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隔震的研究

作 者: 钟亮
导 师: 张建经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结构工程
关键词: 橡胶支座 框架结构 基底隔震 非线性 时程分析
分类号: TU35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隔震结构体系是区别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的一种被动控制体系,通过设置隔震装置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确保结构的安全。隔震结构体系改变了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的耗能原理,即通过隔震层的耗能装置、而不是结构和结构构件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这种优越的耗能特性是传统抗震结构体系所不能够实现的。本文对夹层橡胶隔震支座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基底隔震技术后的减震效果及其地震反应的特点。为此;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计算中对框架结构采用空间杆系模型,对夹层橡胶隔震支座采用双线性弹簧模拟。文中以一幢六层框架结构为算例,分别考虑不隔震(传统抗震方案)、以夹层橡胶支座为隔震装置的基底隔震,对其输入地震波,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论文对二种方案的抗震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框架结构采用夹层橡胶隔震支座时具有明显的隔震效果,它能大大减轻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而且隔震结构的基底剪力、层间位移、各层加速度都远远小于未隔震结构的计算结果。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第一章 绪论  10-22
  1.1 引言  10
  1.2 传统抗震方法及其不足之处  10-11
  1.3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概述  11-13
  1.4 基础隔震概述  13-21
    1.4.1 基础隔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3-15
    1.4.2 基础隔震系统的组成  15-16
    1.4.3 结构隔震体系的优点  16-18
    1.4.4 隔震体系的特性  18
    1.4.5 基础隔震的发展概况和现状  18-21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1-22
第二章 隔震装置的力学特性和计算模型  22-35
  2.1 夹层橡胶支座的构造  23-24
  2.2 夹层橡胶垫的形状系数  24-25
  2.3 夹层橡胶支座的基本力学特性  25-32
    2.3.1 轴向承载力特性和竖向刚度  25-27
    2.3.2 剪压承载力及水平剪切变形  27
    2.3.3 水平刚度和阻尼  27-30
    2.3.4 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及其计算  30-32
  2.4 夹层橡胶支座的力学模型  32-35
    2.4.1 等效线性(线弹性)模型  32-33
    2.4.2 双线性模型  33-35
第三章 夹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模型  35-46
  3.1 单质点模型  35-42
    3.1.1 单质点隔震体系动力分析模型  35-36
    3.1.2 单质点隔震体系的加速度反应分析  36-37
    3.1.3 单质点隔震体系的位移反应分析  37-39
    3.1.4 基础隔震体系隔震效果分析及控制  39-42
  3.2 多质点模型  42-45
    3.2.1 多质点隔震体系动力分析模型  42-44
    3.2.2 多质点隔震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44-45
    3.2.3 扭转振动模型和空间振动模型  45
  3.3 本章小结  45-46
第四章 基础隔震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46-83
  4.1 计算软件和计算模型  46-51
    4.1.1 计算软件  46
    4.1.2 几何模型和构件参数  46-48
    4.1.3 荷载参数  48-49
    4.1.4 隔震层参数  49-51
  4.2 地震波的选取和调整  51-59
    4.2.1 选取地震波的必要性  51-52
    4.2.2 地震波的主要参数及调整  52-53
    4.2.3 地震波的选取原则  53-54
    4.2.4 本文选取的地震波及其调整  54-59
  4.3 传统结构和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及比较  59-76
    4.3.1 自振特性  59-63
    4.3.2 传统结构和隔震结构水平地震反应比较  63-76
    4.3.3 传统结构和隔震结构水平地震反应结果分析  76
  4.4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  76-82
    4.4.1 β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  77-79
    4.4.2 β对结构加速度反应的影响  79-80
    4.4.3 β对结构基底剪力的影响  80-81
    4.4.4 β对结构层间位移的影响  81-82
    4.4.5 小结  82
  4.5 本章小节  82-83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83-85
  5.1 结论  83
  5.2 展望  83-85
致谢  85-86
参考文献  86-8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8

相似论文

  1. 调频式电容位移传感器高速测频与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TH822
  2. 基于陀螺和星敏感器的卫星姿态确定研究,V448.2
  3.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4. 带填充墙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TU323.5
  5. 基于FPGA的射频功放数字预失真器设计,TN722.75
  6. 红外成像目标模拟电阻阵电控系统研制,TJ765.4
  7. 非线性变结构导引规律的研究,TJ765
  8. 基于无源性的控制及其在磁悬浮系统中的应用,TP13
  9. 陀螺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研究,TJ765
  10. 两类非线性波动方程的行波解,O175.29
  11. 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TN713.8
  12. 近壁面环境下UUV回收过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TP273
  13. 基于流形学习的数据降维技术研究,TP311.13
  14. 一类孤子方程的可积离散化,O175.2
  15. 混凝土率型内时损伤本构模型,TU528
  16. 非线性微分—差分方程的可积耦合系统及其精确解的若干研究,O175.7
  17. Copula-EGARCH-核密度模型研究及应用,O211.3
  18. 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跟踪控制,O231
  19. 基于甘油跨膜运输混杂动力系统的鲁棒性与辨识,TQ223.162
  20. 基于网络平台下美术信息的非线性特征,J205
  21. 配合物二碘三烯丙基硫脲合镉的合成与性质表征,O627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结构 > 特种结构 > 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 > 耐震、隔震、防爆结构 > 隔震结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