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日间信贷对我国大额支付系统风险的影响研究
作 者: 徐月圆
导 师: 王宇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贸易电子商务
关键词: 日间信贷 支付系统 风险控制 流动性
分类号: F8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额支付系统是我国现代化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金融机构、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以及部分非金融机构,是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在不断上升,大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伴随这样的发展趋势,大额支付系统的跨境连接的功能已经或者即将实现,意味着融通市场的影响范围不仅跨越了类别,还跨越了国界。大额支付系统在履行以银行为主导的各类机构间资金转账、货币政策传导以及金融市场交易结算职责的同时,当系统成员出现危机且无力承担时,便成为金融风险传递的一个天然渠道,将危机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甚至社会经济体系中。从使用角度来看大额支付系统,它是中国人民银行为金融机构提供的一个公共的支付清算服务平台,旨在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推动各银行之间的有序竞争,同时也为促进银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优化改善。我国原设的32个城市处理中心(City Clearing Processing Center, CCPC)职能随着需求变化开始逐步转化,仅作为参与机构介入系统节点,进行最基本的报文格式检查,各CCPC可以相互备份。原有的轧差、管理和数据存储功能集中在国家处理中心(NPC)完成,另外还包括时序、权限和参数管理功能。这意味着大额支付系统的风险控制职能更加集中统一,这样的变化有利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培育更加丰富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对大额支付系统的单个参与者而言,各个参与者的备付金账户余额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影响:1、上一个工作日的余额,2、在银行间拆借市场中的拆借金额,以及3、在RTGS系统中的支付净额数据。备付金账户在日间可以透支,但到日末仍然透支时就需要缴纳罚息。另外,备付金账户还需满足中央银行对其法定存款准备金标准,如果余额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标准,参与行需要向央行缴纳罚息。我国每日检查银行是否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规定与很多欧美国家不同,例如美国有长达十个工作日的准备金维持期,在准备金维持期末检查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余额,核对其是否满足既定要求。与之相伴的是银行为满足支付要求而维持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这些也是银行在管理日间流动性时面临的主要成本。我国研究者对日间透支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本文的不同点表现在通过实证检验判断日间信贷对风险化解的有效性,即讨论该机制的引入,是否能够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贡献法”。以Tarashev et al.(2009)为代表的研究则相反,他们从测量整体系统风险出发,然后识别每个单一机构对整个系统风险的贡献水平,进而给出与之对应的政策建议,改善系统风险水平或防止风险在系统中进一步扩散,为经济体系规避潜在的风险冲击。本研究出发点基于单一机构或某一类机构受到风险冲击而引发系统的风险传染效应。而支付系统另一主要风险来源是体系外部冲击造成的震动所引发的风险扩散,如经济周期变化,或者资产价格波动等(Reinhart and Rogoff,2009)这一角度以及其他复杂多变的诱因暂不列入下文讨论。本文首先归纳了日间信贷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以及学术领域各国研究者在这一领域取得的卓著成果。综合来看,适时放开对银行账户的透支限制被普遍认为是可行且有意义的,择机启用日间透支功能,以日间信贷形式为符合条件的银行提供有限的日间流动性,不仅有助于化解流动性风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信用风险的发生(任立新和李承原,2012)。随后,本文从定性的角度探究日间信贷与支付系统风险控制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从《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获取银行间支付结算数据,对国内主要银行构成的系统风险展开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类别银行受到流动性风险冲击后对系统风险的扩散程度。研究首先建立了一组基于不同类别银行间交易的支付矩阵,根据官方统计的日间交易数据特点,把每个交易日划分为三个时间段,分别分析每个时间段中,支付行为受到风险冲击时表现出的风险暴露情况。随后本文总结不同银行受冲击所导致的风险范围特点,得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分析点,进而分组探讨不同情形下风险扩散对支付系统带来的重要影响。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该章节根据不同组合生成的风险矩阵,着重分析了日间信贷对大额支付系统风险控制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多面分析比较,详述了对受风险冲击后的系统以日间信贷形式补充流动性所获得的救助效果,从图中可以看到,补充强度的不同,意味着风险变化的程度不同,这个变化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需要相关政策执行者结合经验,根据风险发生的具体时间和情境综合考虑救助方案。使用我国支付交易数据的分析结果与国外央行数据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合理使用日间信贷这一流动性管理工具,能够在防范风险的同时获得支付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并且本文更强调时间、风险强度与流动性补给力度的搭配。与救助休戚相关的问题无疑是成本。提供风险救助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的耗费,其价值对应的货币表现即为成本。在上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建立了一个救助成本的理论模型,为了弥补风险冲击带来的资金缺口,综合考虑不同渠道资金的获取成本后,结合正常支付活动基础上的时点账户头寸、支付流量变化,在特定风险函数项下建立一组成本函数。这个角度的探讨,是对今后进一步研究做下铺垫,需要支付活动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的具体分析,以及风险函数的先验模型,才能实现模型的可操作性。这即是本文的一点不足,也是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开拓。文章的最后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前文的定性分析结论,探讨日间信贷的实用价值,以及设想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含了对前文分析的补充,以及与执行相辅的解决方案,例如可借鉴的流量指导方案,阶梯式的利率安排等,以期本文的研究内容对政策制定、实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3 1 绪论 13-19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17 1.2 论文的创新点 17-18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8-19 2 日间信贷现状与文献综述 19-28 2.1 国内外支付系统的日间信贷实践 19-22 2.1.1 国外实践 19-21 2.1.2 我国大额支付系统现状 21-22 2.2 文献综述 22-28 2.2.1 最后贷款人 23-24 2.2.2 支付系统风险 24-25 2.2.3 日间信贷 25-28 3 模型及风险模拟 28-34 3.1 建立模型 28-30 3.1.1 数据 28-29 3.1.2 构建支付矩阵模型 29-30 3.2 银行类别间支付流的相关性特征 30-31 3.3 流动性冲击对系统风险影响模拟 31-34 4 日间信贷对风险冲击的影响 34-45 4.1 日间流动性的补给量 34-36 4.2 流动性补给前后风险暴露的比较 36-40 4.3 时段间风险冲击影响差异的比较 40-43 4.4 初步结论 43-45 5 风险冲击下使用支付系统成本的理论模型 45-49 5.1 成本关系的理论推导 45-48 5.2 小结 48-49 6 总结及政策建议 49-52 7 结束语 52-54 参考文献 54-58 致谢 58-59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9
|
相似论文
- 融资融券对我国证券市场股票交易影响研究,F832.51
- 大额支付系统流动性需求及支付效率研究,TP301.6
- 露天矿生产事故人因风险管理措施研究,TD771
- 硒对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海马突触体膜流动性及PSD-93的影响,R599
- 出版社赊销信用风险控制问题研究,G231-F
- 套期保值信息披露质量对风险控制的影响研究,F832.51;F224
- ZH证券公司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创新研究,F832.39
- 存货质押融资中的质物监管风险控制研究,F259.27
- KN公司信用销售管理改进研究,F274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及其应用研究,F812.5
- 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评价及控制策略研究,F276.44
- 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F224
-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研究,F224
- 设计模式在银行支付系统中的应用研究,TP311.52
- 转型经济环境下风险投资企业的风险控制研究,F830.59
-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F224
- 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VaR方法研究,F224
- 我国当前时期通货膨胀研究,F224
- 后金融危机下美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研究,F832.2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风险控制研究,F832.4
- 小麦粉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研究,F273.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银行制度与业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