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作 者: 辛玉娟
导 师: 吕先锫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公允价值 相关性 金融资产 金融业
分类号: F2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公允价值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计信息使用者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信息要有助于决策,因此在会计信息的诸多质量特征中,更强调相关性。它着眼于未来和市场动向,试图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关于未来经济利益的信息,在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更加偏重于公允价值计量。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和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创新性融资工具和公司理财的新手段,社会经济出现“虚拟化”趋势,而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出现则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提出了考验。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没有将这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化体现在其会计处理中,这显然将企业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是十分不利的。一种新的能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便这样开始广泛的应用了2006年2月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2006》及其应用指南)大量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于很多方面,其中的一个闪光点就是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计量可以及时反映市价变化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影响,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新企业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了以下四大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然而,由于公允价值本身的特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还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者与相关监管机构之间,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金融危机的爆发将这一争论推到了高峰。2007年的金融危机随着以美国雷曼兄弟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投资银行的倒闭,欧洲、亚洲股市普跌,数十家商业银行出现挤兑狂潮,金融危机变为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形势愈加严峻。在此次金融海啸中,直接受牵连的大多为金融企业,它们买入大量次级债等金融资产,这些买入的债券与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导致其资产缩水。为了维持企业正常经营和正常周转,急需大量资金来激活资产的流动性,在流动性缺失的情况下,公司财务状况危急,而在报表的披露中仍需对资产提取减值准备。如此一来,本来就丧失信心的投资者便大量抛售股票和债券,使得金融资产进一步下跌,公司又计提更多的减值准备。如此不断的恶性循环促使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人指出公允价值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然而,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方法,它只是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将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不良后果原原本本的反映了出来。和金融危机一起受质疑的还有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目前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主要集中在计量方式、表内外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方式,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严重缺乏流动性,会计准则却要求各金融机构须将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按市值计价,这就导致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公允。由此可见,公众质疑的焦点并非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本身,而在于产生公允价值的过程,尤其在不活跃、或者无秩序的流动性匮乏的市场上。因为在出现“流动性黑洞”的非流动市场上,金融资产被大量抛售,整个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被抛售资产的价格急剧下跌,金融资产价格严重背离其内在价值。那么,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备受质疑的今天,公允价值是否丧失了其应有的重要特性——价值相关性?关于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国外学者基于成熟资本市场中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其结论并不统一,甚至相互冲突,国内的研究结论也是同样的情况,并且我国主要以规范研究为主。对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支持,也需要借助实证研究来提供证据。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研究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框架等。其中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公允价值相关性的文献进行综述。国外关于公允价值相关性的文章很多,其中实证研究的文章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性的强弱以及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无统一认识。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主要研究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公允价值的实现途径、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和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挑战三方面内容。公允价值的实现途径是公允价值计量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现行公允价值获取的方法。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相关利得或损失的处理应用,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公允价值的应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显现出的缺陷。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本部分首先分析了样本的选择,并提出了假设,即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下,金融资产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在模型构建上,采用了研究公允价值相关性常用的价格模型,该模型是修正的Ohlson模型,是以股价为因变量,以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为自变量。第四部分是对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包括模型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模型的拟合优度、F检验值以及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从SPSS统计软件的分析结果,因变量(股价)和自变量(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每股利润总额、每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剔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后的每股净资产)全体之间存在线形相关,回归方程显著。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局限和展望。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的挑战下受到了质疑,那么公允价值本身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与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紧密联系的相关性是否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受此次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金融行业,其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是否仍具有相关性。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对金融行业的金融资产在2006、2007、2008年的相关性展开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看,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为0.695,也就是说被解释变量股价的总变差中有69.5%可以由所选的解释变量解释。模型的F统计量为29.485,Sig.值为0.000,表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关系显著。(2)从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X1(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X2(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每股利润总额)、X3(每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X4(剔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后的每股净资产)分别在1%、1%、1%、5%下显著,表明这四个变量与股价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模型的含义一致。其中,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每股利润总额、每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剔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后的每股净资产这四个变量回归分析的系数分别为20.357、12.671、2.726、2.338,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系数最大,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股票价格之间的价值相关性更显著。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4
1 导论  14-24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4-16
  1.2 相关文献综述  16-21
    1.2.1 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的文献综述  16-19
    1.2.2 国内公允价值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19-20
    1.2.3 国外公允价值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20-21
  1.3 研究方法及本文贡献  21-22
  1.4 研究基本思路及框架  22-24
2 公允价值相关的理论基础  24-39
  2.1 公允价值的定义和公允价值的实现途径  24-31
    2.1.1 国外公允价值的定义  24-26
    2.1.2 国内公允价值的定义  26-30
    2.1.3 公允价值的实现途径  30-31
  2.2 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  31-34
    2.2.1 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初始计量中的应用  32
    2.2.2 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中的应用  32-33
    2.2.3 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相关利得或损失的处理应用  33-34
  2.3 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挑战  34-39
    2.3.1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  35
    2.3.2 公允价值的应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35-36
    2.3.3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显现出的缺陷  36-39
3 研究设计  39-44
  3.1 样本选择与假设提出  39-41
    3.1.1 样本选择  39
    3.1.2 假设提出  39-41
  3.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41-44
    3.2.1 变量选择  41-42
    3.2.2 模型构建  42-44
4 实证分析和评述  44-47
  4.1 描述性统计  44-45
  4.2 实证结果分析  45-47
5 研究结论、局限和展望  47-53
  5.1 研究结论  47-49
  5.2 政策建议  49-52
  5.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52-53
参考文献  53-57
后记  57-58
致谢  58-59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9-60

相似论文

  1.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2. 极化SAR图像超分辨算法的研究,TN957.52
  3. 个性化检索中相似用户群的获取与更新,TP391.3
  4.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5. 紫花苜蓿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分析,S541.9
  6.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7.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8. 教育等级性与收入差距相关性研究,G520
  9. 大豆品种对北豆腐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TS214.2
  10.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瘾的影响剖析与游戏治疗策略设计,D669.5
  11. CUBS男子运动员特质自信心与投篮命中率相关研究,G841
  12. 基于同化能力杂种优势早期评价的桃光合特性研究,S662.1
  13.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734.2
  14. 不结球白菜抽薹性状生化特性和分子标记及遗传模型分析,S634.3
  15. 兖州矿区植物波谱变异与重金属胁迫特征研究,X173
  16. 湖北软麦制作酥性饼干品质特性的改良研究,TS213.22
  17.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分析,R692.3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R563.9
  19. 公允价值应用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51;F224
  20. 沪深股市相关性的实证研究,F224
  21.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研究,F233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会计 > 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