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延安五老”道德风范研究

作 者: 苗倩
导 师: 魏继昆
学 校: 天津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延安五老” 道德风范
分类号: D6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延安五老”是延安时期对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和谢觉哉五位党内老同志的尊称。他们都有长期的革命经历,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他们都担任过党和政府的重要职务,身处高位,心系人民。“延安五老”因崇高的道德风范,在党内外享有极高的威望,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普遍称颂。“延安五老”的道德风范,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精神缩影,研究学习其崇高的道德风范,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梳理“延安五老”道德风范的主要表现,包括执着的理想信念、求真务实的智慧、为人民服务的真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等几个方面,具体探讨“延安五老”道德风范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探讨“延安五老”道德风范的重要影响,分别论述“延安五老”高尚的道德风范,在不同人群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在青年心目中,他们是良师;在人民心目中,他们是公仆;在党员干部中,他们是楷模;在民主人士中,他们是益友;在国际友人心目中,他们是和蔼可亲的奋斗者。第三部分探讨“延安五老”道德风范形成的原因,其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其道德风范形成的先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是其道德风范形成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其道德风范形成的重要渊源,“延安五老”自身的人格修炼是其道德风范形成的内在原因。第四部分探讨如何以“延安五老”的光辉典范为参照,加强和改进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本部分是全篇落脚点,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坚定科学信仰、明确前进方向,坚持求真务实、推进作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性修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10
绪论  10-16
  一、研究缘由和意义  10-11
    (一) 选题缘由  10
    (二) 选题意义  10-11
  二、研究现状述评  11-13
  三、研究思路、目标和方法  13-14
    (一) 研究思路  13-14
    (二) 研究目标  14
    (三) 研究方法  14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6
    (一) 重点及难点  14-15
    (二) 研究创新点  15-16
第一章 “延安五老”彰显的道德风范  16-31
  一、执着的理想信念  16-19
    (一)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16-18
    (二) 坚定革命胜利的信心  18-19
  二、求真务实的智慧  19-21
    (一) 勤奋学习 追求真理  19-20
    (二) 调查研究 知行统一  20-21
  三、服务人民的真诚  21-26
    (一) 人民至上 革命为民  22
    (二) 能力卓越 奉献人民  22-23
    (三) 克勤克俭 服务人民  23-24
    (四)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24
    (五)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24-26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  26-28
    (一) 正确开展批评  26
    (二) 虚心接受批评  26-27
    (三) 勇于自我批评  27-28
  五、“延安五老”道德风范的主要特征  28-31
    (一) 先进性  28
    (二) 时代性  28-29
    (三) 实践性  29
    (四) 民族性  29
    (五) 包容性  29-31
第二章 “延安五老”道德风范的重要影响  31-41
  一、青年的良师  31-34
  二、人民的公仆  34-35
  三、党员干部的楷模  35-36
  四、统一战线的英豪  36-38
  五、世人敬仰的贤者  38-41
第三章 “延安五老”道德风范形成的原因  41-48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延安五老”道德风范形成的先导  41-42
  二、中国革命实践是“延安五老”道德风范形成的基础  42-43
  三、优秀文化传统是“延安五老”道德风范形成的重要渊源  43-45
  四、“延安五老”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是其道德风范形成的内在原因  45-48
第四章 “延安五老”道德风范对党的建设的历史启迪  48-57
  一、坚定科学信仰明确前进方向  48-50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48-49
    (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信心  49-50
  二、坚持求真务实推进作风建设  50-52
    (一) 学以增智实事求是  50-51
    (二) 学用结合与时俱进  51-52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  52-54
    (一) 人民至上一切为民  52-53
    (二) 提高能力服务人民  53
    (三) 勤政廉洁奉献人民  53-54
  四、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性修养  54-57
    (一) 坦诚相见开展批评  54-55
    (二) 冷静理性接受批评  55-56
    (三) 勤于自省自我批评  56-57
结语  57-58
参考文献  58-61
后记  61

相似论文

  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2.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B27
  3.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研究,A811
  4. 论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F091.93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颖异致思与澄明体认,B27
  6. 延安时期光华农场研究,K269.5
  7. 论延安时期的毛泽东文化哲学,B261
  8.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D231
  9. 延安时期党的决策机制研究,D231
  10. 从宋代绘画看比德说,J205
  11. 延安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231
  12. 延安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与启示,D231
  13. 延安时期中共政党文化探析,D231
  14. 延安时期音乐艺术的价值研究,J609.2
  15. 郑律成在延安的音乐活动与创作,J609.2
  16. 延安时期陕北妇女社会生活状况研究,K26
  17. 延安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K263
  18.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经验浅探,D432.0
  19. 延安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B27
  20.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进步青年中的传播,B27
  21. 论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及其意义-以延安时期为例,A84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 道德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