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2,4-三氯苯在垃圾污染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机理及其模拟预测研究

作 者: 张岩
导 师: 林学钰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1,2,4-三氯苯 垃圾填埋场 浅层地下水 迁移转化机理 模拟预测
分类号: X5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开封南郊芦花岗垃圾填埋场由于无衬砌和防渗设施,垃圾渗滤液对垃圾场周边地区的地下水土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场渗滤液不断渗漏,污染晕将不断向下游扩展而进一步扩大污染范围。本次研究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题项目《开封市南郊垃圾场地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为依托,以开封市南郊芦花岗村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区,结合浅层地下水中无机和有机水化学特征和有机污染风险评价结果,确定筛选出1,2,4-三氯苯(1,2,4-TCB)作为垃圾渗滤液的典型污染物,并开展了1,2,4-TCB的迁移转化机理、1,2,4-TCB在含水层中迁移转化数学模拟和地下水中1,2,4-TCB浓度变化趋势的预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Na、HCO3-Ca·Mg、HCO3-Ca·Na·Mg。地下水水质较差,多为Ⅳ类水;垃圾场浅层地下水中主要存在TDS、氯化物、NO2-、Fe、Mn和氟化物超标,其中Fe、Mn超标最为严重;(2)前期工作数据结果显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类和卤代芳烃多为轻度污染。多环芳烃类虽然检出率较高,但其污染程度也多为轻度污染。垃圾堆放场附近的浅层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类和总DDT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潜在危害性,多环芳烃的潜在危害主要是来自苯并(a)芘。卤代烃、卤代芳烃中除了六氯苯外其它均对于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性的危害较小;本次数据表明地下水中1,2-二氯苯(1,2-DB)、1,2,4-TCB、1,2,3-TCB的浓度大多属于轻度污染水平:萘除G7属于中污染水平外,其他检出点均属于轻污染,多环芳烃类和卤代芳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危害较小,卤代芳烃中1,2,4-TCB的环境影响度最大,在靠近垃圾场的区域内对于人体健康和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因此本次研究选择的重点研究组分1,2,4-TCB具有很好的代表性:(3)从1,2,4-TCB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粉土、细砂、中砂对1,2,4-TCB的吸附过程均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速率从粉土、细砂到中砂依次减小;从1,2,4-TCB吸附热力学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粉土、细砂、中砂对1,2,4-TCB的吸附热力学规律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且吸附能力从粉土、细砂到中砂吸附能力依次减小:从1,2,4-TCB的生物降解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粉土、细砂、中砂对1,2,4-TCB的生物降解过程均可用一级衰减动力学方程和Monod动力学方程来描述,且衰减速率从粉土、细砂到中砂依次减小,且未灭菌介质对1,2,4-TCB的生物降解速率均大于灭菌介质,随着1,2,4-TCB初始浓度的升高其生物降解速率加快;(4)从一维模拟柱的迁移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中砂和细砂介质对1,2,4-TCB的迁移转化均具有阻滞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进水口至出水口的各取样孔中的浓度峰值呈现依次滞后效应,1,2,4-TCB在中砂中的穿透能力更强,更容易在中砂中迁移;(5)通过建立的1,2,4-TCB迁移转化数学模型进行预报,得出通过自然衰减作用去除地下水中的1,2,4-TCB约需5年时间,有必要控制垃圾场渗滤液的渗漏和迁移转化进行控制,并在污染场地开展MNA、RB和AS等技术进行地下水污染修复,能够保障污染场地及周边地区的供水安全。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1章 绪论  11-22
  1.1 选题依据  11-13
  1.2 1,2,4-三氯苯简介  13-15
    1.2.1 1,2,4-三氯苯物理化学特性  13
    1.2.2 1,2,4-三氯苯的来源  13-14
    1.2.3 1,2,4-三氯苯的毒理特征  14
    1.2.4 1,2,4-三氯苯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4-15
    1.2.5 生活饮用水中1,2,4-三氯苯的限值  15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8
  1.4 存在问题  18-19
  1.5 研究内容  19
  1.6 技术路线  19-22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2-31
  2.1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22-23
    2.1.1 垃圾场地概况  22
    2.1.2 气象水文概况  22-23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3
  2.2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23-28
    2.2.1 地形地貌  23-24
    2.2.2 区域地质概况  24-26
    2.2.3 水文地质概况  26-28
  2.3 垃圾场概况  28-31
第3章 垃圾场地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污染特征分析  31-52
  3.1 样品的采集  31-33
  3.2 浅层地下水无机水化学特征  33-40
    3.2.1 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统计特征  33-36
    3.2.2 总溶解固体(TDS)空间分布特征  36-37
    3.2.3 水化学类型特征  37-38
    3.2.4 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  38-40
  3.3 浅层地下水有机水化学特征  40-52
    3.3.1 有机组分检出状况分析  40-44
    3.3.2 有机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4-47
    3.3.3 地下水有机组分现状污染评价  47-49
    3.3.4 浅层地下水有机物污染的风险评价  49-50
    3.3.5 典型污染物的确定  50-52
第4章 浅层地下水中1,2,4-三氯苯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52-73
  4.1 静态吸附实验  52-62
    4.1.1 实验部分  52-54
    4.1.2 结果与讨论  54-62
  4.2 静态降解实验  62-73
    4.2.1 实验方法  62-63
    4.2.2 结果与讨论  63-73
第5章 浅层地下水中1,2,4-三氯苯的迁移规律研究  73-80
  5.1 水平迁移实验  73-80
    5.1.1 实验原理及装置  73-74
    5.1.2 示踪实验  74-75
    5.1.3 1,2,4-三氯苯水平迁移实验  75-80
第6章 垃圾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1,2,4-三氯苯的环境行为预测.  80-87
  6.1 1,2,4-三氯苯迁移转化的概念模型  80-81
  6.2 地下水中1,2,4-三氯苯一维迁移的解析模型  81-87
    6.2.1 数学模型  81
    6.2.2 参数的确定  81-84
    6.2.3 预测结果  84-87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87-89
  7.1 结论  87-88
  7.2 建议  88-89
参考文献  89-93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93-94
致谢  94

相似论文

  1. 辽河流域典型区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P641.8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墨水河水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X824
  3. 矿井热环境预测方法研究及数值模拟系统开发,TD727
  4. 粘土固化注浆胶结复合体力学性能研究,TU442
  5. 小麦对氧乐果和1,2,4-三氯苯响应的生物学机理,S512.1
  6. 城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价,X820.4
  7. 甬江流域农村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X50
  8.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案研究,TU46
  9. 新薛河人工湿地污染物净化效果与水质预测应用研究,X703
  10.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墨水河流域水质仿真与水环境容量研究,X824
  11. 天津临港工业区滩涂开发一期工程项目研究,F281
  12. 垃圾填埋场覆土层植物根围甲烷氧化活性研究,X172
  13. 垃圾填埋物沉降变形分析,TU433
  14. 地表Ⅲ类水约束条件下新薛河人工湿地水质水量调度方案的研究,X52
  15. 毛细阻滞式覆盖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TU463
  16.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模拟与调控研究,F224
  17. 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土地治理模式研究,F301
  18. 喀斯特地区城市化对浅层地下水质量的影响及评价,X824
  19. 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对浅层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与评价,X824
  20. 伊犁喀什河段梯级水库水温模拟预测研究,TV697.21
  21. 深圳海岸带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P641.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 地下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