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宝钢CM12连退炉炉壳表面温度和热应力测试

作 者: 沈磊
导 师: 刘晓东;潘维平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连退炉炉壳 热应变 热应力 应变片 热应变测试系统
分类号: TG15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宝钢冷轧厂2030连续退火生产线于1989年12月投入运行,其中关键设备是退火炉,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退火炉中的加热室。由于使用时间很长,设备相对老化,目前加热室炉壳钢板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有些部位甚至出现炉壳钢板开裂。本课题主要是针对这个现象进行的。由于加热室的炉内温度很高,一般在800℃~900℃,最高可以接近1000℃,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热量会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到加热室炉体的钢结构和炉壳钢板上,使炉壳钢板也具有较高的的温度,局部最高温度近300℃,在这种高温及结构约束的作用下,钢板的热应变无法得以释放,就会在钢板内部产生热应力,当应力超过钢板的屈服极限时,就会产生炉壳钢板的开裂。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测量炉壳钢板上关键点的温度和热应力。首先制定了热应变(应力)的测试方案,介绍了热输出、灵敏度变化及导线电阻的补偿方式。然后使用进口仪器进行热应力的测量。由于加热室的工作条件很恶劣,它周围的环境温度一般在50℃以上,在这种环境下长时间使用进口仪器的风险很大,因此本课题还自行研制了一套热应变(应力)测试系统,可以实现长时间的跟踪测量。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影响炉壳钢板温度和应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特别就加热室的主要热源——辐射管的流量对炉壳钢板的应力及温度影响进行了论证。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1章 引言  11-13
  1.1 研究对象及背景  11-12
  1.2 研究目的及采用方法  12
  1.3 本课题所做的工作  12-13
第2章 炉壳表面热应力(应变)的测试理论  13-24
  2.1 热应力/应变的测量原理  13-16
    2.1.1 炉壳表面主应力的表示方法  13-14
    2.1.2 主应变ε_1和ε_3的计算方法  14-16
    2.1.3 主应力σ_1、σ_3和von Mises应力σ_(eq)的计算方法  16
  2.2 高温应变片的主要工作特性  16-18
    2.2.1 热输出曲线和灵敏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17-18
    2.2.2 连接导线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18
  2.3 应变片的布置方案及应力的计算方法  18-23
    2.3.1 电桥的组成方式  18-20
    2.3.2 电桥的温度补偿方式  20-22
    2.3.3 导线温度补偿方式  22-23
  2.4 小结  23-24
第3章 炉壳钢板表面温度和热应变(应力)测试试验  24-40
  3.1 测点位置分布  24
  3.2 实验器材  24-28
    3.2.1 高温应变片  24-25
    3.2.2 数据采集仪  25-26
    3.2.3 热电偶  26-27
    3.2.4 点焊机  27-28
  3.3 应变片热输出曲线标定及灵敏度系数曲线  28-32
    3.3.1 应变片热输出曲线标定  28-31
    3.3.2 应变片灵敏度系数曲线  31-32
  3.4 现场实验安排  32-34
    3.4.1 应变片、热电偶及导线连接器的布置和安装  32-34
    3.4.2 记录的数据  34
    3.4.3 实验过程说明  34
  3.5 试验数据及处理  34-39
    3.5.1 原始测量数据  34-36
    3.5.2 测量点应变值的修正  36-37
    3.5.3 测量点应力值的计算  37-39
  3.6 小结  39-40
第4章 热应变(应力)测试装置的开发  40-65
  4.1 测试装置开发的必要性  40-42
    4.1.1 应变测试装置介绍  40-41
    4.1.2 应变测试装置研制的必要性及研究目标  41-42
  4.2 测试装置的原理设计  42-43
  4.3 模拟电路设计  43-48
    4.3.1 应变电桥电路  43-44
    4.3.2 信号放大电路  44-46
    4.3.3 测温电路  46-47
    4.3.4 电源电路  47-48
  4.4 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电路  48-54
    4.4.1 单片机MSP430F149的基本外围电路  49-50
    4.4.2 A/D转换电路  50-51
    4.4.3 串口通信电路  51
    4.4.4 按键和指示电路  51
    4.4.5 数据的存储  51-52
    4.4.6 仪表箱设计  52
    4.4.7 用户程序  52-54
  4.5 应变测试仪的标定  54-57
    4.5.1 测试系统应变的理论计算方法  54
    4.5.2 应变测试仪的标定  54-56
    4.5.3 热电偶标定曲线  56-57
  4.6 现场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57-63
    4.6.1 原始测量数据  57-59
    4.6.2 温度测量值的处理及温度曲线  59-60
    4.6.3 应变测量值的处理及应力曲线  60-63
  4.7 小结  63-65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65-80
  5.1 两次实验温度的比较  65-66
  5.2 各测量点的温度分布  66-67
  5.3 辐射管煤气流量与炉内温度、测点温度的关系  67-69
  5.4 各测点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点  69-73
  5.5 辐射管煤气流量对炉壳应力的影响  73-78
  5.6 小结  78-80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80-82
  6.1 结论  80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80-82
致谢  82-83
参考文献  83-84
附录A 单片机源程序  84-91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1

相似论文

  1. 挖掘机装卸超载报警系统的设计,TU621
  2. 变工况航天器太阳电池翼在轨热—结构分析,V442
  3. 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数显扭矩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H823
  4. 高速铁路斜拉桥塔座大体积混凝土三维温度—应力场分析及施工控制,U444
  5. 模拟路面的层状结构物层底拉应变变化规律研究,U416.217
  6. 基于应变片的动平衡机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TH877
  7. 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摩擦副热分析,TH133.4
  8. 激光热应力法评估薄膜蠕变性能的研究和有限元模拟,TN249
  9. 胶接接头残余热应力分布的数值研究,TG491
  10. 针对高强度要求的激光堆焊修复工艺的研究,TG455
  11. 高参数换热器管板热应力分析模型及影响参数的研究,TQ051.5
  12. 堇青石基玻璃陶瓷晶粒的取向对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模拟,TQ174.1
  13. 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深度减负荷方法及应用研究,TM621
  14. 太阳能腔式吸热器热性能和热应力分析,TK513
  15. 微水节能热风阀阀板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TK175
  16. 二维网格自动剖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TP391.41
  17. 功能梯度材料孔周热应力分析,O343.6
  18. 气中电火花单脉冲加工温度场及应力场的有限元仿真研究,TG661
  19. 夹FGM金属/陶瓷复合板变物性稳态热力行为研究,TB34
  20. 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管板的热应力与疲劳分析,TQ051.5
  21. 火焰筒壁面复合冷却结构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V23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学与热处理 > 热处理 > 热处理机械与设备 > 热处理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