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菌混合培养达到同时产醋酸及细菌纤维素的目的。本课题首先完成了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醋酸菌与木醋杆菌混合培养产醋酸及细菌纤维素的研究

作 者: 罗锦洪
导 师: 张义明
学 校: 贵州大学
专 业: 发酵工程
关键词: 醋酸菌 木醋杆菌 细菌纤维素 醋酸 混合培养
分类号: TS20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以木醋杆菌生成的细菌纤维素是食醋淋浇发酵中遇到的最棘手问题作为出发点,同时细菌纤维素在很多领域应用广泛,在此基础上考虑将木醋杆菌与醋酸菌 的学位论文">醋酸菌混合培养达到同时产醋酸及细菌纤维素的目的。本课题首先完成了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优化之后的细菌纤维素产量从2.26 g/L增加到3.80 g/L:其次完成了醋酸菌在静置和摇床发酵时的动力学研究,得出静置培养在发酵产酸方面优于摇床发酵这一结论;最后完成了对醋酸菌与木醋杆菌混合培养的研究,通过对混合培养和纯培养时相关发酵参数和发酵产物的对比研究,初步确定了混菌培养体系中醋酸菌与木醋杆菌的微生态关系为种间共处的关系,醋酸产量和细菌纤维素产量在两种发酵情况下均无较大的差异,这一结论说明醋酸菌与木醋杆菌混合培养能在同一体系里达到同时产醋酸及细菌纤维素的目的。并且与醋酸菌的单菌培养相比混菌培养的总酸产量增加了1%左右,同时延长了醋酸的过氧化时间。本课题以工业生产中遇到的不利问题为立足点,展开了对醋酸菌与木醋杆菌混合培养的研究。课题的完成不仅为工业生产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也完成了双菌混合培养生成不同产物的创新性研究。

全文目录


目录  3-5
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一章 绪论  7-16
  1.1 细菌纤维素研究现状  7-10
    1.1.1 食醋淋浇发酵工艺简介  7-8
    1.1.2 细菌纤维素的性质  8-9
    1.1.3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现状  9-10
  1.2 混菌培养简介  10-14
    1.2.1 混菌发酵的特点  11
    1.2.2 混菌培养的应用研究  11-14
  1.3 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14-15
    1.3.1 立题背景  14
    1.3.2 研究内容  14-15
  1.4 本章小结  15-16
第二章 木醋杆菌发酵产细菌纤维素的研究  16-31
  引言  16
  2.1 材料与设备  16-17
    2.1.1 供试菌种  16
    2.1.2 实验试剂  16
    2.1.3 培养基  16-17
    2.1.4 实验设备  17
  2.2 试验方法  17-18
    2.2.1 培养方法  17
    2.2.2 细菌纤维素处理  17
    2.2.3 菌体浓度的测定  17-18
    2.2.4 蔗糖含量的测定  18
  2.3 实验内容  18-29
    2.3.1 木醋杆菌发酵产细菌纤维素的优化  18-25
    2.3.2 木醋杆菌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25-29
  2.4 本章小结  29-31
第三章 醋酸菌 的学位论文">醋酸菌发酵动力学研究  31-44
  引言  31
  3.1 主要培养基  31
  3.2 实验设备及试剂  31-32
    3.2.1 实验设备  31-32
    3.2.2 主要试剂  32
  3.3 主要实验方法  32-33
    3.3.1 产酸量的测定  32
    3.3.2 葡萄糖含量测定  32
    3.3.3 醋酸菌生长量的测定  32-33
  3.4 醋酸菌振荡发酵动力学研究  33-37
    3.4.1 发酵过程中的各参数变化情况  33
    3.4.2 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3-34
    3.4.3 醋酸生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4-35
    3.4.4 葡萄糖消耗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5-37
  3.5 醋酸菌静置发酵动力学研究  37-41
    3.5.1 发酵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情况  37-38
    3.5.2 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8-39
    3.5.3 醋酸生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9-40
    3.5.4 葡萄糖消耗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0-41
  3.6 醋酸菌于摇床与静置发酵时相关发酵参数的比较  41-42
  3.7 本章小结  42-44
第四章 木醋杆菌与醋酸菌混合培养条件的研究  44-63
  引言  44
  4.1 主要培养基  44
  4.2 实验设备与试剂  44-45
    4.2.1 实验设备  44-45
    4.2.2 主要试剂  45
  4.3 木醋杆菌与醋酸菌混合培养条件初探  45-48
    4.3.1 基础培养基的确定  45-46
    4.3.2 接种方式的确定  46-48
  4.4 木醋杆菌与醋酸菌混合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8-56
    4.4.1 二水平实验筛选重要因素  48-49
    4.4.2 响应面法寻找最优区域  49-53
    4.4.3 混菌培养发酵条件的优化  53-55
    4.4.4 混菌培养优化验证实验  55-56
  4.5 木醋杆菌与醋酸菌混合发酵体系中微生态关系初探  56-57
  4.6 混合培养体系中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7-61
    4.6.1 混菌培养体系中的代谢情况  58
    4.6.2 混菌培养体系中细胞生长动力学研究  58-59
    4.6.3 混菌培养体系中产物形成动力学的研究  59-60
    4.6.4 混菌培养体系中底物消耗动力学的研究  60-61
  4.7 本章小结  61-63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3-67
  5.1 结论  63-65
  5.2 展望  65-67
参考文献  67-70
致谢  70-71
论文发表情况  71-72
附录  72-73
图版  73-75

相似论文

  1. 二甲醚羰基化制醋酸乙烯中间体二醋酸亚乙酯研究,TQ225.12
  2. 海红果醋加工技术的研究,TS264.22
  3. Cu2+/Co2+催化漂白桉木浆工艺与机理研究,TS745
  4. Trametes sp.SQ01和Chaetomium sp.R01混合培养对染料的脱色研究,X791
  5. 功能性黄原酸酯调控下非共轭乙烯基类单体的RAFT聚合,O631.5
  6. 硫自由基与不饱和体系的选择性反应研究,O621.25
  7. 细菌纤维素涂层的小口径人造血管研究,TS106.67
  8. 锂电池用细菌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研究,TM912
  9. 细菌纤维素基振膜材料的声学性能研究,TB383.2
  10. 利用甲醇废水制备细菌纤维素的研究,X783
  11. 醋酸纤维素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研究,R944
  12. 超/亚临界水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解聚研究,O631.2
  13. 碱式醋酸铜前体法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控制合成,O643.36
  14. 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R318.08
  15. 肿瘤细胞诱导巨噬细胞产生促瘤功能,R730.2
  16. 利用醋酸乙烯酯原位聚合对纳米氧化锌的表面包覆,TB383.1
  17. 白腐菌混合培养对玉米秸秆酶解糖及热重影响研究,S216.2
  18. 苹果醋发酵工艺优化及有机酸、抗氧化成分分析,TS264.22
  19. 纤维素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4
  20. 高静水压处理对葡糖醋杆菌的影响及发酵培养基优化,TQ920.6
  21. HNbMoO_6催化甲苯选择性硝化及醋酸/正丁醇酯化,TQ203.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基础科学 > 食品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