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的关系-一项基于自动化机制理论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

作 者: 何雯婷
导 师: 柴明熲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翻译学
关键词: 翻译过程 翻译速度 译者经验 翻译任务类型 自动化机制
分类号: H05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根据人们的常识判断,经验丰富的专家往往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在翻译研究领域,有一些学者观察到翻译经验丰富的译者翻译速度更快。但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提出存在“翻译不是越做越轻松”的现象,翻译经验丰富的译者不一定速度更快,甚至有时候会比新手更慢。关于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存在着相互冲突的观察结果,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和厘清。完成一项翻译任务的速度只是一种可观察的外部现象,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译者的认知负荷水平。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框架来看,翻译作为一种复杂的涉及语言的认知心理加工活动,在整体上是一种认知负荷水平较高的控制性加工过程,速度相对较慢。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大量的翻译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认知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某些加工环节成为自动性加工,从而降低译者的认知负荷,提高翻译速度。可见,译者的翻译速度与其自动化水平有很大关系,然而鲜有学者关注翻译过程中的自动性加工问题。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自动化机制理论以及德格鲁特、哥普费利希和普拉苏尔等人关于翻译过程加工方式的论述,本研究推断翻译过程中至少存在两种加工形式,一种加工形式是直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表征或进行直接的模式配对,即前例加工。另一种加工形式则是因应具体情景的各种因素进行重组、推理、转换、评估等算法步骤,即运算加工。根据自动化机制理论,促进译者自动化水平提高的主要机制有两种,一是运算加工自身的运算速度加快;二是运算加工转变成前例加工。按照任务内容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可将翻译任务分为结构清晰的翻译任务和结构不清晰的翻译任务。由于结构清晰的翻译任务的内容较为重复、稳定、一致,因此译者在每一次执行此类翻译任务后都会留下记忆痕迹或前例表征。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前例数量增加,从而构建成一个与具体任务紧密相关的知识库,促使运算加工转变成前例加工,从而降低译者的认知负荷,提高效率。而在结构不清晰的翻译任务中,由于内容较为零散和多样化,译者需要不断对一系列新的、未经学习过的行为和规划进行组装,难以构建成一个稳定、可靠的知识库,运算加工无法大量转变成前例加工,而且运算加工自身的速度也难以有大幅提升。因此,译者即使经验丰富,在完成结构不清晰的翻译任务时认知负荷可能仍然较高,翻译速度无法大幅提高。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翻译任务类型对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假设2:若假设1成立,在结构清晰的翻译任务中,经验丰富的译者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运算加工转变成前例加工。为了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本研究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共邀请11名有着不同翻译经验的受试进行两种不同类型的翻译任务。利用回溯性有声思维法、敲键行为记录法、屏幕录制法和问卷等手段对受试的翻译过程进行了全面观察。通过R软件变量统计分析、Inputlog程序数据对比分析以及受试有声思维报告数据分析,对以上假设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为:假设1:支持。翻译任务类型对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在结构清晰的翻译任务中,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结构不清晰的翻译任务中,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假设2:支持。在结构清晰的翻译任务中,前例加工比例与翻译时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以及显著的因果关系。

全文目录


致谢  5-7
摘要  7-9
ABSTRACT  9-12
目录  12-16
论文图示与表格  16-19
外国人名对照表  19-21
第一章 引言  21-31
  1.1 研究缘起  21-23
  1.2 研究问题提出  23-26
  1.3 研究对象的定义  26-29
    1.3.1 译者经验  26-29
    1.3.2 翻译速度  29
  1.4 全文结构安排  29-3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1-87
  2.1 翻译过程研究概述  31-48
    2.1.1 国外翻译过程研究概述  34-37
    2.1.2 国内翻译过程研究概述  37-40
    2.1.3 翻译过程研究的跨学科性质  40-41
    2.1.4 翻译过程研究的工具  41-48
  2.2 翻译过程中的自动化机制  48-69
    2.2.1 信息加工取向下的工作记忆模型  48-53
    2.2.2 自动化特征和机制研究概述  53-60
    2.2.3 翻译过程自动化研究的雏形  60-65
    2.2.4 翻译过程中的自动化特征研究  65-66
    2.2.5 翻译过程中的自动化机制研究  66-69
  2.3 翻译任务类型对翻译速度的影响  69-73
    2.3.1 任务类型与自动化之间的关系  69-71
    2.3.2 翻译研究中的任务类型划分  71-73
  2.4 翻译能力对翻译速度的影响  73-84
    2.4.1 翻译能力研究概述  73-79
    2.4.2 各翻译次能力与翻译速度的关系  79-84
  2.5 研究假设提出  84-87
第三章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与研究实施过程  87-110
  3.1 研究设计  87-91
  3.2 实验准备工作  91-107
    3.2.1 实验材料  91-98
    3.2.2 实验对象  98-103
    3.2.3 数据采集手段  103-104
    3.2.4 译文质量评估  104-107
  3.3 实验实施过程  107-110
    3.3.1 实验一与实验二  107-108
    3.3.2 问卷调查  108-109
    3.3.3 实验结果初步检查  109-110
第四章 数据分析  110-151
  4.1 变量统计分析  110-121
    4.1.1 各变量的统计量描述  110-114
    4.1.2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114-116
    4.1.3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16-120
    4.1.4 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检验  120-121
  4.2 翻译过程图对比分析  121-126
    4.2.1 P2 的翻译过程图分析  122-124
    4.2.2 P5 的翻译过程图分析  124-125
    4.2.3 S4 的翻译过程图分析  125-126
    4.2.4 小结  126
  4.3 部分受试对两次实验的总体评价分析  126-128
  4.4 对研究假设一的验证结果  128-129
  4.5 口述报告内容与敲键行为记录分析  129-147
    4.5.1 前例加工与运算加工的操作性定义  129-131
    4.5.2 前例加工与运算加工的分析指标  131-132
    4.5.3 前例加工与运算加工的区分——以“alternative”一词为例  132-142
    4.5.4 两次实验中的前例加工比例与内容  142-145
    4.5.5 前例加工比例与翻译时长的相关性分析  145-147
  4.6 领域知识的中介效应检验  147-150
    4.6.1 领域知识的统计量描述  148-149
    4.6.2 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149-150
  4.7 对研究假设二的验证结果  150-151
第五章 结语  151-163
  5.1 结果讨论  151-156
    5.1.1 假设一讨论  151-152
    5.1.2 假设二讨论  152-153
    5.1.3 译者经验与翻译质量的关系  153-154
    5.1.4 译者经验与情感心理因素的关系  154-156
  5.2 本研究的相关启示  156-158
    5.2.1 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156-157
    5.2.2 对职业翻译实践的启示  157-158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158-161
    5.3.1 研究样本  158-159
    5.3.2 实验材料选择  159-160
    5.3.3 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  160
    5.3.4 译文质量评估  160-161
  5.4 未来研究展望  161-163
参考文献  163-182
附录一:实验一源语材料  182-183
附录二:实验二源语材料  183-184
附录三:实验一与实验二的操作指南  184-189
附录四:实验一的受试译文  189-195
附录五:实验二的受试译文  195-201
附录六:实验一的受试回溯性有声思维报告转写  201-221
附录七:实验二的受试回溯性有声思维报告转写  221-252
附录八:实验一的受试翻译过程线性图  252-256
附录九:实验二的受试翻译过程线性图  256-260
附录十:调查问卷一  260-267
附件十一:调查问卷二  267-272
附录十二:测试题一  272-274
附录十三:测试题二  274-279
附录十四:实验得分、问卷结果和测试题结果数据汇总  279-281
附录十五:联合国文件委托方的评价信函  281-282
附录十六:VISA 项目委托方的评价邮件  282-283

相似论文

  1. 段落翻译的认知过程研究,H059
  2. 翻译研究的心理学视域,H059
  3. 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过程中思维定势现象研究,H315.9
  4. 图示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H315.9
  5. 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研究:高-低分组的对比个案,H315.9
  6. 关联理论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应用,H315.9
  7. 从阐释学的角度看翻译的过程,H059
  8.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创造性,I046
  9. 从顺应理论看《骆驼祥子》英译的顺应过程,H315.9
  10.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研究,H059
  11.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景点牌示的英译研究,H315.9
  12. 功能派理论指导下的涉外酒店业汉英翻译,H315.9
  13. Research on Chinese-english Sentence Translation Process Model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ree-ord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Perspective,H059
  14. 关联顺应模式下的《雷雨》英译本分析,H315.9
  15. 国际传播体系下的新闻翻译过程研究,H315.9
  16. 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翻译教学模式初探,H319
  17. 基于有声思维的英汉、汉英词汇空缺翻译过程研究,H315.9
  18. 论贝尔翻译过程模式下的认知图式与《尤利西斯》中圣经典故的汉译,H315.9
  19. 专用平行语料库在提高学员军事翻译能力中的应用,H059
  20. 傅雷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21. 不同翻译水平的译者翻译过程之多重个案研究,H315.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翻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