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

作 者: 王珊珊
导 师: 耿光连
学 校: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途径
分类号: G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①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感情的重要文化基础,而且具有传承华夏文明、维护文化多样性等重要功能。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回顾联合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提出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等。同时,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即:整体性原则、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濒危遗产优先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等。在第二部分,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在总结了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指出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提出了创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五条途径和措施。即,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对在校学生教育和培养;培养传承人,提供传承空间和传承条件;因地制宜开展保护工作等。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9
前言  9-17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9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9-13
  三、主要内容与构架  13-14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7
第一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与保护原则  17-27
  一、联合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提出  17-18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18-22
    (一)文化价值  18-19
    (二)经济价值  19-20
    (三)历史价值  20-21
    (四)美学价值  21
    (五)科学价值  21-22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22-27
    (一)整体性原则  22-23
    (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原则  23-24
    (三)以人为本原则  24
    (四)濒危遗产优先性原则  24-25
    (五)循序渐进性原则  25
    (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25-27
第二部分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27-45
  一、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成就  27-36
    (一)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  27-28
    (二)设置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28-31
    (三)大规模普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31-32
    (四)申报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32-33
    (五)确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33
    (六)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33-35
    (七)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35-36
  二、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问题  36-45
    (一)对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36-38
    (二)尚未形成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  38-39
    (三)专业教育机构和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39-40
    (四)对传承人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扶持力度不够  40-42
    (五)具体传承与保护的措施操作性不强  42-45
第三部分 创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及措施  45-55
  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45-47
    (一)利用互联网全方位宣传,加快完善数据库建设  45-46
    (二)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46-47
  二、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  47-48
    (一)采取高水平、国际化立法方式  47-48
    (二)采取中国特色的立法方式  48
  三、加强对在校学生教育和培养  48-50
    (一)加强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48-49
    (二)编著具有本区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  49
    (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49-50
  四、培养传承人,提供传承空间和传承条件  50-52
    (一)完善传承人认定机制  50
    (二)发扬传统的带徒传艺方式  50-51
    (三)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  51-52
  五、因地制宜开展保护工作  52-55
    (一)合理利用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52-53
    (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  53-55
结束语  55-57
参考文献  57-63
致谢  63-65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5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2. 在大肠杆菌内引入MVA途径高效合成抗疟药青蒿素前体—紫穗槐-4,11-二烯,TQ463
  3.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4.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5.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6.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7.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8. 草除灵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径的研究,X172
  9. 傣族生态文化及其法律保护研究,D922.6
  10.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11. 渗灌灌水方法和施氮量对保护地黄瓜的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S642.2
  12. 新时期劳动关系中农民工不作为问题研究,D412.6
  13. 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现状研究,J607
  14. 环境税的价值分析及制度构建,F812.42
  15. 民主制下少数人权利的保护,D998.2
  16.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17. 乞巧中的女性文化研究,K892.2
  18. 论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及法律保护,D923
  19. 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最佳时间窗的探讨,R651.1
  20. 缺血后处理在大鼠心肌线粒体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R614
  2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R542.2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 中国 > 文化专题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