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后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基于上市A股金融行业2010-2011年数据的经验证明
作 者: 王丽
导 师: 唐国琼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会计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相关性 金融行业
分类号: F2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信息的制造者,会计一直致力于通过计量这一主要职能属性,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而相关的信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逐渐变化,会计准则也因此做了相应的变动。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我们不难发现,而每一次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动和相关会计属性的争议其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从计量属性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在能否为决策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议。自公允价值计量的产生开始,其争议性便一直存在。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更是激化了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留存问题的争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务角度,公允价值的研究必将成为今后会计界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不难看出其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容之多,涉及的科目之广。然而2008年百年难得一遇的金融危机却让我们看到了公允价值的弊端。如今在后金融危机和国际准则趋同的大背景下,是否应该继续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尤其是在公允价值会计运用最为广泛的金融行业,如何证明其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公允价值是否存在会计信息正相关性。一方面,本文了阐释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与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发展进行文献回顾,另一方面,针对上市A股金融行业2010-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对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做出证明,为上市公司尤其是金融行业进一步运用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本文的具体框架如下:(1)绪论该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最后交代了本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2)文献综述该章节内容为后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做好铺垫,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本文收集了与后金融危机时代概念界定有关的近年文献。第二,本文以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回顾了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认为公允价值的发展虽然具有波折性,但总体上符合时代发展。第三,本文从国内外角度,阐述了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的文献。最终对上述文献进行评述,认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存在对公允价值是否具有正相关性的争议,这种争议在经济社会存在波动性因素时尤为明显,而当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正好符合这一条件,所以对后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的验证是十分必要的。(3)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价值相关性的理论探讨第一,本文以有效市场假说及决策有用性理论为指导,系统阐释了价值相关性的理论。第二,本文阐述了公允价值自身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了:公允价值的产生原因和时代背景,概念界定和公允价值三大理论分析。而关于公允价值的理论分析又具体从其市场基础与价格基础,级次问题和涉及范围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本文通过以中国交通银行和雷曼兄弟公司为例,交代了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对金融行业的影响。第四,本文借上述案例引出后金融危机下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问题,进一步讨论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计量方式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取舍。(4)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的实证检验和分析为了验证后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相关性,本文提出两大假设并在修改后的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解释变量,建立了相关模型。除此以外,本文还对金融行业内部子行业进行分析,得出实证检验结果如下:第一,2010-2011年上市金融行业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与股价存在显著正相关性。此外,本文还认为,受到先前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行业在金融资产的投资方面趋于保守,具有较强的谨慎性,存在规避风险的心理。第二,2011年上市金融行业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表的部分与当期股票收益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但由于样本数目偏小和变量设计等原因,该相关性程度不够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添加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在提升拟合优度的同时,再次验证了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同时,本文认为当前金融行业的财务报表信息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性,其可靠程度有待验证,金融行业对于波动性较强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兴趣不明显,更偏向于选择位于中间过渡的更可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第三,本文将样本依据金融行业下不同子行业划分为三个新样本,先从样本角度分析不同金融子行业的特征,着重分析了股票收益率RET在不同子行业中的分布状况其后在假设1的基础上,对新样本进行交互项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子行业结果差异显著,为后金融危机下金融行业公允价值运用建议作出实证基础。(5)后金融危机下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金融行业运用的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提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当前我国金融行业运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旨在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金融行业运用——即主要从市场角度,企业会计准则角度,公允价值实施的法制环境角度和金融行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角度给出了如下政策性建议:市场角度——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加之政府干预力度较强,公允价值是否适用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后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行业最终必然要达到一定的国际标准,提高中国金融行业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和作用。所以,我国应该加强市场经济建设,努力提高市场的完善程度。企业会计准则角度——虽然依照财政部要求,上市金融企业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自身存在差异,尤其是年报披露的信息上差异性尤为明显,使得投资者在获取企业会计信息时感到混乱。本文建议针对我国针对金融行业尤其是公允价值在金融行业中的运用方面,类似于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单独出台相应的会计准则或解释公告,从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行业会计信息。公允价值实施的法制环境角度和金融行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角度——加大社会监督与审核力度,健全公允价值计量实施的法制环境的同时,有必要建立符合金融行业的预警系统,及时监控公允价值市场变动,杜绝不必要的损失。此外还要提高金融行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从而提高该行业整体规范程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市场回归理性。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如下:(1)由于在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方面,我国的实证研究仍处在发展阶段,在搜集相关文献的时候,本文发现近年来的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方面,研究缺少经济时代的背景因素;另一方面,研究的内容大多是对企业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前后的相关性程度的对比。本文立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进行实证性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说,到目前为止研究的人数并不多,本文希望能够弥补后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相关性研究的空白。(2)本文分析的对象是上市A股金融行业2010-2011年度最新数据,一方面,本文数据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另一方面,本文区别于以往大多数实证研究以整个市场为对象的惯性,针对金融行业,使文章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3)本文在实证检验方式方面,除了运用传统的双模型外,还增加了对金融行业内部的子行业分析,并对三个子行业样本做了交互项回归分析,从更加细节的角度探讨各金融子行业的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程度,这一点是近年来实证研究的文章所没有的。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1)后金融危机概念比较新颖,本文在收集与之相关的文献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能造成分析能力的薄弱。(2)样本数量总体偏小。由于本文针对的对象是上市A股金融行业,方面,行业本身限制了样本的数量,另一方面,本文在收集和筛选样本时遇到一些信息不完全、不满足假设条件的或是变量值过于极端的样本,这些样本的剔除也造成了样本数目的萎缩。(3)回归结果分析不够全面。除了通过回归结果对假设中重点讨论的若干变量相关性进行分析外,本文还发现一些辅助变量与自变量间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些甚至于传统的观念相反,对于这些变量本文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6 1. 绪论 16-21 1.1 研究背景 16-17 1.2 研究意义 17-18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8-19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19-21 1.4.1 本文的主要贡献 19-20 1.4.2 本文的不足 20 1.4.3 后续研究方向 20-21 2. 文献综述 21-30 2.1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界定 21-22 2.2 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前后的的发展历程 22-25 2.2.1 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前的发展历程 22-24 2.2.2 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后的发展历程 24-25 2.3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文献综述 25-28 2.3.1 国外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文献综述 25-26 2.3.2 国内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文献综述 26-28 2.4 文献评述 28-30 3.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价值相关性的理论探讨 30-48 3.1 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理论阐述 30-32 3.1.1 价值相关性前提的理论阐述——有效市场假说 31 3.1.2 价值相关性的概念界定 31-32 3.2 公允价值会计及其理论探讨 32-40 3.2.1 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原因与时代背景 32-33 3.2.2 公允价值会计的概念界定 33-34 3.2.3 公允价值理论分析1——公允价值的市场基础与价值基础分析 34-35 3.2.4 公允价值理论分析2——公允价值的级次问题 35-37 3.2.5 公允价值理论分析3——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上市公司报表中的涉及范围 37-40 3.3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分析 40-46 3.3.1 案例研究——中国交通银行 40-43 3.3.2 案例研究——雷曼兄弟公司 43-46 3.4 后金融危机下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的取舍 46-48 4. 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的实证检验和分析 48-69 4.1 假设提出 48-50 4.2 研究设计 50-56 4.2.1 样本设置及数据来源 50-51 4.2.2 模型构建 51-55 4.2.3 变量设置 55-56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6-69 4.3.1 假设1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56-61 4.3.2 假设2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61-64 4.3.3 针对行业内部的补充分析 64-67 4.3.4 实证结论小结 67-69 5. 后金融危机下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金融行业运用的政策建议 69-73 5.1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金融行业当前运用存在的问题 69-70 5.2 后金融危机下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金融行业运用的政策建议 70-73 参考文献 73-77 附录 77-80 后记 80-81 致谢 81
|
相似论文
-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A811
- 名牌企业的抗金融危机能力研究,F272;F224
- 东亚金融合作研究,F833.1
-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F832
-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F233
- 金融行业资本结构的税收效应分析,F275
- 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行业影响的定量分析,F424
- 中国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动态关联性研究,F832.51;F832.52
-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政策,F752.68
-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问题研究,F832.1
-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法律改革研究,F832.1
- 论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模式变化及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法规,F832.1
- 金融危机下银行救助法律制度适用研究,F832.2
-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法律建设的启示,D922.28
- 从金融危机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D922.28
-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F837.12
- 跨国股票市场的金融危机传染效应分析,F831.51;F831.59
- 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及监管研究,F832.5
-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F822.0;F832.51
- 东亚金融危机后韩国证券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分析,F131.26
- 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践和调整分析,F837.1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会计 > 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