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斯迈尔斯品格教育理论研究

作 者: 潘锐
导 师: 王泽应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斯迈尔斯 品格教育 现代启示
分类号: G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①塞缪尔·斯迈尔斯(1812-1904),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道德学家,著有《品格的力量》、《人生的职责》、《自助》、《金钱与人生》等品德教育丛书,为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孜孜求利而失却心灵主宰和品格支撑的人们矗立起一盏意义和价值的明灯,照亮了亿万为名利忙碌而困顿不已的人们的心灵,受到一批又一批渴望过有意义的幸福人生的人们的热烈欢迎。斯迈尔斯以一个学者兼老师、家人兼友人的身份深情款款地告诉我们,要想挣脱工具或符号的命运,成为一个有自己的头脑与思想的独立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要有自己的品格和对品格的真诚追求。高贵的人格品性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人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安身立命之本,也成为人们应对社会生活挑战、成就一番事业和实现自我、进而改造社会的动力源泉。在他看来,从路德到克伦威尔,从华盛顿到威灵顿,这些举世闻名的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小事无不闪现出正直和善良的灵魂,支撑他们朝着伟大目标远行的信念和动力无不是对美德的追求。高尚的品格,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使他们保持着惊人的自治自律和完美的风度。美德,不只是伟大人物需要,芸芸众生也同样需要,而且随着岁月的推移,越来越感觉它已经变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品格或美德的生命其实是很难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基本属性。诚然,社会上还存在虚伪、狡诈和不道德的现象,善良有时受到欺辱,诚实有时候遭到毁谤,正义有时遭遇伤害,好心并未得到好报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即便如此,正直的人们任然不改初衷,善良的人们任然无怨无悔,他们相信真、善、美的力量,相信高尚的品格始终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斯迈尔斯被誉为“西方的成功学之父”、“卡耐基的精神导师”。他的著作先后以多种文字和版本在世界各地发行,一百多年来持续畅销而不衰,为在滚滚红尘中挣扎的人们释疑解惑,改变了数以亿计人民对生命、生活以及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的看法,对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跨越时空的永恒经典,泽被后世的心灵福音”和“个人奋斗的精神标本,高贵情操的良知和堡垒”以及“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人格修炼的《圣经》”。1998年,伦敦《金融时报》发表纪念斯迈尔斯的社论,认为“同其他各种形形色色的理论家相比,塞缪尔·斯迈尔斯先生将带领人类更加健康进入21世纪。”英国《观察家》杂志的评论所说:“斯迈尔先生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贡献了非常优秀的精神食粮。他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服从、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良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人生的真谛,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了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美国《时代周刊》评价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一书现代价值时指出:“在当今这个只追求器物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授技术信息的同时,绝不应该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男女。在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绝不应该忘了: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研读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等著作,我们深深感受到美德伦理学的重要意义,体会到1998年聚会于巴黎的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如果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活下去,就必须回过头去吸收2540年前孔子的智慧”的倡议的发人深省。人类历史上对美德和品格的重视之精深厚重,中国儒家孔孟之道,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及斯多亚学派的诸多告诫,还有斯迈尔斯的道德学丛书,都是我们要深度掘发的源头活水,他们成为我们构筑当代精神家园、建构意义人生的丰厚资源。批判地继承这一份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建设先进伦理文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均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和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1
绪论  11-17
  一、本选题的意义  11-12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2-14
  三、塞缪尔·斯迈尔斯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14-16
  四、基本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  16-17
第一章 斯迈尔斯品格教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17-24
  第一节 时代背景  17-19
    一、全盛的维多利亚时代  17-18
    二、盛行的劳动伦理学  18
    三、社会阶层分化加剧  18-19
  第二节 思想渊源  19-24
    一、功利主义伦理学  19-21
    二、古希腊美德伦理思想传统  21-22
    三、新教伦理观  22-24
第二章 斯迈尔斯品格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24-39
  第一节 品格教育的本质功能  24-26
    一、品格是促进民族兴旺发达之源泉  24-25
    二、品格是创造个人生命价值的法宝  25-26
  第二节 品格教育的核心内容  26-29
    一、自助者天助  26
    二、勤奋与恒心  26-27
    三、仁爱与良心  27-28
    四、责任与诚实  28-29
  第三节 品格教育的目标指向  29-31
    一、做一个品行优秀的实干家  29-30
    二、做一名高尚的爱国主义者  30-31
  第四节 品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39
    一、斯迈尔斯品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31-36
    二、斯迈尔斯品格教育的基本方法  36-39
第三章 斯迈尔斯品格教育理论的现代启示  39-47
  第一节 斯迈尔斯品格教育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深远影响  39-42
    一、他创造了“斯迈尔斯神话”  39-40
    二、他对教育的关切带给人们反思  40-41
    三、他的思想为成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1-42
  第二节 斯迈尔斯品格教育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42-47
    一、批判继承地发展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  42-43
    二、重视学生的基本内在需求  43
    三、教师要做到身正为范  43-44
    四、鼓励学生勇于实践人生  44-45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45
    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45-47
结语  47-49
参考资料  49-52
附录  52-53
致谢  53-54

相似论文

  1. 初中班级管理中品格教育的个性化指导,G635.1
  2. 尼采早期宗教思想的形成及其现代启示,B978
  3. 论西方励志书在实施品格教育中的作用--以《美德书》为例,B82
  4.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D926
  5. 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G641
  6. 马丁·布贝尔的品格教育及其启示,G410
  7. 黔中安顺屯堡民居研究,TU241.5
  8. 刘劭《人物志》之伦理思想研究,B82
  9. 《管子》人才思想管窥,B226.1
  10. 《颜世家训》家庭伦理思想研究,B823.1
  11. 曹操政治伦理思想研究,K236.1
  12. 李渔生活美学思想的研究,B83-092
  13. 先秦儒家德育智慧及其现代启示,B82
  14. 先秦儒家荣辱观及其现代启示,D648
  15. 董仲舒政治哲学及其现代启示,B234.5
  16. 《管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B226.1
  17. 中日民间外交研究,D822.3
  18.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研究,B82-092
  19. 先秦与古希腊美德伦理思想比较研究,B82-09
  20. 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及其现代启示,B82-058
  21. 荀子人性论思想研究,B222.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