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乒乓球运动的历史演进及跨文化传播研究
作 者: 李荣芝
导 师: 肖焕禹
学 校: 上海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 历史演进 跨文化传播
分类号: G84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美国《时代周刊》在1971年的封面用“China: A whole new game”的标题报道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确实在中国没有哪项运动能像乒乓球一样在世界体坛不断创造奇迹,不断揽金夺银,为中国体育在世界舞台树起一面又一面辉煌的旗帜。也没有哪项运动能如此风靡亿万中国人,如此深刻地介入和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乒乓球运动代表了中国竞技体育之内涵与外延,是竞技体育核心意义、价值、功能的最佳成功体现。乒乓虽小,但它带给我们无穷的欢乐,带给我们扣人心弦,带给我们无数的感动。纵观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传播的历史过程,其在各个历史阶段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今世界乒坛格局是是中国独霸乒坛,“一枝独秀”,世界其他国家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却有日渐势衰之势,如何实现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乒乓球跨文化传播等问题的关注显得尤为迫切。21世纪之际,梳理百年来乒乓球运动向现代的演化过程,深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乒乓球文化的传播,应该成为学界及社会各界回顾这一阶段史学演变的主要问题意识,同时对乒乓球为我国体育体制探路,直至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体育强国的考察和评价也将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本课题运用历史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等方法,通过对乒乓球运动的历史演进及国际传播的研究,从学理上揭示乒乓球文化传播的规律,以史为鉴,探索现今乒乓球国际传播的现实难题,尤其我国乒乓球跨文化传播的路径,本课题的研究将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论和附录等部分组成,正文包括5大部分。文章首先对乒乓球运动的历史及起源进行了史料考证,同时对乒乓球文化进行了解读。19世纪初叶,正是由于欧洲网球运动的盛行,导致了乒乓球的诞生。研究发现最早记载乒乓球的文字来源于19世纪晚期的英国。在19世纪中后期“乒乓”此名称被引入后,乒乓球一度狂热。在经历过1900年-1904年逐渐简单又大力的开发,乒乓球在1905至1910年的中欧流行传播开来,乒乓球在欧洲失宠一段时间,之后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获得复兴。乒乓球文化是研究乒乓球跨文化传播的逻辑起点,本研究认为乒乓球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乒乓球运动方式及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复合体。它具有全面性和特殊性、参与性、娱乐性等特征,其功能包括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等。接下来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及早期传播进行了研究。乒乓球文化的产生与演进经历了从玩耍到游戏、从游戏到竞技、从竞技到乒乓球文化体系的完善三次飞跃过程,乒乓球文化的形成与完善,刻下了时代的深深烙印,它与近代体育的产生、近代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息息相关。20世纪初时乒乓球已经具有现今的某些复杂性,一些关于乒乓球运动的相应音乐、新闻报道、体育报刊和体育书籍等传播载体,给此时的乒乓球大众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乒乓球运动在世界的传播是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主要对英国、美国、日本、苏联等国家乒乓球运动发展历史进行了考察。欧美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环境,催生了乒乓球的诞生与发展。在1926年-1951年间,其主要通过商人、神职人员、军人等松散型的人际传播以及随后有序的组织传播,使乒乓球运动在世界广为人知;在1952—1959年,以日本为首的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创新,借助赛事,通过规范化的组织传播和现代大众媒介传播,此阶段乒乓球被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1960年~1969年,我国通过国家主体实行“自上而下”的制度,通过广泛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现代大众媒介传播等,使乒乓球获得新的生命和意义。大众媒介对乒乓球的传播主要包括图书、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网络及音像等,从传统上看,人们依然把报刊、新闻报道及新闻评论当作了解乒乓球文化的最重要渠道和手段。见证历史的《The Table Tennisand Pastimes Pioneer》、现今世界最权威的乒乓球历史杂志——《The TableTennis Collector》、中国最权威的乒乓球杂志——《乒乓世界》,是历史和现今传播乒乓球文化最为重要的媒介。中国乒乓球的嘉年华活动――“国球大典”,把作为娱乐文化的乒乓球传播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接下来对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史料考证,认为乒乓球在我国民国时期应运而生,由西方的定居者带到中国。时任设在瑞士的国际乒联乒乓球博物馆馆长洽克·霍伊先生提供的明信片确凿无误地证明,乒乓球至少在1901年已经传入了中国,地点是在中国的天津。近代中国在乒乓球组织、竞赛、技术、规则、女子乒乓球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有益的探索与发展,为当今我国乒坛的霸主地位与乒乓球事业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解放后从1959年容国团为我国夺得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后,中国利用举国体制的优势,采用组织和群体传播的多种方式,使乒乓球深刻地介入和影响到中国社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通过问卷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认为乒乓球文化价值在中国具有相当高的认可度,其文化影响涵盖到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出于乒乓球文化的价值、体育全球化的驱动、乒乓球文化的现代多元性要求、我国国家新形象的构建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的目的,中国在世界乒乓球文化的传播责无旁贷,需要担当更大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对目前主要瓶颈的分析,以韩国跆拳道以及印度瑜伽的世界传播成功经验实例,认为实现乒乓球跨文化传播路径:加强乒乓球文化的认同;构建全球化语境下的乒乓球文化传播的体系;以我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为载体,发展乒乓球运动文化;加强乒乓球文化研究,对乒乓球文化进行整合和重建。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1 导论 13-32 1.1 研究缘起 13-14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1.2.1 研究目的 14 1.2.2 研究意义 14 1.3 文献综述 14-25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传播 14-16 1.3.2 关于体育文化、体育跨文化传播 16-18 1.3.3 关于乒乓球、乒乓球文化与乒乓球文化传播 18-25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25 1.4 研究的理论视角 25-28 1.4.1 跨文化传播理论 25-27 1.4.2 符号互动理论 27-28 1.5 研究对象、方法、思路与内容 28-30 1.5.1 研究对象 28 1.5.2 研究方法 28-29 1.5.3 研究思路 29 1.5.4 研究内容 29-30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30-32 1.6.1 研究重点 30-31 1.6.2 研究难点 31 1.6.3 创新点 31-32 2 乒乓球运动的历史渊源及文化解读 32-45 2.1 乒乓球运动的历史渊源 32-34 2.1.1 游戏来源 32-33 2.1.2 起源地之争辨 33-34 2.2 乒乓球文化的解读 34-45 2.2.1 乒乓球文化的概念 35-37 2.2.2 乒乓球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37-41 2.2.3 乒乓球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41-45 3 乒乓球文化的发展历程及早期传播 45-66 3.1 乒乓球文化的产生与演进 45-53 3.1.1 从玩耍到游戏:乒乓球文化的第一次飞跃 45-47 3.1.2 由游戏到竞技:乒乓球文化的第二次飞跃 47-51 3.1.3 文化体系的完善:乒乓球文化的第三次飞跃 51-53 3.2 乒乓球文化形成背景透视 53-55 3.3 乒乓球文化早期的传播载体 55-66 3.3.1 广告 55-56 3.3.2 专利与商标 56-57 3.3.3 部分音乐 57-58 3.3.4 纸质媒介 58-63 3.3.5 贺卡与集邮 63-64 3.3.6 相关艺术品 64-66 4 乒乓球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66-116 4.1 乒乓球运动在欧美的兴起与传播 66-86 4.1.1 乒乓球运动在欧美的兴起 66 4.1.2 乒乓球运动在欧美的传播 66-82 4.1.3 乒乓球运动在欧美传播的方式、特征及价值 82-86 4.2 乒乓球运动在非洲的兴起与传播 86-88 4.2.1 在非洲的传播的方式与特征 86-87 4.2.2 在非洲传播的价值 87-88 4.3 乒乓球运动在亚洲的兴起与传播 88-93 4.3.1 在日本的兴起与传播 88-91 4.3.2 乒乓球运动在亚洲的传播方式、特征 91-92 4.3.3 乒乓球运动在亚洲的传播价值 92-93 4.4 乒乓球文化的欧亚对抗及发展 93-96 4.4.1 乒乓球文化的欧亚对抗 93-95 4.4.2 乒乓球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95-96 4.5 乒乓球文化在世界传播的个案研究 96-106 4.5.1 乒乓球文化的传播载体 96-98 4.5.2 乒乓球的文化传播媒介 98-99 4.5.3 传播媒介对乒乓球文化的影响 99-100 4.5.4 “一粒粟中看世界”——平面媒体下的乒乓球传播个案分析 100-106 4.6 作为娱乐文化的乒乓球 106-116 4.6.1 乒乓球文化娱乐性的形成 106-107 4.6.2 乒乓球文化娱乐性的发展 107-116 5 乒乓球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116-136 5.1 乒乓球运动的引入 116-118 5.1.1 对目前乒乓球引入近代中国历史的质疑 116-117 5.1.2 具体历史考证 117-118 5.2 乒乓球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118-126 5.2.1 组织的建立及发展 119-120 5.2.2 赛事的开展 120-122 5.2.3 技战术的演变 122-123 5.2.4 乒乓球规则的变动及发展 123-125 5.2.5 女子乒乓球发展 125-126 5.3 乒乓球文化在现代中国的传播 126-134 5.3.1 乒乓球文化在现代中国的传播方式与特征 126-131 5.3.2 乒乓球文化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131-134 5.4 “千岩万壑路不定” ――乒乓球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困境 134-136 6 乒乓球跨文化传播的实证研究 136-159 6.1 乒乓球跨文化传播理论 136-137 6.2 乒乓球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137-143 6.2.1 乒乓球文化的价值 137-141 6.2.2 体育全球化的驱动 141-142 6.2.3 乒乓球文化的现代多元性要求 142-143 6.2.4 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 143 6.3 乒乓球跨文化传播的瓶颈 143-147 6.3.1 乒乓球缺乏世界职业体育流行项目的基本特征 143-144 6.3.2 世界乒乓球文化发展的失衡 144-145 6.3.3 乒乓球文化认同的矛盾 145-147 6.4 世界其他运动对乒乓球文化传播的启示 147-151 6.4.1 跆拳道 147-148 6.4.2 瑜伽 148-151 6.5 乒乓球跨文化传播路径 151-159 6.5.1 加强乒乓球文化的认同 151-153 6.5.2 构建全球化语境下的乒乓球文化传播的体系 153-155 6.5.3 以我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为载体,发展乒乓球运动文化 155-158 6.5.4 加强乒乓球文化研究,对乒乓球文化进行整合和重建 158-159 7 结论与展望 159-162 7.1 结论 159-160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后续研究内容 160 7.3 未来乒乓球跨文化传播的展望与设想 160-162 致谢 162-164 主要参考文献 164-173 附录一:调查问卷 173-175 附录二:部分访谈记录 175-182 附件三:部分专家邮件来往录 182-185
|
相似论文
- 湖南省乒乓球运动后备人才现状与发展研究,G846
- 论夫妻忠实义务,D923.9
- 青海省普通高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6
- 中国网络游戏《完美国际》的跨文化传播,F49
- 当代中国武侠电影的跨文化传播,J905
- 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媒介建构,G206
- 视频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正手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846
-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机构的历史演进,G659.611
- 大众文化的小众流行,J905
- 辽宁省丹东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研究,F323.6
- 湖南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现状的研究,G846
- 跨文化传播中的自我认同与彼此认同研究,G206
- 美剧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G206.3
- 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905
- 数字影像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策划研究,G206
- 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特征分析,G846
- 辽宁省体育院(系)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46
- 人才强国战略的历史演进与实践研究,C964.2
- 斯皮瓦克跨文化传播思想研究,G206
- 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演进,A841
- 从“祥云小屋中国故事”看国家形象塑造,G20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球类运动 > 乒乓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