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福祉影响研究-以陕西省金丝大峡谷旅游社区为例

作 者: 杨涛
导 师: 杨新军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福祉 旅游 社区居民 金丝大峡谷
分类号: F5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旅游地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旅游社区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地类型,历来受到旅游学者们的关注。现有研究对游客及其满意度研究较多,以提高社区旅游发展水平为目的。而对于旅游社区居民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对社区居民经济文化及利益诉求重视程度不足。作为旅游社区重要构成要素的社区居民,对旅游社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对旅游社区居民经济文化及利益诉求的研究应当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是旅游社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论文以陕西省金丝大峡谷旅游社区为例,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居民福祉进行了系统研究:(1)系统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研究表明:国内外关于福祉的内涵、研究框架、研究尺度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对于福祉的定量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微区域福祉的定量研究,有待加强。(2)论文基于福祉的主观和客观维度构建了福祉测评指标体系,对社区居民福祉进行了定量测评。以金丝大峡谷社区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对其家庭福祉进行了测评。从家庭人口规模、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从事行业数、经营面积、培训经历、参与旅游业时间、政策知晓度以及区位条件等10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金丝大峡谷社区居民家庭福祉现状及分异规律。研究表明,社区整体福祉水平较高,但是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不同类型家庭福祉呈现不同的规律,家庭人口规模、户主年龄与福祉水平呈非线性的关系;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从事行业数、经营面积以及接受培训次数与福祉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参与旅游业时间、对政策的知晓程度以及不同区位条件使家庭福祉存在很大差异;未参与旅游业的农户与参与旅游业的农户相比较,在收入维度、健康维度和安全维度方面,两者相差不大;在基本生活条件维度方面,参与旅游农户远高于未参与旅游农户;在人际关系维度方面,未参与旅游的农户在人际关系指标得分方面要高于参与旅游经营农户;在福祉均值方面,参与旅游的农户均值比未参与旅游的农户高。(3)金丝大峡谷旅游社区福祉空间分异规律为:太子坪村片区福祉水平最高,其次是落花沟村片区,最后是丹南村片区,福祉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太子坪村为中心沿着公路向两端递减规律。收入维度方面落花沟片区最高,基本生活条件维度和人际关系维度太子坪片区最高,健康维度和安全维度丹南村片区最高。(4)根据访谈情况结合定性分析方法,从农户自身因素、区位与地形因素以及参与旅游业程度等方面分析影响福祉水平差异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农户自身因素、区位与地形因素以及参与旅游业程度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福祉水平分异。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3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9-10
  1.2 研究内容  10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0-11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11-13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1
  2.1 相关理论  13-18
    2.1.1 旅游社区  13
    2.1.2 福祉  13-18
  2.2 福祉地理学研究进展  18-21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福祉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21-27
  3.1 研究区概况  21-22
  3.2 指标选取原则  22
    3.2.1 科学性原则  22
    3.2.2 全面性原则  22
    3.2.3 系统性原则  22
    3.2.4 可行性原则  22
    3.2.5 可比性原则  22
  3.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2-23
  3.4 福祉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23-24
  3.5 评价方法及步骤  24-27
第四章 访谈农户特征及其福祉水平测度  27-39
  4.1 访谈农户特征  27-32
    4.1.1 家庭结构  27
    4.1.2 户主文化程度、年龄  27-28
    4.1.3 劳动力及总负担系数  28-30
    4.1.4 经营状况  30-32
  4.2 访谈农户福祉测度  32
  4.3 社区居民福祉分析  32-37
    4.3.1 不同类型农户福祉  32-35
    4.3.2 不同片区农户福祉  35-36
    4.3.3 参与旅游农户与未参与旅游农户福祉  36-37
  4.4 本章小结  37-39
第五章 社区居民福祉水平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39-47
  5.1 农户福祉空间分异特征  39-40
  5.2 福祉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40-45
    5.2.1 农户自身因素  41-42
    5.2.2 自然环境条件  42-43
    5.2.3 社会经济条件  43
    5.2.4 参与旅游程度  43-45
  5.3 本章小结  45-47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47-49
  6.1 结论  47-48
  6.2 建议  48-49
参考文献  49-53
附录  53-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互联网上旅游评论的情感分析及其有用性研究,TP391.1
  2.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3.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4. 云南旅游小镇循环经济建设研究,F592.7
  5.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F592.7
  6.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7.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8.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9.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0.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11.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12.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3. 1999-2009年我国15种中文核心期刊体育旅游研究文献计量分析,G80-05
  14. 山西省滑雪旅游的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F592.7
  15. 山西省旅游立法的实证分析,D927
  16. 云南玉龙黎明高山丹霞地质景观的地学背景研究,P942
  17. 基于木桶理论的公路交通与旅游业适应性研究-以青海省为例,F224
  18. 老城区居民参与问题的研究,C916
  19. 从“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看日本高中“福祉”科改革,G639.313
  20. 旅游上市公司产业转型研究,F832.51
  21.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旅游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