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反侦查行为及防控对策研究

作 者: 张晓康
导 师: 管光承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侦查学
关键词: 犯罪行为 侦查行为 反侦查行为 防范对策 控制对策
分类号: D91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信息传递的发达,犯罪与侦查的对抗呈现出日益激烈的趋势,犯罪的隐蔽性越来越强,犯罪手段日趋多样,智能化越来越高,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不断加强,反侦查行为也在各类刑事案件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给侦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形势严峻。因此,选择反侦查行为及其防控对策进行研究,有利于补充完善反侦查行为理论,有利于建立健全反侦查行为的防控对策,推动侦查进程。本文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材料,参考了大量的优秀专著和论文的基础之上,立足现阶段对于反侦查的理论研究和侦查实践,运用了举例、对比、归纳等论证方法,以自己的逻辑思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对反侦查行为及其对策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本文正为共分三个部分,约三万四千字。第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反侦查行为的概述。这个部分简要介绍了反侦查行为的基本概念,从反侦查行为的主体,目的,范畴等五个方面界定了反侦查行为的内涵和外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侦查与反侦查行为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了研究反侦查行为的意义、研究方法与途径。第二部分内容是关于反侦查行为的分析。与上一部分相比,这一部分是递进与扩展,侧重于对反侦查行为这一社会存在更透彻,更深层次的分析探讨。首先,归纳分析了反侦查行为的特征,包括反侦查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紧密相连,反侦查行为系统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反侦查行为的科技性与智能性,反侦查行为的隐蔽性与迷惑性。其次,对反侦查行为的心理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反侦查行为产生的本源因素,包括行为认知因素,趋利避害心理作为反侦查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探究,侥幸心理与抵抗心理的普遍存在,阐释了反侦查行为从潜在内心起因到行为外化的整个过程和特点。接着,以反侦查行为的行为方式为标准,对反侦查行为进行了消极与积极的分类,通过类型的梳理细化使反侦查行为更加系统化,从而利于其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再次,针对反侦查行为信息的传播现象,结合当今的信息传播模式,对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和渠道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最后,从我国现行《刑法》中的谦抑性原则与期待可能性理论出发,从可罚与不可罚的界限划分角度,对反侦查行为的法律规制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三部分是反侦查行为的防控对策,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在第二部分深入分析论证反侦查行为的特点,心理成因,分类,传播,法律规制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提出了反侦查行为的防范与控制对策。首先从防范与控制的分析比较入手,引出了防范对策与控制对策的相互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又具有各自的作用与意义。接着,从防范对策入手从七个方面提出对策,第一,强化侦查人员的对抗意识;第二,科技强侦,加强新形势下刑事科学队伍建设;第三,强化证据意识,注重微量物证的搜集;第四,适当强制性措施的运用;第五,堵塞犯罪分子获取侦查与侦查知识的渠道;第六,做好保密工作。第七,重视反侦查研究,借鉴国外反侦查领域的成熟理论与经验。由于反侦查行为的防范与利用、控制的逻辑递进关系,接下来,提出了反侦查行为的控制对策:第一,情报系统的建立;第二,迅速及时,从时间、空间上占据主动;第三,因情施策,将计就计策略的运用;第四,秘密侦查手段对反侦查行为的控制;第五,拓展思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和反侦查行为。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1
一、反侦查行为的概述  11-24
  (一) 反侦查行为的内涵  11-18
    1. 行为的界定  11-12
    2. 犯罪行为与侦查行为  12-13
    3. 反侦查行为的内涵与外延  13-17
    4. 侦查实践中认定反侦查行为需要注意的问题  17-18
  (二) 侦查与反侦查的辨证关系  18-19
    1. 侦查与反侦查彼此对立又相互依存  18-19
    2. 侦查与反侦查相互作用,此消彼长  19
  (三) 研究反侦查行为的意义  19-22
    1. 研究反侦查行为是制定侦查方案的依据  20
    2. 提供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促进刑事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20-21
    3. 研究反侦查行为为完善立法提供参考依据  21
    4. 通过研究反侦查行为侦查案件,将会成为今后侦查破案的主渠道  21-22
  (四) 反侦查行为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22-24
    1. 根据犯罪规律研究反侦查行为  22-23
    2. 根据侦查规律研究反侦查行为  23-24
    3. 根据反侦查意识和反侦查行为的关系研究反侦查  24
二、反侦查行为分析  24-37
  (一) 反侦查行为的特征  24-27
    1. 反侦查行为与犯罪行为紧密相连  24-25
    2. 反侦查行为系统具有积极性与消极性  25-26
    3. 反侦查行为的科技性与智能性  26
    4. 反侦查行为的隐蔽性与迷惑性  26-27
  (二) 反侦查行为的心理成因  27-30
    1. 行为认知因素  27-28
    2. 趋利避害是反侦查行为产生的根本动因  28-30
    3. 侥幸心理与抵抗心理  30
  (三) 反侦查行为的基本分类  30-32
    1. 积极的反侦查行为  31-32
    2. 消极的反侦查行为  32
  (四) 反侦查行为信息的传播  32-35
    1. 大众传媒产业  33-35
    2. 犯罪分子间的经验交流  35
  (五) 反侦查行为的法律规制  35-37
    1. 可罚的反侦查行为  35-36
    2. 不可罚的反侦查行为  36-37
三、反侦查行为的防控对策  37-48
  (一) 反侦查行为的防范对策  38-43
    1. 转变观念,提高警惕,强化侦查人员的对抗意识  38
    2. 科技强侦,加强新形势下刑事科技队伍建设  38-40
    3. 强化证据意识,注重微量物证的搜集  40
    4. 运用适当强制性措施,限制反侦查行为  40-41
    5. 堵塞犯罪分子获取侦查与反侦查知识的渠道  41
    6. 做好案件侦查中的保密工作  41-42
    7. 重视加强反侦查研究,对国外反侦查领域的成熟理论与经验有效借鉴  42-43
  (二) 反侦查行为的控制对策  43-48
    1. 以情报为基础,以掌控为关键  43-44
    2. 迅速及时,从时间、空间上占据主动  44-45
    3. 注重侦查策略的运用  45-46
    4. 强化秘密侦查手段的使用,对反侦查活动进行控制  46-47
    5. 拓展思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和反侦查行为  47-48
致谢  48-49
参考文献  49-50

相似论文

  1. 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控制研究,F832.2
  2. 大连新港船舶溢油风险评价及防范系统研究,X55
  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隐性成本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研究,F285
  4. 刑事侦查行为律师在场权研究,D925.2
  5. 我国企业运营中的主要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D922.291.91
  6. 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研究,F253.7
  7. 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F275
  8. 论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D925.2
  9. 环境犯罪类型化研究,D924.3
  10. 房产“不交吉”买卖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D923
  11.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行为及防范对策研究,D917.6
  12. 某县级市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C913.5
  13. 中国银行青岛A分行房地产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F832.4
  14. 我国村镇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研究,F832.2
  15.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F275
  16. 基于关联方交易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F275
  17. 虚拟物流联盟风险控制研究,F252
  18. 警察侦查行为司法控制研究,D925.2
  19. 现代夏季奥运会突发事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1.111
  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传输局内部控制研究,F626
  21. 论我国公安机关内部侦查监督机制,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 > 侦查技术与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