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外开放程度与代际流动性-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研究

作 者: 黄建忠
导 师: 杨汝岱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西方经济学
关键词: 代际流动性 对外开放程度 阶层
分类号: F124.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收入差距是经济学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我国的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收入差距的关注不只停留在收入差距的估计和影响因素分析,而是进一步探讨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结构和传递机制等问题,比如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一般用社会(代际)流动性来衡量,经济学常用代际收入弹性来表示机会的不平等程度。代际流动性一直是社会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同样也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长期以来,对社会转型和社会分层的理论辨析是社会学家探讨的热点之一,主要形成了“权利转移论”和“权利持续论”两大理论,许多后续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都源于此。我国的经济转型引起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改变,社会经济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历来就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比如开放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机会不平等是收入差距的更深层次原因,研究开放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收入差距和开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有帮助。我们知道,代际流动性是指代际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学一般从收入方面来衡量,而社会学则从教育、职业和阶层等多方面进行衡量。鉴于收入测量的不准确性,一些经济学研究开始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力图对这些变量进行量化,从而达到研究目的,本文就是从教育和阶层角度展开的。开放是指一个地区的开放水平,学术界历来有较为一致的衡量标准,主要从外资产值占比和外商投资占比两个方面来衡量,本文也是如此。本文的中心就是研究开放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运用2002年的CHIPS数据来实证研究开放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我们从教育和阶层两个方面来衡量代际流动性;参照前人文献,我们分城市构造了开放程度指数,我们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开放显著降低了代际流动性。接着,我们对文章的研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进一步的讨论及机制探讨。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6
  1.1 研究背景  9-10
  1.2 问题的提出  10-11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1-13
    1.3.1 研究内容  11-12
    1.3.2 论文结构  12-13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说  13-14
    1.4.1 研究目标  13
    1.4.2 研究假说  13-14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6
    1.5.1 可能的创新  14-15
    1.5.2 主要的不足  15-16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16-22
  2.1 概念界定  16-17
    2.1.1 代际流动性  16
    2.1.2 对外开放程度  16-17
  2.2 相关理论  17-19
    2.2.1 斯托尔珀- 萨缪尔森定理  17
    2.2.2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  17-19
  2.3 研究综述  19-20
    2.3.1 对外开放与收入不平等  19-20
    2.3.2 代际收入弹性的估算及其传导机制研究  20
  2.4 综述小结  20-22
第3章 数据、变量和描述统计  22-28
  3.1 数据介绍  22-23
  3.2 变量介绍  23-25
    3.2.1 代际流动性变量  23-24
    3.2.2 对外开放程度变量  24-25
    3.2.3 其他变量  25
  3.3 基本描述统计  25-28
    3.3.1 代际相关性统计描述  25-26
    3.3.2 开放与代际流动性  26-28
第4章 实证结果分析  28-41
  4.1 计量模型设定  28-29
  4.2 变量说明  29-31
  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31-36
    4.3.1 初步估计结果  31-33
    4.3.2 进一步估计的结果  33-35
    4.3.3 回归结果分析  35-36
  4.4 稳健性检验  36-38
  4.5 进一步讨论  38-41
    4.5.1 阶层上升概率  38-39
    4.5.2 阶层传递机制的探讨  39-41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44
  5.1 本文研究结论  41
  5.2 政策建议  41-44
    5.2.1 加大教育投入,落实教育公平  41-42
    5.2.2 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  42-44
参考文献  44-46
致谢  46-47
附录 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7

相似论文

  1. 道统与济世,C912.4
  2. 社会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D252
  3.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D663
  4. 浅析明代理学影响下的复制木刻版画,J217
  5. 新社会阶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61
  6. 中产阶层对服装的影响研究,J523.5
  7. 中国大陆城乡居民社会阶层意识的研究-以甘肃省为例,D663
  8.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阶级阶层理论的探讨,D231
  9. 社会转型期我国新社会阶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64
  10. 邓小平关于实现社会阶层良性互动思想探析,A849.1
  11. 元代“富民”阶层初探,K247
  12. 成都市中产阶层体育消费体验特点的研究,G812.7
  13.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风险分析和评价研究,F293.3
  14. 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耗强度的相关性研究2000-2007,F124.3;F206
  15. 宋朝的“吏强官弱”,K244
  16. 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D691
  17. 我国新社会阶层白领女性政治参与途径的研究,D663
  18. 《北京晚报》房地产广告的传媒社会学分析,F713.8
  19. 社会阶层、社会支持、社会态度、适应策略对男性犯罪行为的影响研究,D917.2
  20. 哈德逊河画派及其社会情境研究,J209.9
  21. 元代题跋的审美价值与地位,J205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经济建设和发展 >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