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新测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作 者: 袁捷敏
导 师: 王维国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数量经济学
关键词: 产能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测算方法 过剩生产能力
分类号: F2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不仅快速增长,而且遭遇了三次大规模产能过剩——1998-2001年期间我国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产能过剩,2003-2006年期间我国再次出现了大规模产能过剩,2009年开始我国又爆发了第三次大规模产能过剩。并且,我国的三次大规模产能过剩,后一次都比前一次更加严重、更加恶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以来,产能过剩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宏观经济管理层共同关注的重大经济管理问题之一。虽然国内关于产能过剩的研究涉及工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两个层面,但本文界定的产能过剩仅指工业产能过剩。对工业产能和产能利用率问题的研讨,国内外学者主要存在三个视角:企业内部视角、企业(行业、地区)比较视角和宏观经济管理视角。本文将对我国产能过剩的研究限制在宏观经济管理视角。基于宏观经济管理视角,人们关注工业产能利用的水平、是否存在工业产能过剩及其过剩的程度、产能过剩的产生原因及其调控方式,以及如何判断和监测工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其中,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以及产能过剩监测预警体系是我国产能过剩研究中的两大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选择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作为中心论题。本文详细辨析产能过剩研究中的三个基本概念——产能、产能利用率和产能过剩,并把产能概念概括为三大类:技术产能、经济产能和经验产能。相应地,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分为三类:基于技术产能概念的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基于经济产能概念的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以及基于经验产能概念的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进而,本文的中心论题被进一步明确为基于技术产能概念的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1.本文梳理国内外有关产能过剩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并辨析和界定产能、产能利用率和产能过剩这三个产能过剩研究中的基本概念。(1)本文把产能概念归纳为三大类:技术产能、经济产能和经验产能。本文把产能界定为一个技术产能概念,即在给定生产系统的每一个工厂能保持一个切合实际的工作安排框架内,考虑到正常的停机时间,所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或者所投入的资本)得到充分利用条件下,该生产系统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水平。(2)遵循国内外学者对产能利用率概念的界定,产能利用率被定义为实际产出与产能之比。当然,实际产出和产能一般使用增加值来反映。(3)梳理国内外的产能过剩概念,提出架构统一的产能过剩概念体系的四个原则,并理顺和形成统一的产能过剩概念体系,进而论述统一的产能过剩概念体系的优点。明确本文界定的产能过剩是指产能相对于生产量的过剩,即产能利用率小于1就是出现了产能过剩。2.本文介绍若干种国内外有关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并且,在对这些测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一个新测算方法,进而应用此新测算方法得到1992-2011年的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数据。(1)测算方法的分类与比较。按照各种测算方法所依据的数据的来源和特征的不同,本文把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分为两大类:基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测算方法与基于微观企业调查结果的测算方法。前者包括技术产能和经济产能两个产能概念,后者含有经验产能概念。前者的数据基础是经济统计数据,而后者的数据基础是通过对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后汇总的结果。从基本思想、误差可控性、结果稳定性和概念可操作性等四个方面,对基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测算方法与基于微观企业调查结果的测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从误差可控性、结果稳定性和概念可操作性等三个方面,对基于技术产能概念的测算方法与基于经济产能概念的测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2)基于技术产能概念的几种具体测算方法。由于本文界定的产能概念是一个技术产能概念,并且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层特别关注生产资料投入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尤其重视固定资产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因此,本文介绍基于技术产能概念的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几种具体测算方法,包括Artus方法、过峰趋势技术、“产出/资本”比率方法、峰到峰方法、沈利生(1999)方法、杨光、马晓莹(2010)方法、龚刚、杨琳(2002)方法等。进一步,从假设的合理性、所使用的数据的特征(完全直接利用统计数据还是不完全直接利用统计数据)、对技术产能定义的运用形式等三个方面对基于技术产能概念的上述几种具体测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结论有二:①不同的具体测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哪种具体测算方法的假设较为符合某时期、某区域、某产业的现实情况,该种具体的测算方法就更适用于测算此时期、此区域、此产业的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数据。②从形式上可以把基于技术产能的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分为三类:类型Ⅰ测算方法是应用实际产出、资本存量和劳动力这三个指标的数据来测算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类型Ⅱ测算方法是应用实际产出、资本存量这两个指标的数据(不使用劳动力的数据)来测算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类型Ⅲ测算方法是仅仅应用实际产出这一个指标的数据(不使用资本存量和劳动力的数据)来测算产能和产能利用率。而且,在对比这三种类型测算方法的优缺点之后,确定本文立足于类型Ⅲ测算方法的思想和原理来探讨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新测算方法。(3)提出一种新测算方法。在多角度对测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一个新测算方法,并且,详细论证新测算方法所依据的假设的合理性,这是新测算方法具备合理性的论据之一;进而应用此新测算方法计算得到1992-2011年的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数据,而且,论证了此测算数据的合理性(测算数据的合理性论证是新测算方法具备合理性的论据之二),并得出两点认识:①不能由产能过剩的概念或定义推出:如果产能利用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上升趋势,就判断在这段时期没有出现产能过剩;如果产能利用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下降趋势,就判断在这段时期出现了产能过剩。②产能过剩是指产能利用率过低,低到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超过正面效用,对企业生产、经济运行、乃至居民生活产生了全局性负面影响的情形。按照这个定义,过剩生产能力(即产能与实际产出之差)指标应该和产能利用率指标一起,用于判断是否出现了产能过剩。如果在一段时期内,不仅产能利用率持续“低迷”,而且过剩生产能力快速扩张,那么,过剩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肯定容易造成产能过剩。3.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产能利用水平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产能利用水平的影响作用;并且,立足于经济增长驱动模式角度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结论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长期快速增长只是我国出现产能过剩的表面上的原因,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驱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理论模式是过分依赖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型经济增长驱动模式。4.本文提出有关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的对策建议,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全文目录


鸣谢  2-3
摘要  3-6
ABSTRACT  6-10
目录  10-15
1 引言  15-27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6-24
    1.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16-22
    1.1.2 本文的选题意义  22-24
  1.2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24-27
    1.2.1 本文的研究框架  24-25
    1.2.2 本文的结构安排  25-27
2 国内外关于产能过剩的研究综述  27-47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8-36
    2.1.1 产能、产能利用率以及产能过剩的概念  28-30
    2.1.2 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  30-32
    2.1.3 关于产能利用水平测定方法的研究  32-33
    2.1.4 对工业(或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程度的调查测定及其解释  33-34
    2.1.5 产能利用水平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34-36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36-47
    2.2.1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研究进程的分期  36-37
    2.2.2 产能和产能过剩的概念  37-39
    2.2.3 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估计方法  39-40
    2.2.4 产能过剩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40-41
    2.2.5 我国产能过剩的监测预警体系  41-42
    2.2.6 我国产能过剩的产生原因与治理对策  42-44
    2.2.7 产能利用水平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44-45
    2.2.8 国内官方开展了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调查测定的初步工作  45-47
3 对产能过剩研究中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47-67
  3.1 对产能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47-58
    3.1.1 产能概念的体系  47-50
    3.1.2 产能概念的模糊性  50-53
    3.1.3 如何把握产能概念的可用性  53
    3.1.4 三类产能的测算的理论模型及本文的产能定义  53-58
  3.2 对产能利用率概念的界定  58
  3.3 对产能过剩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58-65
    3.3.1 界定产能过剩概念所面临的问题  58-61
    3.3.2 统一的产能过剩概念体系  61-64
    3.3.3 统一的产能过剩概念体系的优点  64-65
  3.4 本章小结  65-67
4 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及其比较  67-89
  4.1 基于技术产能概念的几种具体测算方法  68-76
    4.1.1 国外的具体测算方法介绍  68-71
    4.1.2 国内的具体测算方法介绍  71-76
  4.2 对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的分析、比较和评价  76-86
    4.2.1 宏观测算方法与微观测算方法的比较  77-81
    4.2.2 基于技术产能概念测算方法与基于经济产能概念测算方法的比较  81
    4.2.3 基于技术产能概念的几种具体测算方法的比较  81-84
    4.2.4 对基于技术产能概念测算方法的总结  84-86
  4.3 本章小结  86-89
5 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新测算方法及其分析  89-117
  5.1 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新测算方法及其合理性  89-97
    5.1.1 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新测算方法  89-92
    5.1.2 新测算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92
    5.1.3 新测算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92-94
    5.1.4 新测算方法与前述三种测算方法的比较  94-97
  5.2 新测算方法的应用及其测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97-112
    5.2.1 测算过程及其测算结果  98-102
    5.2.2 测算结果的合理性说明  102-112
  5.3 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  112-115
    5.3.1 构建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指标  112-113
    5.3.2 我国制造业1992-2011年产能利用率与过剩生产能力的测算结果  113-115
  5.4 本章小结  115-117
6 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  117-136
  6.1 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水平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影响分析  117-122
    6.1.1 产能利用水平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影响概述  117-118
    6.1.2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相互影响的VAR模型  118-122
  6.2 固定资产投资对产能利用水平的影响  122-129
    6.2.1 固定资产投资对产能利用水平的影响作用概述  122-124
    6.2.2 固定资产投资对过剩生产能力的影响作用的面板模型  124-129
  6.3 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  129-134
    6.3.1 经济增长驱动模式及其可持续性  129-133
    6.3.2 基于经济增长驱动模式角度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的产生原因  133-134
  6.4 本章小结  134-136
7 结束语  136-146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136-140
    7.1.1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  136-137
    7.1.2 本文的综述内容  137
    7.1.3 本文的研讨工作  137-140
  7.2 本文的创新点  140-143
    7.2.1 构建统一的产能过剩概念体系  140-141
    7.2.2 提出一种新测算方法并加以应用  141-142
    7.2.3 构建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指标  142
    7.2.4 建议把过剩生产能力指标纳入产能过剩研究的基本概念  142-143
  7.3 相关建议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3-146
    7.3.1 相关建议  143-145
    7.3.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5-146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146-147
参考文献  147-157
后记  157-158

相似论文

  1. H公司原材料库存管理研究,F224
  2. 以产能为导向的半导体设备管理系统应用研究,F273.4;C931.6
  3. I公司检测设备的调试优化研究与应用,TN305
  4. 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适应性研究,F205
  5. 有效解决中国造纸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F426.83
  6.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研究,F426.31
  7. 产能利用水平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研究,F425;F822.5
  8. 乌里雅斯太低渗透油田产能分析,P618.13
  9. 安塞油田低渗透油藏裂缝对水驱效果影响研究,P618.13
  10. 汉滨区农用地产能核算建模与结果可视化分析研究,F301
  11. 基于Witness仿真的TiW蚀刻机台产能改善研究,TN305.94
  12. 产业升级,信息成本和产能过剩,F224
  13. 多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产能规划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N305
  14. 磨溪嘉二气藏气井不稳定产能评价研究,TE328
  15. 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布井条件下水平井产能研究,TE355.6
  16. 海上低孔渗储层电缆地层测试评价方法研究,P618.13
  17. 原油集输系统能耗分析与综合优化设计软件开发,TE832
  18. 萨尔图油田优选压裂井层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TE357
  19. 水平井—直井联合布井跟踪调整方法研究,TE355.6
  20. 低渗透油藏优化开采理论研究,TE348
  21. 分支水平井的产能规律研究,TE328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