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运河流域法律文化研究-以京杭运河台儿庄段为考察对象

作 者: 韩文政
导 师: 袁兆春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法律史
关键词: 法律文化 京杭运河 台儿庄
分类号: D9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1969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弗里德曼提出“法律文化”这个概念以来,各国学者相继开展了诸多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法律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为什么不同地域的法律现象有着惊人的类似或者差异?这些问题促使着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本文力图对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台儿庄段的法律文化进行微观分析,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探究运河对当地法律文化的影响。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从经济和法律的关系、政治和法律的关系、隐性社会和法律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运河流域为视角去研究法律文化,既有学科建设的考量,又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时代需要。目前,运河流域法律文化研究的成果较少。本文拟从台儿庄这一微观层面深入挖掘,进行实证性研究,为运河流域的法律文化研究提供具体的个案,为充实运河流域法律文化研究尽一点微薄之力。经济对法律文化的影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漕运是明清时期台儿庄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因此,文章对漕运进行了重点考察。通过梳理漕运的历史,发现漕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河沿岸城镇的经济发展,与漕运有关的经济活动对当地政治环境、居民就业、社会心理等有巨大影响,使沿运地区的法律文化打上运河的印记。文中对明清时期漕运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还原漕运的运行机制和法律制度,探究漕运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在探讨漕运制度时,对其中的一个重要业务——盐业运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明清两朝运河监管部门在治理官盐运输方面的经验及不足,论述了官方各个机构在缉拿私盐、整治运河盐业运输的一些做法。政治是直观体现法律文化的重要方面。本文考察了明清两朝对运河的维护、控制和监管情况,分析运河管理部门与属地政府之间的的关系。文章着重考察了明清两朝在台儿庄运河管理方面的不同结构、理念和运转效果,从公务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等微观元素上做了比较。结合具体的行政或司法活动案例,文章分析了明清时期台儿庄运河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对法律执行的情况及其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发现在集权社会条件下,政治对法律文化的形成起决定性因素。隐性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法律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运河流域频繁的贸易活动和人员往来,为隐性社会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文中对台儿庄的商人组织、帮派、盗匪等隐性社会群体的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群体的内部规则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对整个社会法律文化的反映和重构,是对生活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客观反映。全文通过对台儿庄运河流域的历史考察,描述当地运河法律文化的基本风貌,研究经济、政治、隐性社会等因素与法律的相互作用,探讨环境、人群和法律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台儿庄运河流域法律文化的特点及成因,为运河流域法律文化研究提供生动个案。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一、研究概述  9-12
  (一)关于法律文化研究现状的综述  9-10
  (二)运河流域法律文化研究现状  10
  (三)运河流域法律文化的一般特点  10-11
  (四)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11-12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2
二、经济与法律——漕运的影响  12-22
  (一)漕运的历史沿革  13-15
  (二)明朝有关漕运的法律制度  15-16
  (三)清朝有关漕运的法律制度  16-17
  (四)漕运的作用及影响  17-22
三、政治与法律——台儿庄运河管理机构的运作  22-29
  (一)台儿庄运河管理机构简述  22-26
    1.闸官署  22-23
    2.巡检司  23-25
    3.参将署  25-26
  (二)台儿庄运河管理机构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26
  (三)管理机构对当地法律文化的影响  26-29
四、隐性社会与法律——隐性社会的分析  29-32
  (一)对隐性社会的定义  29
  (二)商人的隐性社会  29-31
  (三)帮派  31-32
  (四)盗匪  32
五、结语  32-34
注释  34-36
参考文献  36-3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9-40
致谢  40

相似论文

  1.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之检讨,D922.291.91
  2. 网络法律文化与法治建设,G206
  3. 京杭运河杭州段两岸城市色彩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TU984
  4. 法律文化论的逻辑,D909.2
  5.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理性建构,D909.2
  6. 区域本色形象和旅游诱导形象的遮蔽研究,F592.7
  7. 罪刑相适应的法律文化阐释,D914
  8. 中国调解制度研究,D926
  9. 传承与再生—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滨水区更新设计研究,TU984.18
  10.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律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D920.0
  11.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上三次战役之比较,K265.2
  12. 京杭运河淮安段通过能力研究,F552
  13. 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G434
  14. 女性就业平等权的法律文化研究,D922.5
  15. 京杭运河山东段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F592.7
  16. 中国传统税收法律文化初探,D922.22
  17. 京杭运河山东段航运发展战略环境与对策研究,F552
  18. 京杭运河山东段水运可持续发展研究,F552
  19. 1949—1956: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D920.0
  20. 京杭运河江苏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异研究,X824
  21. 大型泵站结构三维有限元内力分析研究,TV3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的理论(法学) > 法学史、法律思想史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