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勤县耕地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作 者: 张志功
导 师: 刘淑英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耕地 建设用地 集约利用 时序变化 空间差异 民勤县
分类号: F30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不足,耕地后备资源短缺是我国基本土地国情。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了耕地数量加快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且现有耕地质量总体偏低,单产水平较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形势很严峻。与此同时,我国建设用地利用总量失控,扩展过快;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闲置浪费、低效利用严重。在此形势下,土地集约利用成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成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成为关系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全面性、战略性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1997-2011年民勤县耕地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时序变化以及民勤县耕地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以促进研究区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力图为完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等理论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除1999-2001年略有下降外,民勤县15年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总体上升趋势,2011年耕地集约利用度比1997年增加了1.3倍,年均增长率为6.4%。对耕地集约利用度影响最大的是耕地产出强度和投入强度,持续利用状况和利用强度的影响较小。(2)民勤县18个乡镇的耕地集约利用度差异显著。薛百乡、重兴乡处于高度集约区,东湖镇、收成乡处于中度集约区,西渠镇、苏武乡等10个乡镇处于一般集约区,红沙岗镇等4个乡镇处于不集约区;一般集约区和不集约区耕地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9.9%,表明民勤县耕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偏低,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3)除2005-2006年略有下降外,民勤县15年间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2011年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度是1997年的1.6倍,年均增长3.39%。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度影响最大的是建设用地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设用地弹性指数的影响较小。(4)民勤县18个乡镇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度差异显著。三雷镇为高度集约区,南湖乡、大坝乡、东坝镇、薛百乡等15个乡镇为一般集约区,重兴乡为低度集约区,红沙岗镇为不集约区;高度集约区建设用地只占全县建设用地面积的7.3%,表明民勤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偏低,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21
  1.1 研究背景  8-9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9-10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0-18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0-13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18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8-20
    1.4.1 研究内容  18-19
    1.4.2 研究方法  19-20
  1.5 研究技术路线  20-21
第二章 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理论  21-26
  2.1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21-24
    2.1.1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  21
    2.1.2 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  21-22
    2.1.3 土地集约利用的分类  22-24
  2.2 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  24-26
    2.2.1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4
    2.2.2 地租地价理论  24
    2.2.3 土地区位论  24-25
    2.2.4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5-26
第三章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26-35
  3.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思路  26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6-28
    3.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26-27
    3.2.2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7-28
    3.2.3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8
  3.3 研究所需资料的来源  28-29
  3.4 数理统计方法  29-35
    3.4.1 原始数据标准化  29-30
    3.4.2 熵值法  30-31
    3.4.3 层次分析法  31-33
    3.4.4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33
    3.4.5 主成份分析法  33-35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35-42
  4.1 地理区位  35
  4.2 自然条件  35
  4.3 社会经济条件  35-38
    4.3.1 GDP 变化分析  36
    4.3.2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36-38
  4.4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8-41
    4.4.1 土地利用结构  38-39
    4.4.2 农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39-40
    4.4.3 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40-41
  4.5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1-42
第五章 民勤县耕地集约利用研究  42-53
  5.1 耕地集约利用时序动态分析  42-46
    5.1.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2
    5.1.2 确定指标权重  42-44
    5.1.3 各年度耕地集约利用度  44-46
  5.2 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46-53
    5.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7
    5.2.2 确定指标权重  47-49
    5.2.3 集约利用度计算  49-52
    5.2.4 空间差异分析  52-53
第六章 民勤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53-67
  6.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时序动态分析  53-57
    6.1.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3
    6.1.2 确定指标权重  53-55
    6.1.3 各年度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度  55-57
  6.2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57-67
    6.2.1 各乡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分值计算  57-65
    6.2.2 各乡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65-67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67-69
  7.1 主要结论  67-68
  7.2 讨论  68-69
第八章 措施和建议  69-72
  8.1 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69-70
    8.1.1 增加对耕地的物资和科技投入,提高耕地的综合效益  69
    8.1.2 科学调整耕地作物种植结构,促使农业高效集约利用  69
    8.1.3 积极探索农地产权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69-70
    8.1.4 开展农地整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70
  8.2 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70-72
    8.2.1 大力推进内部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70
    8.2.2 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70-71
    8.2.3 挖掘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  71
    8.2.4 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动态监测、评价和考核制度  71-72
参考文献  72-76
致谢  76-77
个人简介  77-78
导师简介  78

相似论文

  1.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学,S157.1
  2.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X24
  4. 基于尺度转换提高MODIS影像耕地解译精度的方法研究,S127
  5.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F301
  6. 粮食危机背景下的耕地流失现象研究,F323.211
  7. 重庆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研究,F301
  8.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长的驱动力分析,F293.2
  9. 不同发展模式下和龙市建设用地总量研究,F301
  10. 空间权法律制度探究,D923.2
  11. 耕地产出经济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农户调查的分析,F301
  12. 我国小产权房法律问题研究,F293.3
  13. 苏州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研究,F301
  14. 净月城市规划区主要建设用地的公共利益合理界定,F301
  15.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D923;F301
  16. 黄骅市城镇建设用地开发空间区位优度研究,TU984.113
  17. 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前评价研究,F301
  18. 典型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F301.24
  19.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配置分析,F301
  20. 基于因子分析和ESDA的我国旅游业发展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F224
  21. 湘潭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F301.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