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托妮·莫里森《恩典》中的召唤性

作 者: 张静
导 师: 胡笑瑛
学 校: 宁夏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恩典》 召唤性 黑人英语 意象象征 叙事结构
分类号: I712.0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在非裔美国文学由边缘向中心地位的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全部作品真实地展现了黑人,特别是黑人妇女的悲惨遭遇以及她们不可言说的过去。莫里森的新作《恩典》出版于2008年,该小说一经问世就倍受公众青睐。尽管这部小说的篇幅短小精悍,但它包含的深邃思想和深刻主题是莫里森其它小说无可比拟的。众多文学评论家对《恩典》这部小说富有诗意的语言,复杂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叙事策略以及深刻的主题等方面做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现有的批评资料中,虽然也有学者注意到了《恩典》中的召唤性特征,但很少有人就《恩典》的召唤性特征进行专门研究。到目前为止,至少在中国,还没有学者依据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对《恩典》中的召唤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因此,本论文将依据沃尔夫冈·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系统分析《恩典》的召唤性特征。论文简要介绍了托妮·莫里森的生平及其作品,她对文学领域的贡献以及小说《恩典》的故事梗概,并对沃尔夫冈·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中重要的概念作了概括和介绍。在此基础上,论文从黑人英语,意象象征以及叙事结构三个方面阐释了小说《恩典》的召唤性。首先,论文集中探讨了黑人英语在词汇和修辞层面,语法和句法层面,以及书写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召唤性。其次,论文主要从人物的象征(丽娜、铁匠和索罗)和圣经象征中的自然象征(水、雄鹿和蛇)以及地点象征(农场)两方面来分析小说象征的召唤性。最后论文对小说叙事结构的召唤性进行了分析。主要从非线性叙事、多重叙事视点以及多重主题(孤儿、和谐、爱)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论部分指出,小说《恩典》由于它的召唤性而成为一部特殊的文学作品。这些召唤性产生了大量空白和否定,召唤读者的加入,从而完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它的召唤性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而且深化了主题,同时还体现了莫里森对奴隶制、历史、社会和人心的深刻见解。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Abstract  5-7
摘要  7-10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0-18
  1.1 Introduction to Toni Morrison  10-15
  1.2 Introduction to A Mercy  15-18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8-29
  2.1 Criticism on A Mercy Abroad  18-22
  2.2 Criticism on A Mercy in China  22-29
Chapter 3 Wolfgang Iser's Theory of Response-inviting Structure  29-37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ser's Response-inviting Structure Theory  29-33
  3.2 Basic Concepts of Response-inviting Structure  33-37
Chapter 4 Response-inviting Features in A Mercy  37-95
  4.1 Response-inviting Features of Black English Vernacular  37-52
    4.1.1 Lexical and Figurative Level  38-45
    4.1.2 Grammatical and Syntactic Level  45-49
    4.1.3 Graphological Level  49-52
  4.2 Response-inviting Features of Artistic Symbols  52-71
    4.2.1 Character Symbols  52-65
    4.2.2 Biblical Symbols of Nature and Place  65-71
  4.3 Response-inviting Features of Narrative Structure  71-95
    4.3.1 Non-chronological Time Narration  71-77
    4.3.2 Multiple Points of View  77-83
    4.3.3 Multiple Themes  83-95
Chapter 5 Conclusion  95-99
References  99-107
个人简介  107

相似论文

  1. 卡尔·巴特《教会教义学》中的上帝论,B978
  2. “有意味的形式”,I207.42
  3. 奥古斯丁自由意志诠释,B979
  4. 电影《盗梦空间》悬念设置及叙事结构分析,J905
  5. 商业化语境下中美电影战争叙事的比较研究,J905
  6. 论菲茨杰拉德最后三部长篇小说的叙事特色,I712.074
  7. 追求“艺术空间无限可能性”的双子星座,I207.42
  8. 新世纪香港城市爱情剧研究,J905
  9. 当代婚恋题材电视剧叙事研究,J905
  10. 论《爱药》中意象的象征意义,H315.9
  11. 岳飞戏的叙事艺术研究,I207.3
  12. 商业与艺术共舞,J905
  13. 《我的团长我的团》叙事与传播研究,G206.3
  14. 中国谍战题材电视剧研究,J905
  15. 中国古代芭蕉题材的文学与文化研究,I206.2
  16. 反思与祛魅:被遮蔽的当代中国先锋电影,J905
  17. 电视剧《暗算》的叙事艺术分析,J905
  18.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对黑人英语发展的积极影响,H310.1
  19. 美国经典黑人电影对白中黑人英语的表达方式,H319
  20. 论奥古斯丁前后期的自由意志说,B089
  21. 论电影中的意象,J905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各国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