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福建省沿海主要地区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研究及典型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作 者: 马荣欣
导 师: 张玉珍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三氮”污染评价 地下水脆弱性 DRASTIC评价方法
分类号: P64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9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地下水是福建省沿海广大农村地区的主要饮用水源,因此,农村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好坏是关系居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据调查,福建省农村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氮污染,而福建省尚未全面开展有关地下水“三氮”污染的基础性调查与研究工作。因此,本文选取福建省沿海地区的福州市、莆田市、漳州市的农村浅层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农村浅层地下水“三氮”污染分析与研究以及典型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这项工作对保障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2008年5月(丰水期)和2008年12月(枯水期)两期的水质监测结果,对研究区农村浅层地下水的“三氮”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沿海主要地区农村浅层地下水受到“三氮”污染,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一定的差异。其中,氨氮是主要的污染因子,亚硝氮次之,硝氮最轻。在进行地下水“三氮”污染分析、评价的同时,选择地下水利用率相对较高的两个海岛县—福州市平潭县和漳州市东山县作为典型地区,对其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由于两个地区地下水埋深较浅、含水层多为砂质岩层,地下水脆弱性较高,易受到污染。针对沿海地区农村浅层地下水“三氮”污染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认为,生猪养殖业、农业氮肥施用强度高、农村生活污水及淡水养殖等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地下水“三氮”污染的主要来源,特别是生猪养殖业的污染。此外,含水层岩性、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原生Fe、Mn含量较高、氧化还原环境等对地下水“三氮”的转化和积累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原生Fe、Mn含量较高易使地下水中氨氮浓度积累。因此,提出在今后的地下水保护工作中,采取合理施用化肥、加强防治养殖业污染和处理生活污水、开展水文地质资料调查、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完善地下水污染监测体系等保护措施,以保证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辽河流域典型区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P641.8
  2. 淮河流域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特征及成因研究,X523
  3. 喀斯特地区城市化对浅层地下水质量的影响及评价,X824
  4. 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对浅层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与评价,X824
  5. 深圳海岸带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P641.3
  6. 曹妃甸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P641.8
  7. 龙口市平原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X820.4
  8. 内陆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X824
  9. 松嫩平原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发展趋势研究,P641.8
  10. 基于GIS的岩溶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P641.8
  11. 华北平原地下水脆弱性及污染防治区划研究,X523
  12. 1,2,4-三氯苯在垃圾污染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机理及其模拟预测研究,X523
  13. 关中盆地氮对浅层地下水污染的数值模拟与预警研究,X523
  14. 黄河三角洲湿地地质环境与植被分布模式的关系研究,X171
  15. 下辽河平原地区地下水脆弱性研究,P641.8
  16. 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评价,P641
  17. 银川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P641.8
  18. 浅层地下水敏感性研究,X523
  19. 济宁市湖东平原区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研究,P641
  20. 安徽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氟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试验研究,X523
  21. 利用环境示踪剂研究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补给强度及其变化,P64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 水文地球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