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异色经纬交织织物的混色效应研究
作 者: 温小丽
导 师: 眭建华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纺织工程
关键词: 异色经纬 交织织物 混色效应 明度 饱和度 色相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先染后织的色织物以点、线、面的形式进行各种变化,将不同色彩并列呈现在同一块织物上,形成色彩的空间混合效果。从各类型色织物分析,异色经纬交织织物是色织的基本形式。对于异色经纬交织织物形成的混色效果,理论探讨颇多,但从色度学的明度、饱和度、色相的数值特征角度讨论较为少见。(1)本论文通过对异色经纬交织织物与二色平面并置混色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对比分析,探求异色经纬交织织物混色效应的色彩学理论,确立基本试样方案。织物以经、纬组织点形式将经、纬色线表现在一个平面体上,与二色并置平面混色有着相似性,可以采用CIE色度学理论加色混色效应原理的相关法则进行探讨。织物以经纬丝线形式上下沉浮交织形成非纯平面结构,其混色实际效果与理论结果之间的差异必然存在。以长丝丝线、同经同纬且高密交织进行织物试样,能够使丝线色彩较为稳定、织物孔隙率降低、丝线屈曲形态一致,从而可以取得客观可信的试验结果。(2)选取明度值、饱和度值、色相角值范围较大的各种色线,采用平纹组织,制取多种配置的异色经纬交织织物,通过分析织物混色实测值与加法混色理论值的一致性与差别性,研究经纬线色彩对异色经纬交织织物混色效应的影响。异色经纬交织织物在色彩的明度、饱和度、色相上基本符合格拉斯曼加色混色法则。经纬交织对织物混色的明度、饱和度、色相角存在不同影响。在一定经纬线明度差值范围内,经纬交织对织物混色的明度值有所提高。一般情况下,经纬交织使织物混色的饱和度趋于降低。经纬交织对织物混色色相影响不大。织物混色明度与丝线的饱和度、色相之间没有明显关系,织物混色饱和度与经、纬线色相有一定关系。(3)建立缎纹加强组织试样方案,研究织物中经、纬色线占织物表面面积百分比对织物混色效应的影响。织物中经纬线所占面积百分比变化的同时往往伴随经、纬线的交织屈曲程度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织物中经、纬线屈曲程度越厉害,织物混色明度的提高和饱和度的降低越显著,色相受影响不大。(4)建立不同组织点集散、不同组织点分布方式、不同上机穿综方式、不同经线张力的试样方案,研究形成织物相关要素对异色经纬交织织物混色效应的影响。正方形形态交织点条件下,经、纬组织点越分散,织物混色的明度值提高越明显;长方形形态交织点条件下,经、纬组织点越集中,织物混色的明度值提高越明显。织物混色的饱和度随织物经、纬组织点的越分散而降低越明显,与交织点的形态无关,织物混色色相受经、纬组织点的集散性影响不明显。经纬组织点分布均匀性好,织物混色明度实测值L就更接近于理论值L*,织物混色饱和度降低越显著,织物混色色相越接近理论值;在综片数较少的条件下,不同的穿综方法对异色经纬织物的混色影响较小;经线张力T增大,织物的明度值L值及色相角h值逐渐减小,但张力达到一定值后,减小趋势趋于平缓;织物饱和度C值受张力T大小的影响较小。
|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 光声显微成像在大鼠脑低灌注模型中的应用研究,R743.3
- 基于图像处理的室内视频火灾烟雾识别方法,TP391.41
- 基于MSP430的人体信号检测及报警系统,TN911.23
- 单张图像去雾研究,TP391.41
- 裂隙介质AVO敏感性分析,P618.13
- 南海东部低孔渗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P618.13
- 孔隙介质条件下PP波与PS波AVO敏感性分析,P618.13
- 生化反应与微生物培养模型的研究,Q93
- 几种高性能有机颜料的酸溶理及固态溶液研究,TQ620.1
- 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组织优化,U491
- 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与高血压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R544.1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继发低氧血症证候规律及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R259
- 装饰色彩学在写实油画中的应用,J213
- 三元复合驱动态开采规律研究,TE357.4
- 便携式运动生理参数监测仪的研发,R318.6
- 乙型病毒性肝炎继发低氧血症证候规律及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R259
- 天然气运聚模拟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设计,TP274.2
- Jaynes-Cummings原子的纠缠动力学,O413.1
- 可控电化学法合成超细金属氧化物粉体的研究,TB383.3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R766
- 高频通气辅助全肺灌洗对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疗效探讨,R563.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