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近代中国国耻纪念问题探析-以中日关系为中心

作 者: 彭菲
导 师: 李学智
学 校: 天津师范大学
专 业: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关键词: 国耻 纪念 雪耻 爱国主义
分类号: K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代百年,中国饱受屈辱,国土论丧、不平等条约加身、国弱民贫。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逐步激发出了中国人心中固有的“耻感”。在近代国家理念和国民意识的影响下,伴随着人们对于朝廷和国家认识的蜕变,“耻感”逐步从人们心中模糊的耻辱意识发展为被明确提出并大规模纪念的“国耻日”。国耻纪念日的形成是中国民众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作为新时代国家公民爱国情绪集体迸发的表现,因此,国耻纪念日逐步发展直至被确立为规范化官方“国定纪念日”的历程,就是中华儿女中国人民反抗外侮、救亡图存、期盼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轨迹的见证。纵观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日关系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轨迹的重要内容。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随着自身实力的提升而逐步膨胀。从《马关条约》到“二十一条”,从出兵青岛到制造“济南惨案”,从“九一八”侵占东北到“卢沟桥事变”后全面侵华,诶本逐步推进着完全霸占中国的军事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而纵观中国近代的众多国耻日,自首个国耻日“五九”国耻纪念日因为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二十一条”而确立以来,随后给中国民众造成痛苦最深重、耻辱记忆最刻骨的国耻日,诸如“五三”国耻等均是日本侵略者直接或者间接造成。因此,将对于“国耻”问题的考察与中日关系紧密结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近代中国人从朝廷到国家观念的变迁入手,以思想领域现代化的视角追溯近代中国“国耻”意识的形成轨迹,并以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和侵略战争为线索,着重讨论日本侵华给近代中国造成的国耻日——“五九”国耻、“五卅”国耻、“五三”国耻、“九一八”国耻、“七七”国耻的形成背景和纪念情况。通过对这些令国家之极痛、令人民之极恨的国耻日的论述,揭露日本侵略者侵我中华、灭我种族之野心,展现国人民族国家意识的逐渐形成、爱国情操的逐步升华,对外敌的侵略不断反抗斗争,直至国耻尽雪的过程。文章表明,日本侵略者是造成中国近代国耻的元凶的结论。国人应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2
  一、选题的缘起  8
  二、已有研究综述  8-10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10-12
第一章 近代中国“国耻”意识的产生  12-21
  一、近代“朝廷”与“国家”意识的变迁  12-14
  二、甲午之后的“国家”与“国耻”意识的转化  14-17
  三、孙中山的“国家”意识  17-18
  四、“泗水惨案”与“国耻”意识的发展  18-21
第二章 北洋政府时期“国耻”意识的固化  21-32
  一、“五九”国耻——民众“国家耻辱”共识的爆发  21-26
    1、“二十一条”——中日矛盾的高潮  21-23
    2、“五九”国耻——国耻纪念日的开端  23-26
  二、“五.四运动”——纪念国耻的新起点  26-29
    1、“五.四”运动及国耻纪念  26-28
    2、“五.四”洗礼之后的国耻纪念  28-29
  三、“五卅”国耻——民族意识再度觉醒  29-32
    1、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29-30
    2、国共合作时期的“五卅”运动  30-32
第三章 日本侵略与国耻纪念日的确立  32-44
  一、“济南惨案”与国耻纪念  32-36
    1、“济南惨案”的发生  32-33
    2、反日浪潮下的“五九”、“五卅”国耻纪念  33-35
    3、1928年后的“五三”国耻纪念  35-36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定国耻日  36-38
  三、“九一八”国耻——救亡图存的新起点  38-41
    1、“九一八”——蓄谋已久的武力侵华  38-39
    2、“九一八”国耻的铭刻与抗击日本侵略的开始  39-41
  四、“七七”国耻——百年最耻之纪念  41-43
  五、国耻纪念日略结  43-44
第四章 国耻与雪耻  44-50
  一、国耻纪念与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  44-47
    1、国耻纪念主题的演变  44-46
    2、国耻纪念形式与民众的耻感认同  46-47
  二、抗战胜利与国耻的洗雪  47-50
结语  50-51
参考文献  51-55
后记  55

相似论文

  1. 体现晋商文化的山西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研究,F592.7
  2. 地域文化主题的染织设计研究,J523.2
  3. 纪念性广场景观象征研究,TU984.18
  4. 重庆纪念性空间植物配置设计研究,TU986
  5. 沂蒙山红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与研究,J524
  6. 广州烈士陵园的发展变迁,TU986.53-092
  7. 山东省内抗战烈士纪念设施研究,K265
  8. 河北省内抗日烈士纪念设施研究,K265
  9. 纪念性景观设计的体验与表达,TU986
  10.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特征研究,F592.7
  11. 旅游纪念品的社会功能和情感影响因素探究,F592
  12. 武当山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探索,F592.7
  13. 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研究,TU986.53
  14. 湖北民间泥塑工艺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F592.7
  15. 中国福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F592
  16. 成都传统纪念园林的植物文化研究,TU986.5
  17. 红色旅游景区纪念性景观系统开发设计研究,TU986
  18. 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纪念设施研究,K265
  19. 辽宁省内抗日纪念设施研究,K265
  20. 民国国耻日与国家认同,K258
  21. 延边朝鲜族民俗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