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在创伤中成长—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作 者: 赵月
导 师: 乔国强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麦克尤恩 创伤 反应 儿童
分类号: I561.0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最为活跃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得到批评家和读者的一致赞誉并为他赢得了包括曼布克奖的众多文学奖项。自197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以来,麦克尤恩的写作风格和主题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正如皮特·蔡尔兹在评论中说,麦克尤恩始终对描写个体面对危机时的反应及温暖或冷酷的人际关系有着浓厚兴趣(Childs,2005:6)。在其不同创作时期的三部代表作《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中,儿童角色都遭遇了灾难性的创伤事件,但他们对创伤的反应有所不同。本文尝试挖掘各部作品中的创伤及分析其引起的不同反应,以期揭示麦克尤恩对创伤及儿童形象的观点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在借助凯茜·卡鲁斯文学创伤理论和朱迪斯·赫尔曼创伤复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麦克尤恩作品的特点,对“创伤”一词的定义进行修改并确定为“一种突然的,灾难性的不可抗事件对受害者造成精神上的巨大伤痛,其反应往往是滞后的、有破坏性的且重复出现的。”依据对“创伤”所做的界定,本文将对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儿童角色所经历的创伤及其对创伤的反应展开讨论。在《水泥花园》中,处于封闭环境里成长的儿童们面对父母的突然死亡采取了任意妄为的态度,出现了乱伦、异装癖、孤僻等行为,展现了儿童邪恶的一面。此阶段作家对儿童角色的理解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本我”。在《时间中的孩子》一书中,孩子的形象是纯洁、甜美的。两个成年人面对自己的遗失创伤,采取了消极逃避的态度,回到了孩童状态。但纯真的童年终将逝去,儿童角色必须与现实妥协,他们如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自我”。麦克尤恩在《赎罪》中对儿童形象的刻画经历了先否定后肯定的过程。与前两部作品相比,《赎罪》中的小女孩代表的儿童形象更加成熟,她勇敢面对创伤,最终以书写的形式克服了自己的过失创伤,如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超我”。综上,本文作者认为,麦克尤恩主要作品中的创伤包括:死亡创伤、遗失创伤和过失创伤;他的儿童角色在创伤中成长,对创伤的反应经历了任意妄为、消极逃避到勇敢面对的过程;作家对创伤、儿童的认识和理解也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和发展。本文将围绕着这些观点从心理角度对儿童角色面对创伤的反应进行分析,对麦克尤恩不同创作时期的儿童形象的转变进行论证。

全文目录


Acknowledgments  4-5
摘要  5-6
Abstract  6-8
Introduction  8-17
  0.1 Ian McEwan and His Works  8-9
  0.2 Literature Review of English and Chinese McEwan Scholarship  9-14
  0.3 Research Method of the Dissertation  14-17
Chapter One A Perverse Response to Trauma in The Cement Garden  17-26
  1.1 The Trauma of Death in The Cement Garden  17-20
  1.2 Perverse Responses to Trauma  20-24
  1.3 Result: Disintegration  24-26
Chapter Two An Evasive Response to Trauma in The Child in Time  26-36
  2.1 The Trauma of Loss in The Child in Time  26-29
  2.2 Evasive Responses to Trauma  29-33
  2.3 Result: Compromise  33-36
Chapter Three An Active Response to Trauma in Atonement  36-46
  3.1 The Trauma of Crime in Atonement  36-40
  3.2 Brave Responses to Trauma  40-44
  3.3 Result: Recovery  44-46
Conclusion  46-48
Bibliography  48-52

相似论文

  1. 钛酸盐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分解水性能,O643.36
  2.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3. 基于新医学模式的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研究,TU246.1
  4. 声誉对学前儿童违规行为的影响,B844.1
  5.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6.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的合成与性能研究,TQ323.4
  7. 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研究,TU244.2
  8.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9. 单细胞中光敏化单态氧的间接成像,Q2-3
  10.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11. 低俗文化对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影响与防御机制研究,G632.4
  12. 哈尔滨市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技术犯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G861.1
  13. 青纺联集团“海尔兄弟”品牌营销策略研究,F274
  14. 三种方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动态评价,R725.6
  15. 归芩合剂治疗大鼠阿霉素肾病的实验研究,R285.5
  16. 钙调蛋白在大鼠脑挫裂伤中表达机制的研究,R651.1
  17. 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R654.2
  18. NF-κB信号通路在应力介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781.4
  19. SPC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中MMP-1、MMP-2、MMP-3表达影响的研究,R751
  20. 走出创伤,I712.074
  21. 经历·记忆·叙述,I712.074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各国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