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

作 者: 周春菊
导 师: 王柏中
学 校: 广西民族大学
专 业: 中国少数民族史
关键词: 韦丰华 晚清时代 社会阶层 广西武缘(武鸣) 少数民族士绅 壮族社会
分类号: D6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晚清时期广西武缘(今武鸣)地区壮族士绅韦丰华。从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是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自治的二元政治结构,在这一架构下,乡村社会的士绅既认同王朝政治,又具有儒家文化的修养,还有乡村社会的关系网络。士绅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地位与生存背景,使他们既是国家政权在基层社会的体现者,又是传统政治体制、伦理组织和乡土秩序的积极维护者,是统治阶层在地方社会的代表。在儒学思想和王朝统治的大传统影响下,在边疆地区也出现了少数民族士绅,他们和内地汉族地区的士绅一样,有着同样的社会身份,是传统士绅阶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他们又不同于汉族地区的士绅,他们除了是基层组织的建设者、儒家文化的传播者之外,他们还肩负着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政治使命。韦丰华组织团练、创办琴泉义学、复建岭山书院并在岭山书院执教、担任山长,对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儒家文化在边疆地区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当然,晚清时期是新旧交替变革的历史时期,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经济的时代,但韦丰华及其所属的阶层在本质上还属于传统社会的文人,他们是原有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不属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代表,也就不具有新时代的革命精神。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20
  第一节 研究缘起  10-11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11-15
    一、国内外关于“士绅”的研究  11-14
    二、关于韦丰华的相关研究  14-15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20
    一、研究方法  15-17
    二、关于几个概念的说明  17-18
    三、研究的关键点  18-20
第二章 韦丰华其人及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  20-37
  第一节 韦丰华其人  20
  第二节 韦丰华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  20-37
    一、晚清时期武缘概况  20-28
    二、韦丰华生活的家庭环境  28-32
    三、韦丰华的学习环境  32-34
    四、韦丰华的生活圈与交际圈  34-37
第三章 办团练保护乡邑  37-46
  第一节 韦丰华创建团练的背景  37-41
    一、团练武装的性质及创办渊源  37
    二、太平天国兴起后全国及广西团练的创办形势  37-40
    三、武缘团练的创办情形  40-41
  第二节 韦丰华组织的团练的主要活动  41-42
  第三节 韦丰华组织团练对保护乡土的贡献  42-46
第四章 创义学垂教子弟  46-57
  第一节 韦丰华创建义学的背景  46-49
  第二节 琴泉义学的创建与发展  49-52
    一、琴泉义学的创建  49-51
    二、琴泉义学的发展演变  51-52
  第三节 琴泉义学的组织与管理  52-57
    一、琴泉义学的教学内容  52
    二、琴泉义学的经费来源  52-53
    三、琴泉义学在当地的社会影响  53-57
第五章 修书院擢育英隽  57-65
  第一节 岭山书院创立的时代背景  57-58
  第二节 岭山书院的创建及发展  58-59
  第三节 岭山书院的组织与管理  59-62
    一、书院的经费来源  59-61
    二、书院的学规  61
    三、书院山长的聘请  61-62
  第四节 岭山书院的影响  62-65
第六章 作诗文自浇块垒  65-74
  第一节 韦丰华的诗歌包含的主要内容  65-71
  第二节 韦丰华的诗歌创作主张  71-74
第七章 编方志留存史迹  74-83
  第一节 编纂增修《武缘志草》  74-77
    一、增修《武缘志草》编修的历史背景  74
    二、增修《武缘志草》的主要内容  74-76
    三、增修《武缘志草》的作用  76-77
  第二节 编修《懿谷堂族谱》  77-83
    一、《懿谷堂族谱》的编修背景  77-78
    二、《懿谷堂族谱》的主要内容  78-80
    三、《懿谷堂族谱》的功用  80-83
结论  83-84
附录  84-89
  相关图片资料  84-89
参考文献  89-95
致谢  95-9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6

相似论文

  1. 社会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D252
  2. 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中新的社会阶层研究,D613
  3. 新社会阶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61
  4. 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路径整合研究,D613
  5. 新世纪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研究,D613
  6. 成都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问题研究,D613
  7. 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对策研究,D613
  8. 统战工作视角下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D613
  9. 居住的记忆,J505
  10. 新时期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及其对统一战线的影响,D613
  11. 新时期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与统一战线对策研究,D613
  12. 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载体研究,D613
  13.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25
  14. 汉语隐性恭维语的社会语言变异研究,H12
  15. 新的社会阶层媒介形象研究,G206
  16. 党的新社会阶层政策研究,D663
  17. 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学生会干部?,G645.5
  18.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研究,D663
  19. 社会阶层差异对教育过程的影响研究,G40
  20. 巢湖市15~39岁农村女性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研究,R181.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史 > 清、清以前政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