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成都市近20年林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作 者: 古琳
导 师: 刘军;慕长龙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成都市 林地 景观变化
分类号: S71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木本植物群落为主的林地系统在维持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坏境质量,创造生态宜居型城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成都市域范围内的林地景观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1985年、1995年2000年TM、和2006年ETM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借助于“3S”技术,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功能区划方法和区域土地利用指数模型,研究成都市林地景观在时间、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市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为本底景观,林地占整个景观面积25%左右。21年间,林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面积在1985~1995年间急剧减少,1995~2006年间减少趋势相对缓慢。(2)研究区近20年林地景观斑块特征变化情况为:1985~1995年间,斑块数量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增加,斑块面积标准差增大;1995~2006年间,斑块数量持续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少,斑块面积标准差减少;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最后又下降的过程,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斑块边界密度和碎裂化指数均先下降后上升;林地景观呈现破碎化趋势。(3)研究区近20年林地景观斑块粒级结构变化情况为:中、小斑块数量和面积比例先减少后增加,大型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不大,体现出林地剧烈的转化和破碎化过程。(4)研究区林地在不同生态功能分区的面积分布特征为山地亚区最大,平原亚区最小,斑块数量为山地亚区最少,平原亚区最多。1985~1995年间林地变化速度最快,此后变化速度减慢。从林地斑块变化的区域差异来看,1985~1995年间,山地亚区变化最大;1995~2000年间,平原亚区的变化最大;2000~2006年间,丘陵亚区的变化最大。(5)从林地的转化方向看,林地的转出、转入类型均以耕地为主,草地次之。2000~2006年间,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明显上升。相对于其它地类而言,林地在1985~2000年间稳定性较低,2000~2006年时期稳定性较高。(6)研究区林地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最优经济福利驱动和环境安全驱动,其中以政府行为为核心的环境安全驱动为主。城市化快速发展,对林地景观动态变化的影响表现为林地斑块的转化和破碎化程度加剧。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言 10 2 文献综述 10-18 2.1 林地的定义 10-11 2.2 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及研究进展 11-13 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及其驱动力研究 13-14 2.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 13 2.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驱动力研究 13-14 2.4 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林地景观研究中的应用 14-18 2.4.1 主要研究方法 14-16 2.4.2 林地的景观格局研究 16 2.4.3 林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16-17 2.4.4 林地景观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17-18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19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9-30 4.1 研究区概况 19-21 4.1.1 位置与范围 19-20 4.1.2 自然条件 20-21 4.1.3 社会经济概况 21 4.1.4 城市人口状况 21 4.2 研究内容 21-22 4.3 研究方法 22-30 4.3.1 资料收集 22 4.3.2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22-24 4.3.3 区域生态功能区划 24-25 4.3.4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与计算 25-27 4.3.5 面积谱分析法 27-28 4.3.6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 28-30 4.4 技术路线 30 5 结果与分析 30-41 5.1 成都市林地结构特征动态变化 30-35 5.1.1 成都市景观类型面积变化特征 30-32 5.1.2 林地斑块特征变化 32-33 5.1.3 林地斑块粒级结构分析 33-35 5.2 成都市林地区域景观动态变化特征 35-39 5.2.1 林地区域分布特征 35-38 5.2.2 林地斑块变化的速度 38 5.2.3 林地斑块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38-39 5.3 成都市林地动态变化的方向及稳定性分析 39-41 5.3.1 1985~1995年期间林地斑块变化的方向及及其稳定性 39 5.3.2 1995~2000年期间林地斑块变化的方向及及其稳定性 39-40 5.3.3 2000~2006年期间林地斑块变化的方向及及其稳定性 40-41 6 讨论与结论 41-46 6.1 讨论 41-44 6.2 结论 44-46 参考文献 46-50 致谢 50-51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51
|
相似论文
- 榆林地区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现状研究,G841
- 十六大以来成都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政策分析,G527
- 封育对福海县河谷林的影响研究,S755
- 中国乡村协商民主研究,D422.6
- 论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F323.3
- 面向对象的林地信息提取研究,P237
- 林地分等定级及估价技术研究,S757.1
- 我国集体林地产权制度研究,F326.2
- 论我国林地经营权及其流转,F326.2
- 林地分级与估价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S724
-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S714
- 南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林地流转政策与机制研究,F326.2
- 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F326.2
- 城乡统筹下的义务教育发展问题研究,G522.3
- 区域都市类日报竞争战略研究,G216.3
- 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绩效研究,F293.3
- 工作态度与员工绩效的关系研究,F832.33
-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生态保护问题,F323.22
- 成都市不同时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动态变化初步研究,Q149
- 成都市机动车碳排放量计算探析,X734.2
- 成都市屋顶绿化植物及不同配置模式的生态效益比较研究,TU985.12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森林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