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你在高原》的叙述艺术

作 者: 邱晶晶
导 师: 姜玉琴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张炜 《你在高原》 生存空间 想象空间 创伤意识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你在高原》着力关注50年代生的那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通过他们来了解历史的过去和未来。在小说中张炜直视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向我们叙述那些被激情和信念捆绑了的人在面对残酷现实时的选择,重申道德坚守和知识分子独立批判精神。主人公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不断寻找历史的真相和现实的出路,在与底层民众的忧伤相碰撞的过程中,更坚信大地具有强大包容力和治愈力,坚持“寻找诗意的居所”。《你在高原》充满了张炜对人物自身的主体思考,推进了对“人”这个永恒的主题的探讨,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让人叹为观止,它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本文借鉴叙事学空间理论并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试图从四个章节把握小说的思想艺术内蕴。第一章分析现实的地理——生存空间。张炜通过城乡间的转换和考察展示了他记忆中的故土,小说中通过城市和乡村、现代和传统的两种视角以及对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底层人民的命运有严肃的思考。第二章分析内在的虚幻——心理空间。小说中许多寓言式的情节和历史传说营造了小说中虚幻的想象空间,权威性讲述策略使叙述常常出现个人的宣泄和独语,形成诗体与小说体双体并立的叙述风格。第三章分析“创伤”记忆和叙事模式。50年代生的人的“创伤”记忆推动《你在高原》的创作以及“追寻圣杯”的叙述模式的运用。第四章分析《你在高原》情节设置上存在的冗杂和重复,张炜的理想道德主义对解决现实困境并不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6
Abstract  6-7
目录  7-8
绪论  8-11
第一章 现实的地理——生存空间  11-20
  第一节 希望与苦难  11-16
    一、 地貌与植物的描写——丛林  11-14
    二、 疯狂开采的现状——海洋与矿区  14-16
  第二节 眷念与批判  16-20
第二章 内在的虚幻——心理空间  20-30
  第一节 隐匿的真实  20-25
  第二节 诗情的独语  25-30
第三章 “创伤”记忆与叙事模式  30-37
  第一节 50 年代的“创伤”记忆  30-33
  第二节 “追寻圣杯”的模式  33-37
    一、 圣杯传说的谱系发展  33-34
    二、 对“追寻圣杯”模式的应和  34-37
第四章 叙述瑕疵与艺术困顿  37-46
  第一节 冗杂与重复  37-40
  第二节 现实与精神不可磨合的矛盾  40-46
    一、 无法被实践的孤独坚守  41-44
    二、 无力挽回的城乡败落  44-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0

相似论文

  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与高原适配技术探索研究,U469.7
  2.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学,S157.1
  3. 江河的空间,B82-09
  4. 川西高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研究,S162.3
  5. 川西獐牙菜和椭圆叶花锚醇提物对小鼠降血脂的研究,S567.239
  6. 当代青藏高原主题绘画中的宗教性研究,J205
  7. 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景观格局及其尺度效应分析,P901
  8. 张炜创作的精神流变,I207.42
  9. 坚守与回归,I207.42
  10. 虚拟艺术的本质研究,J110.9
  11. 高原环境下车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TE667
  12. 云贵高原地区缺少控制点的卫星影像几何纠正,TP751
  13. 吉隆盆地构造、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P544.4
  14. 云南省高原湖泊湿地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R184
  15. 青海循化渐新世末期—上新世早期地层序列与孢粉学研究,P534
  16. 黄土区藻类回接之生境条件及氮磷营养研究,Q948
  17. 青藏高原黄耆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Q949.751.9
  18. 基于ITS和trnL-F序列对青藏高原棘豆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Q941
  19. 基于决策支持理论的特殊高原机场签派放行研究,V355
  20. 黄土高原春玉米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环境与生物学效应研究,S513
  21. 歌与唱—浅谈我在学习演唱《青藏高原》等作品中的体会与认识,J616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