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流动人口的异质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作 者: 王加振
导 师: 张晓青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异质性 经济发展差距 山东省
分类号: C924.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口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人口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往对人口流动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流动人口数量本身,忽视了流动人口自身异质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化、流动人口人口年龄结构及受教育结构等变化,流动人口的异质性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梳理以往学者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流动人口及其异质性,并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结合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实现对流动人口异质性的量化分析;在系统分析山东省流动人口和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现状和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实证模型以量化分析流动人口的异质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论文研究内容包括6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论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认为,立足我国当前“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和“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从异质性角度深入剖析人口流动及其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有助于未来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制定来改善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异质性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理论关系,包括对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阐述,利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阐述包含异质性特征的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流动人口的异质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机理。第三、四、五部分为实证分析内容。第三部分对山东省流动人口异质性特征及其演变进行系统分析,其中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别从流动人口规模、异质人力资本、异质年龄结构和异质流向分析了流动人口异质性的演变特点。得到结论:山东省流动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但是省内流动占绝大部分;流动人口的异质人力资本趋于高等化,尤其是普通高等以上学历群体比重大幅增加;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成熟化,3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比重都有所增加,青壮年劳动力的绝对比重优势不再;人口流向更加向城市单方面集中等。第四部分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进行系统分析,运用计算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比等指标量化分析十七地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得到结论:根据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都得出,从1990年至今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继而扩大并维持在高位、再到近年出现缩小的趋势;城乡差距方面则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再扩大的波浪式规律。第五部分分别从异质性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差距的耦合、异质性流动人口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异质性流动人口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山东省异质性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影响。从耦合分析结果来看,经济发展重心与流动人口重心的变动轨迹保持高度一致,而且GDP总量与流动人口总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4。根据实证拟合结果,对于城乡收入差距而言,具有较高和较低人力资本的人口流动起扩大作用,而具有中等人力资本的人口流动则起抑制作用;对于地区间经济差距而言,人力资本存量处于中等和高等的人口流动起扩大作用,而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人口流动则起缩小作用。最后是结论和对策建议。在总结全文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主要对策建议:首先,树立科学的流动人口管理理念,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其次,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最后,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人口的有序流动。

全文目录


目录  4-6
摘要  6-8
ABSTRACT  8-10
1 序言  10-19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0-12
    1.1.1 研究背景  10-11
    1.1.2 研究意义  11-12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3
    1.2.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界定  12
    1.2.2 异质性的解释  12-13
    1.2.3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含义  13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7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15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5-16
    1.3.3 已有研究评述  16-17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9
2 异质性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理论分析  19-29
  2.1 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阐述  19-21
    2.1.1 人口流动的经济动因分析  19-20
    2.1.2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
  2.2 包含异质性特征的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阐述  21-23
    2.2.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1-22
    2.2.2 新经济地理理论  22-23
  2.3 流动人口的异质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机理  23-29
    2.3.1 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的选择性  23-24
    2.3.2 异质人力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24-26
    2.3.3 不同年龄性别结构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26-29
3 山东省流动人口的异质性特征及演变分析  29-41
  3.1 2010 年流动人口的异质性特征  29-36
    3.1.1 流动人口的规模、流向、分布、时间等基本特征  29-32
    3.1.2 流动人口异质性特征  32-36
  3.2 2000-2010 年期间流动人口的异质性特征演变  36-41
    3.2.1 异质人力资本演变  36-38
    3.2.2 异质人口年龄结构演变  38-39
    3.2.3 异质流向演变  39-41
4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演变分析  41-51
  4.1 十七地市经济发展差距变动分析  41-47
    4.1.1 十七地市经济发展差距变动特征  41-45
    4.1.2 原因分析  45-47
  4.2 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变动分析  47-51
    4.2.1 城乡间收入差距变动演变特征  47-48
    4.2.2 原因分析  48-51
5 山东省异质性的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分析  51-62
  5.1 异质性的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差距的耦合分析  51-57
    5.1.1 异质性流动人口重心变动轨迹  52-54
    5.1.2 经济发展重心变动轨迹  54-55
    5.1.3 异质性流动人口重点与经济发展重心的耦合分析  55-57
  5.2 异质性的流动人口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57-60
    5.2.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57-58
    5.2.2 实证研究模型及结论分析  58-60
  5.3 异质性的流动人口对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分析  60-62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2-65
  6.1 结论  62-63
  6.2 对策建议  63-65
    6.2.1 树立科学的流动人口管理理念,通过制度改革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  63
    6.2.2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  63-64
    6.2.3 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人口的有序流动  64-65
参考文献  65-69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69-70
致谢  70

相似论文

  1. 山东省表演性幼儿基本体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613.7
  2. 颅脑肿瘤血管异质性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动态磁敏感灌注成像的联合应用研究,R739.4
  3.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评估的异质性及Meta分析,R544.1
  4. 重庆市人口流动对其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F127
  5. 山东省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发展趋势研究,F127;F223
  6. 山东省瓦斯地质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TD712
  7. 山东省国有资产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研究,F426.1
  8. 基于清洁生产的山东省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427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理论在山东省的实践,F124.7
  10. 山东省典型人工湿地的调查与分析,X37
  11. 变革型领导对科研团队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F224
  12. 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排球队的现状研究,G842
  13.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区土壤理化性状分布特征调查,S153
  14.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效果研究,R197.1
  15. 铜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对蒸汽冷凝传热特性的影响,TK124
  16. 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研究,F252
  17. 母子公司知识异质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F224
  18. 浙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F752.62
  19. 山东省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F326.4
  20. 沿海过度捕捞问题政府规制研究,F326.4
  21. 机构持股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F832.51;F224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人口学 > 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 > 中国人口 > 人口问题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