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共舆论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作 者: 路昕
导 师: 潘忠岐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国际关系
关键词: 公共舆论 精英舆论 大众舆论 外交政策
分类号: D82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9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基于改革开放后社会变迁的宏观背景,梳理了中国公共舆论外交政策中的作用和特点,分析了新社会背景下公众舆论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影响。绪论部分提出研究问题:当代中国的国内舆论对于对外政策具有怎样的影响?文章的第一部分界定所讨论的核心概念公共舆论,随后对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首先回顾了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公共舆论与外交政策之间关系的历史变迁,并提出中国公共舆论的四个特点:主体多元化、精英舆论与大众舆论间分歧明显化、舆论观点与政策选择不再始终一致、公共舆论自身的非理性与分层性。接着,文章分析了中国公共舆论与对外政策间的联系渠道,认为主要由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民意调查三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同,发挥的具体作用也不尽一致。第三章讨论了在当前新舆论环境下的对外政策,首先将精英舆论与大众舆论分别定位于决策圈层结构的内圈和外圈,随后具体分析了二者的作用渠道、作用方式和现实意义。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一方面公众舆论在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国内媒体与舆论的控制力却在逐渐下降;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媒体,引导舆论,为对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支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难题,也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5-6
Abstract  6-7
绪论  7
第一章 概念界定  7-12
  (一) 公共舆论  7-9
  (二) 文献综述  9-12
    1、国内研究现状  9-11
    2、国外研究现状  11-12
第二章 公共舆论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特点及联系渠道  12-24
  (一) 中国外交领域国内舆论作用的历史变迁  13-15
  (二) 中国外交领域国内舆论的总体特点  15-18
    1、舆论主体的多元化  15-16
    2、精英舆论与大众舆论间分歧明显化  16-17
    3、舆论观点与政策选择不再始终一致  17
    4、公共舆论自身的非理性与分层性  17-18
  (三) 公共舆论与中国外交的联系渠道  18-24
    1、传统媒体  19-21
    2、网络媒体  21-22
    3、民意调查  22-24
第三章 新舆论环境下的中国对外政策  24-29
  (一) 国内舆论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位置  24-25
  (二) 精英舆论与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  25-27
  (三) 大众舆论与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  27-29
结语  29-31
注释  31-33
参考文献  33-38

相似论文

  1. 我国电视舆论监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G229.2
  2. 本杰明·迪斯累利帝国外交政策初探,K561
  3. 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D822.3
  4. 试论政治伊斯兰对印尼外交政策的影响,B968
  5. 英国卡梅伦联合政府外交政策探析,D856.1
  6. 中国的“镶边外交”构想及其实践,D820
  7. FPA视角下欧盟共同外交政策的新特点,D85
  8. 1952-1956年英国对埃及政策及实践,K561.5
  9. 冷战后巴基斯坦外交政策评析,D835.3
  10. 以色列政党制度及其对外政策的影响,D838.2
  11.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革命外交”(1923-1927),K262
  12. 戴高乐执政时期对联邦德国政策分析,K565
  13. 论苏南冲突与缓和对中南关系的影响,K153
  14. 走出国门: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联合军事演习的参与,E251.2
  15.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宗教因素研究,B91
  16. 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违宪审查制度政治平衡的作用,D971.2
  17. 《申报》史量才时期对上海公民社会架构的贡献研究,G219.29
  18. 沙特的“软实力”研究,K384
  19. 公共舆论与司法审判的关系,D926
  20. 美国例外主义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871.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外交、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 对外关系 >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