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类活动驱动下于田绿洲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作 者: 艾合麦提·吾买尔
导 师: 海米提·依米提
学 校: 新疆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于田绿洲 生态环境 脆弱度 人类活动强度
分类号: X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的加剧,干旱区生态环境经历了相应的变化。研究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相映,找出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式,从而提供维护和改善于田绿洲的生态环境对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在大量的数理统计,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于田绿洲生态环境及人类活动演变研究,探讨该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互动模式,从而人口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分六大部分。在第一大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图,并研究区域概况等内容。第二大部分:从概念入手分析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利用研究区域有关统计数据和前人的研究结果借助模糊数学方法对研究区域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代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原因。第三大部分:从分析人类活动的含义涵、特点以及演变特征出发,利用数学模型,借助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研究区域1949-2000若干年的人类活动强度指数,并分析人类活动各因素的动态变化特征。第四部分:分析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作用。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分析了人类活动强度指数与生态环境脆弱度演变的灰色关联性,并分析人类活动在绿洲土地和植被环境变化的中的驱动作用。第五部分:根据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提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效益的决策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在过去的60年于田绿洲生态环境一直在处于极强脆弱状态。总体上,绿洲生态环境没有发显著变化,可生态脆弱度略微减少,生态环境局部好转。60年来于田绿洲人类活动一直保持波动性增强的趋势。社会因素的增加速度最快,其次是经济因素的增加速度,文化因素的增长速度为最慢。人类活动是于田绿洲生态环境演变最主要的驱动力。人类活动在绿洲土地环境环境和植被环境的变化具有显著贡献。绿洲生态环境的演变绝大程度上由人类活动强度来决定。为提高人类活动的生态环境效益,首先要主动地提高人类增利性活动强度,改善生态环境。其次,控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此目标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中脱离贫困、提高教育水平、控制人口、加大经济投资是该地区首要考虑的问题。
|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绪论 9-25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9-10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0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0-13 1.3.1 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进展 10-11 1.3.2 人类活动演变研究进展 11-12 1.3.3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演变影响研究进展 12-13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21 1.4.1 研究方法 13-20 1.4.2 技术路线 20-21 1.5 研究区域概况 21-25 1.5.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1-22 1.5.2 地形地貌 22 1.5.3 植被状况 22-23 1.5.4 气候特征 23 1.5.5 水资源现状 23-24 1.5.6 社会经济、文化概况 24-25 2 于田绿洲生态环境演变评价 25-37 2.1 于田绿洲生态环境的特点、成因及演变 25-30 2.1.1 于田绿洲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 25 2.1.2 于田绿洲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及表现 25-30 2.2 生态脆弱性演变评价 30-37 2.2.1 生态脆弱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30 2.2.2 生态脆弱度的计算 30-34 2.2.3 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得分 34-35 2.2.4 结论与分析 35-37 3 于田绿洲人类活动演变及定量评价 37-48 3.1 人类活动的含义及特点 37-38 3.1.1 人类活动的涵义 37 3.1.2 人类活动的特点 37-38 3.2 于田绿洲人类活动的演变特征 38 3.3 人类活动强度演变的动态评价 38-48 3.3.1 人类活动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39-42 3.3.2 人类活动指标数据 42 3.3.3 人类活动强度指数的动态计算 42-46 3.3.4 结论与分析 46-48 4 人类活动驱动下于田绿洲生态环境演变分析 48-64 4.1 生态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8-49 4.2 于田绿洲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 49 4.3 人类活动对态环境脆弱度演变的影响 49-52 4.3.1 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环境脆弱度的互动关系 49-50 4.3.2 生态脆弱度与人类活动强度灰色关联度分析 50-51 4.3.3 生态脆弱度综合得分值与人类活动强度灰色关联度分析 51 4.3.4 结论与分析 51-52 4.4 人类活动对土地环境演变的的影响 52-59 4.4.1 人类活动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52-55 4.4.2 人类活动对耕地变化的影响 55-59 4.5 人类活动对植被环境的影响 59-64 4.5.1 于田绿洲草场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59-60 4.5.2 人类活动对草场变化的驱动分析 60-62 4.5.3 于田绿洲森林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 62-64 5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效益的决策分析 64-76 5.1 决策分析模型的建立 64-66 5.1.1 基本观点 64 5.1.2 指标的选取 64-65 5.1.3 分析模型框架 65-66 5.2 模型的计算 66-74 5.2.1 计算步骤 66-67 5.2.2 计算结果 67-74 5.3 结论与分析 74-76 6 结论与展望 76-79 参考文献 79-83 致谢 83
|
相似论文
- 基于GIS的保山市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X826
- 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S-0
-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化,X321
- 基于人类行为下的生态环境构建,X171
- 生态政治研究,X321
- 西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G852.9
- 化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哲学思考,X820.3
- 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F205
- 亲水·空间·融合,TU984.18
- 甘肃省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适配性研究,C964.2
- 基于FCM的利益相关者认知下煤矿区生态风险管理,X322
- 从化养生谷度假区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研究,TU986
- 生态帝国主义初探,X2
- Y市园林绿化苗木发展现状分析及趋势研究,F426.92
- 生态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G633.51
- 基于GIS的县(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及管理方法研究,X321
- 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治理,X321
- 绿色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型)评估方法研究,X824
- 论道家的生态环境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X2
- 我国环境刑法功能研究,D924
- 鹤城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F301.2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