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对家兔急性心衰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作 者: 李锐
导 师: 阳仁达
学 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西地兰 内关、灵道、列缺/穴位注射 肌肉注射、静脉注射
分类号: R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穴位(灵道、内关、列缺)、肌肉、静脉几种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治疗家兔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比较几种途径的不同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途径的特异性,为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研究及针灸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0只家兔完全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灵道组、内关组、列缺组、肌肉组、静脉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它各组采用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造成家兔急性心衰模型,观察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对急性心衰家兔的治疗作用,比较各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情况。结果:1.空白组、模型组与给药前灵道组、内关组、列缺组、肌肉组、静脉组组间比较,后5组与空白组比较HR、LVSP、LVEDP、+dp/dtmax.-dp/dtmax显著下降。2.灵道组、内关组、列缺组、肌肉组、静脉组注射西地兰前后(给药前后)自身比较。①各组LVSP、+dp/dtmax明显上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HR:内关组显著上升;而静脉组显著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灵道组、列缺组、肌肉组无明显变化(P>0.05);③LVEDP:内关组显著下降,而静脉组则上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灵道组、列缺组和肌肉组无明显变化(P>0.05);④-dp/dtmax:内关组上升,而静脉组则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灵道组、列缺组和肌肉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3.空白组、模型组与给药后灵道组、内关组、列缺组、肌肉组、静脉组7组组间比较,给药后的各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变化。4.各组药物注射对AHF家兔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内关组灶性脂变、坏死范围最小,炎细胞浸润、灶性增生较轻。结论:1.实验研究证实,穴位(灵道、内关、列缺)、静脉、肌肉几种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家兔的AHF状况。2.各组均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而内关组能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功能,与静脉组注射的作用相当;内关注射能显著加快AHF家兔的心率,而静脉注射则显著减慢心率,内关能够显著降低LVEDP,升高-dp/dtmax,增强心室舒张功能。3.灵道、内关、列缺不同穴位注射治疗AHF家兔产生的效果不尽相同,内关效果最为显著,内关治疗家兔AHF具有穴位特异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1
引言  11-12
材料与方法  12-16
  1. 实验材料  12
    1.1 实验动物  12
    1.2 药物及与试剂  12
    1.3 实验仪器  12
  2. 实验方法  12-16
    2.1 动物分组  12-13
    2.2 处理步骤  13-14
      2.2.1 造模  13-14
      2.2.2 穴位定位  14
      2.2.3 药物注射  14
    2.3 指标检测  14-15
      2.3.1 血流动力学指标  14
      2.3.2 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  14-15
    2.4 统计方法  15-16
结果与分析  16-22
  1. 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对AHF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6-21
    1.1 "给药前"5组与空白组、模型组比较  16
    1.2 "给药组"给药前、后自身比较  16-17
    1.3 "给药后"各组与模型组组间比较  17-21
      1.3.1 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对AHF家兔HR的影响  17-18
      1.3.2 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对AHF家兔LVSP的影响  18-19
      1.3.3 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对AHF家兔LVEDP的影响  19
      1.3.4 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对AHF家兔+dp/dt_(max)  19-20
      1.3.5 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对AHF家兔-dp/dt_(max)的影响  20-21
  2. 不同途径注射西地兰对AHF家兔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21-22
讨论  22-33
  1 AHF的研究概况  22-24
    1.1 流行病学研究  22
    1.2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22-23
    1.3 中医药学研究进展  23-24
  2 针灸治疗AHF的研究概况  24-26
    2.1 针灸治疗AHF临床疗效肯定  24
    2.2 内关治疗心衰的理论基础及穴位特异性  24-26
  3 穴位注射的研究  26-29
    3.1 穴位注射的效果  27
    3.2 穴位注射的作用途径  27-28
    3.3 穴位注射的作用机理  28-29
  4 选择西地兰穴位注射治疗AHF的理论依据  29
  5 检测指标的意义  29-30
  6 模型的评价  30
  7 穴位注射西地兰治疗AHF的机理探讨  30-33
    7.1 穴位注射西地兰可以改善AHF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30-32
    7.2 穴位注射西地兰可以改善AHF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  32-33
结论  33-34
致谢  34-35
参考文献  35-37
附图  37-39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题录  39-40
附录2:文献综述  40-46

相似论文

  1. 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致犬急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R541.6
  2.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心功能影响的研究,R541.6
  3. 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R541.6
  4. cTnI、BNP及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在急性心衰监测中的意义及其对判断预后的价值,R541.6
  5.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肌钙蛋白I、脑钠肽与基础病因及其预后的相关性,R541.6
  6. 急性心力衰竭入院时收缩压水平与心功能及预后关系,R541.6
  7.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衰的实验研究及EVLWI对临床预后的评估,R285.5
  8. ZP120对普萘洛尔所致犬急性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R541.6
  9. 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的心脏毒性及影响因素,R595.3
  10. 地尔硫(艹卓)与西地兰-D对房颤心室率的控制及其对房室传导系统的影响研究,R541.75
  11. 氟哌啶醇对心脏电生理学影响的实验研究,R540.5
  12. 急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脑钠素水平变化的研究,R725.4
  13. 非糖尿病急性心衰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R541.6
  14. 美托洛尔注射剂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R541.7
  15. 塞来昔布与β-榄香烯联合给药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96
  16. 稳定表达人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野生型及其突变体的HEK-293细胞系的构建,R96
  17. 延胡索乙素的立体选择性代谢及其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R96
  18.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对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损伤的保护作用,R96
  19. 恩诺沙星缓释制剂的制备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R96
  20. 靶向内质网应激的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与生物活性研究,R96
  21. LC-MS/MS法研究黄体酮乳膏剂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R9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