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市民社会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作 者: 亓玉敬
导 师: 铁省林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市民社会 中国化 现实意义 和谐社会
分类号: D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市民社会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是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所构成的。它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具有独立性特点的市民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市民社会在古代西方是指市民的共同体,在中国的古代和欧洲的中世纪是没有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市民社会的,从19世纪才开始出现从事商品经济的市民阶层。市民社会理论最早被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书中提出,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契约论的思想家把“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再度重申,黑格尔是第一个真正从概念和理论上把社会和国家区分的。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1821年)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相互关系,明确把二者区分开来。黑格尔将市民社会看作是私人利益的体系,认为个人是市民活动的基础,也重视在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作用,认为市民社会依附于国家。马克思1843年夏天所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第一次提出并阐述了市民社会思想,马克思把市民社会看做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世界文明史演进发展的历程已经证明:市民社会是商品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育的社会组织基础。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市民社会的实质就是正确理解和处理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的相互关系,建立各自互不侵犯又共存一体的功能界限。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以小农生产方式为主,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工商业非常不发达,生产者都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没有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中国封建社会是封建专制社会,人民是生产的主体,但是并没有独立的人格。在封建社会的文化长河中,儒家文化影响深远,被历朝历代君王改造后的儒家文化只是为了历代君王的君主集权制度服务。人民没有追求平等和自由的精神和意识。无论是经济基础、政治制度还是文化层面都没有适合市民社会发展的土壤。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后来又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但是在内忧外患的时期,这些都不足以使市民社会好好的形成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深受苏联计划经济的影响,实行的也是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中一切都是计划和分配的,经济没有自由,也没有市民社会发展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基础的转变使上层建筑出现了新的变化,市民社会开始有了发展的基础和空间。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近些年以来中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发展实践,使社会和政治权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深刻的转变,所有这一切的变化都会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形成并不断发展下去。当代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和谐社会是现在的主题,在当下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之时,我国的市民社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市民社会还不够成熟,还仅仅是初级阶段,但是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等这些都是市民社会理论在现实生活的体现。公民的政治人格逐渐独立,也不仅仅满足于做生产者,更要做政治参与者,这些市民社会一定会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现阶段的市民社会仅是初级阶段,但是可以利用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制度的优势,来为和谐社会发展起作用,在经济上可以利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在政治上可以利用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改善政治社会,利用民主把社会民众与政治联系起来,使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们既可以是物质财富的创造及拥有者,又可以充分享有自己的政治权利,获得个人的社会价值,实现国家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9
导言  9-11
一、市民社会的概念的论述  11-13
  (一) 关于市民社会的概念  11-12
  (二) 马克思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的概念  12-13
    1、广义的市民社会  12
    2、狭义的市民社会  12-13
二、市民社会的特征  13-15
  (一)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13
  (二) 从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中看市民社会的特征  13-15
    1、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的相互关系  13-14
    2、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分离的意义  14
    3、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这对范畴会随着人的全面发展而消亡  14-15
三、市民社会的意义  15-16
  (一) 在理论上,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  15
  (二) 在实践上,市民社会对市场经济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5-16
  (三) 市民社会时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基础  16
四、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  16-19
  (一) 国外有关市民社会的发展  16-18
  (二) 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发展  18-19
    1、在封建社会中,市民社会理论发育不完善  18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后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  18-19
五、市民社会的中国化  19-21
  (一) 中国市民社会的界定  19-20
  (二) 市民社会是协调特殊个人利益与国家普遍利益的工具  20-21
    1、在政治层面上,要充分发挥国家职能的作用  20
    2、在经济层面上,要建立完善社会主要市场经济  20-21
    3、在文化层面上,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21
六、和谐社会中市民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21-23
  (一) 和谐社会中市民社会的作用  21-22
    1、发挥市民社会协调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作用  21
    2、利用市民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知识理论  21-22
    3、进一步给市民社会更大的空间  22
  (二) 和谐社会中市民社会的意义  22-23
    1、市民社会有利于国家安定团结  22
    2、市民社会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22
    3、市民社会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22-23
结语  23-24
参考文献  24-26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6-27
致谢  27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3.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4. 从国家农民到社会农民的农民人权嬗变,A811
  5.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6.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7. 道安与佛教中国化,B948
  8.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9.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10.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11.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12.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13.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4.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5.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6.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17.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18.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19.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稳定思想的研究,D61
  20. 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的政治文化研究,D621
  21.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