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华中科技大学远缘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研究

作 者: 熊沂
导 师: 陈敏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远缘跨学科 科学研究 研究型大学 社会网络
分类号: G6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知识的分类缘于人类认识的局限,这种分类确实促进了学科与科学研究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及科学的发展,单一学科所开展的研究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远缘跨学科研究便应需而生。远缘跨学科研究的出现不仅是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是社会的现实需要,更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依托学校的强大的理工科优势,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重大的反响。那么,华中科技大学的远缘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目前到底处于何种水平,是否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此如何改进,这是本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六所研究型大学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同型比较的对象,对七所高校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远缘跨学科研究论文进行筛选与统计。华中科技大学的远缘跨学科研究的总数和总次数分别为153和168,均处于七所学校中的中下水平。根据收集的数据,利用Ucinet软件构建七所高校的远缘跨学科研究的社会网络图,并对各自网络图的密度、中心度以及结点间平均距离等指标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华中科技大学的远缘跨学科研究的网络密度为0.1267,结点间平均距离为2.706,这两项数据在七所学校中均排在第六。依照数据与相关的网络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华中科技大学远缘跨学科研究发展在七所高校中处于中下水平,存在着网络密度较低、网络结点之间距离偏大、高中心度的结点偏少及网络的稳固性较差等不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远缘跨学科研究发展较好的三所学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及复旦大学进行研究,发现三校从组织、资金及人员等方面对远缘跨学科研究进行政策的支持,并且积极建设相应的远缘跨学科研究平台以促进研究的开展。而华中科技大学在这些方面与这几所高校有着明显的差距。有鉴于此,本研究便从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与科研平台的建设两个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华中科技大学远缘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绪论  9-27
  1.1 问题提出  9-11
  1.2 研究意义  11-12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3
  1.4 文献综述  13-25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25-27
2 远缘跨学科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27-41
  2.1 学科的分化  27-28
  2.2 跨学科研究的历史与其发展现状  28-30
  2.3 远缘跨学科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分析  30-37
  2.4 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远缘跨学科研究的启示  37-41
3 华中科技大学远缘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现状  41-66
  3.1 总体描述  42-44
  3.2 七校远缘跨学科研究网络分析  44-64
  3.3 华中科技大学远缘跨学科研究存在的问题  64-66
4 华中科技大学远缘跨学科研究发展不足的原因探析及发展的对策  66-78
  4.1 华中科技大学远缘跨学科研究发展不足的原因探析  66-74
  4.2 华中科技大学远缘跨学科研究发展的对策  74-78
结语  78-80
致谢  80-82
参考文献  82-88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8

相似论文

  1.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2.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3.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4.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藏文web链接结构研究,TP393.09
  5. G公司技术产品的动态扩散过程研究,F273.1;F407.672
  6. 社会网络化医药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7. 基于专家与用户关系的社会化专家搜索,TP391.3
  8.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地铁工程安全管理研究,U215.8
  9. 面向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研究,TP393.09
  10. 基于社会网络的我国乳制品行业利润分析,F426.82
  11. 隐蔽网络中基于个体威胁指数的关键人物评价研究,D815.5
  12. 李四光的科学哲学思想初探,K826.14
  13. 基于社会网络挖掘的产品消费关联与销售策略研究,TP311.13
  14. “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伦理问题研究,B82
  15.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创新思维研究,R-5
  16. 网络社会道德评价研究,B82-057
  17. 基于家族关系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网络空间结构研究,K901.8
  18. 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探索,G649.2
  19. 基于多区域社会网络的DTN路由研究,TN929.5
  20. 新老历史主义科学哲学思维方式研究,N02
  21. 抗战期间中国物理学家的工作及贡献(1937-1945),O4-09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