81
Publications  81

相似论文

  1. 论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非言语行为与师生交际,H319
  2. 课堂交流研究,G420
  3. 教育情境下的跨文化有效传播,H319
  4. 中职英语教学情感因素的研究,G633.41
  5. 法语为外语的课堂中英/法语码转换的适应性研究,H32
  6. 中学教师组织开展课堂交流的策略研究,G632.4
  7.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交流研究,G633.3
  8. 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G633.41
  9. 从英语衔接的角度看翻译对等,H315.9
  10.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G633.41
  11. 涉及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技巧,H315.9
  12. 楚雄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情况调查研究报告,G728
  13. 文化差异与翻译,H059
  14. 从影视作品看中西文化差异,J905
  15.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途径研究,H319.3
  16. 外语教学中教师中介作用研究,H319
  17. 教师和学生对有效外语教学的信念差异研究,H319
  18. 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宪法权利保障探析,D971.2
  19. 对中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G633.41
  20. 大学依法治校论析,G649.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汉语教学 > 对外汉语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