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VECM模型的江苏省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作 者: 赵广川
导 师: 李昌峰
学 校: 南京财经大学
专 业: 数量经济学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VECM模型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济学界一直以来都比较热衷于研究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然而,大多数是对该问题进行规范分析,较少有人进行实证分析,而且现有的实证分析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其一是关于消费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其二是关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把三者的关系割裂为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并不能如实地反映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此,本文把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当作一个系统,从理论和实际的角度,分析该系统内部的作用机制,即三者内在的本质关系。首先,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两两之间具有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结论。然后,选择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消费结构的指标,选择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选择剔除价格因素之后的GDP的可比价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建立VECM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最终,协整检验证明江苏省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又进一步阐释了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动态波动关系。因此,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了一致结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两两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消费结构的调整,不仅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且还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同样,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反过来影响消费结构的调整;而经济增长也同样有助于消费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导论  9-16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9-10
    1.1.1 选题来源  9
    1.1.2 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
    1.2.1 研究目的  10
    1.2.2 研究意义  10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0-14
    1.3.1 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11
    1.3.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1-13
    1.3.3 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3-14
    1.3.4 简要评价  14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5
    1.4.1 研究内容  14-15
    1.4.2 研究方法  15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6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及分析  16-25
  2.1 基础理论介绍  16-18
    2.1.1 消费结构及相关理论  16
    2.1.2 产业结构及相关理论  16-17
    2.1.3 经济增长及相关理论  17-18
  2.2 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18-24
    2.2.1 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理论分析  18-19
    2.2.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19-21
    2.2.3 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关系的理论分析  21-24
  2.3 理论总结  24-25
第三章 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25-40
  3.1 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分析  25-31
    3.1.1 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25-30
    3.1.2 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30-31
  3.2 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1-34
    3.2.1 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三次转型  31-32
    3.2.2 江苏省产业结构发展分析  32-34
  3.3 江苏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34-37
    3.3.1 江苏省经济增长  34-37
    3.3.2 江苏省经济在全国的地位  37
  3.4 现状对比分析  37-40
    3.4.1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现状对比分析  37-38
    3.4.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现状对比分析  38-39
    3.4.3 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对比分析  39-40
第四章 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0-56
  4.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40
    4.1.1 变量的选取  40
    4.1.2 数据说明  40
  4.2 模型的选择与概述  40-41
  4.3 实证分析  41-56
    4.3.1 平稳性检验  41
    4.3.2 协整检验  41-42
    4.3.3 最优滞后阶数及模型的稳定性  42-43
    4.3.4 格兰杰检验  43-46
    4.3.5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46-47
    4.3.6 脉冲响应函数  47-52
    4.3.7 方差分解  52-56
  4.4 分析结果  56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56-58
  5.1 结论  56
  5.2 对策建议  56-58
参考文献  58-62
后记  62-63
附录  63-66

相似论文

  1. 安徽省体育产业结构研究,G812.7
  2. 山西省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政策选择的研究,G80-05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的演变及原因分析,F249.2
  4.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F127
  5. 新疆女性劳动参与率状况研究,D442.6
  6. 青海省公路网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F127;F224
  7.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8.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F832;F205
  9. 江西省商业银行、证券市场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F121.3
  10. 中部地区融合金融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F832.2
  11.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327
  12.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13. 沪渝两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分析,F224
  14. 低碳经济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F205
  15. 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F752
  16.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研究,F127
  17. 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F427
  18. 中国环境管制体制及其绩效研究,X321
  19. 税收、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F812.42
  20. 要素禀赋、赶超战略与产业结构调整,F121.3;F224
  21. 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F121.3;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