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以带蒂筋膜瓣为膜诱导骨再生屏障膜的促成骨作用及作用方式研究

作 者: 胡振顺
导 师: 杨新明
学 校: 河北北方学院
专 业: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关键词: 骨缺损 带蒂筋膜瓣 膜诱导性骨再生 组织工程骨 非细胞型
分类号: R3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过比较以带蒂筋膜瓣为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屏障膜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复合体与单纯植入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复合体在超临界缺损修复过程中的试验疗效,研究带蒂筋膜瓣为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屏障膜的可行性及其促成骨作用和作用方式。为临床以带蒂筋膜瓣应用膜引导性骨再生技术修复超临界骨缺损提供借鉴。取5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5月龄,雌雄不限,体重2.0~2.5kg。所有动物按数字序号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每组25只。以50只大白兔右侧尺骨造2cm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由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构建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充填骨缺损。B组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缺损邻近制备一个带有无名血管蒂所属毛细血管网的筋膜瓣(带蒂筋膜瓣),使其呈圆桶状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术后肢体未行任何固定,常规喂养及预防感染治疗。拍摄右侧尺桡骨正位X线片(术后4、8、12、16W),动态观察骨缺损修复过程中植入组织工程骨不同时间的影像学特点。于4W、8W、12W、16W时A、B组各处死4只动物取材,观察组织工程骨的表面变化、骨缺损修复情况及周围组织反应,然后将标本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带蒂筋膜瓣变化及其周围组织状况,最后依据Lane-Sandhu骨移植物组织学评分法测定两组各时间点新生骨小梁面积占镜下修复区面积的比值比较两组植入物成骨情况。术后8、12、16W,每组3只动物解剖取新鲜尺骨骨干,在BOSE3520-AT型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进行三点弯曲力学实验,行骨缺损修复区力学刚度测定。最后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以上指标及统计学结果了解各组骨缺损修复的愈合情况。除A组1只动物因伤口感染裂开植入物脱出而退出实验后退予以补齐外,其他实验动物一般情况良好,切口愈合佳。4W时,影像学上:对照组x线示植入物纹理清楚,骨断端间隙清晰可见;实验组x线示植入物纹理模糊,截骨断面与植入物间隙已不明显,有少许外骨痂形成;组织学上:对照组交界区纤维结缔组织连接,大量纤维结缔组织长入植入物内部,有散在的软骨细胞,新生骨小梁极少。实验组筋膜瓣形成类似骨膜样结构阻挡周边软组织进入骨缺损修复区处,植入物周边及内部有少许降解且散在发育中骨小梁和软骨细胞团形成,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骨形态计量分析及力学方面,实验组在成骨面积和力学强度上均较对照组优异,统计学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8W时,影像学上:对照组植入物纹理模糊,截骨断面与植入物间隙仍明显,无外骨痂形成;实验组植入物周边有规则阻射影,部分吸收降解,植入物与尺骨断端间隙消失;组织学上:对照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并向新生骨小梁结构内延伸,有散在的软骨细胞团及异物巨细胞反应。实验组植入物表面仍可见半透明的骨膜样组织包裹,膜下骨痂形成且包裹植入物,镜下见植入物内部有发育较成熟的骨小梁骨及软骨组织形成。骨形态计量分析及力学方面,实验组在成骨面积和力学强度上均较对照组优异,且较4W时明显增加,统计学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12W时,影像学上:对照组有外骨痂形成并包裹植入物;实验组初步形成骨干结构,骨皮质连续,部分髓腔再通;组织学上:对照组骨断端交界区仍有纤维结缔组织,植入物表层有来自周边排列紊乱的纤维性骨痂,深层骨小梁结构形成较少。实验组植入物接近完全降解,其内部及表面有大量成熟骨小梁形成并层状整齐排列,骨髓腔部分再通。骨形态计量分析及力学方面,实验组在成骨面积和力学强度上均较对照组优异,且较八周时明显增加,统计学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16W时,影像学上:对照组植入物降解较少,再生新骨形成少,骨皮质不连续,髓腔不通;实验组植入物完全降解,正常骨干结构形成,骨髓腔完全再通;组织学上:对照组骨断端交界区纤维结缔组织依然存在,植入物内有发育较成熟的骨小梁,骨髓腔未通。实验组植入物残骸已吸收降解,完全由新骨替代,成熟骨结构形成,骨髓腔再通。骨形态计量分析及力学方面,实验组在成骨面积和力学强度上均较对照组优异,且较12W时明显增加,统计学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带蒂筋膜瓣为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屏障膜具有明显促成骨作用,带蒂筋膜瓣为MGBR屏障膜是可行的;筋膜瓣形成管道状结构,机械性的阻碍了纤维结缔组织和周围软组织进入骨缺损部位,保持骨缺损部位有以相对稳定的环境,其促成骨作用具有明显的引导骨再生作用特点;其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新骨再生现象及成骨明显,与宿主骨连接处愈合快而牢固,且移植骨内部塑形快,能较快地适应宿主骨的力学环境,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的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对提高成骨的质和量有显著疗效。

全文目录


摘要  5-8
ABSTRACT  8-12
英文缩写  12-13
前言  13-14
材料与方法  14-17
结果  17-19
附图  19-28
附表  28-29
讨论  29-34
结论  34-35
参考文献  35-41
综述 以带蒂筋膜瓣为引导骨再生膜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研究进展  41-49
  参考文献  45-49
致谢  49-50
个人简历  50-51

相似论文

  1. PRP/BIO-OSS复合物对纯钛金属钉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R783.6
  2. 海藻酸钠—壳聚糖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R318.08
  3. 应用远段锥形组配柄与广泛微孔涂层柱形柄行全髋股骨侧翻修的比较研究,R687.3
  4. 内皮祖细胞在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中应用的实验研究,R782
  5. 复合壳聚糖纳米微球PLGA/nHA缓释载体系统的制备及其对蛋白类药物缓释作用的实验研究,R318.08
  6. 应用骨髓基质细胞片层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R329
  7. 带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实验研究,R318.08
  8. 同种异体BMSCs抗原性对兔桡骨缺损修复的影响,R687.3
  9. 吻合血管的腓骨一自体骨髓复合移植治疗大块骨缺损,R687.3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异体骨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R687.3
  11. APA微囊化hBMP-2在强力霉素调控下的表达,R68
  12. 骨髓基质干细胞源性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复合同种异体冻干颗粒骨修复大鼠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R681.7
  13. n-HA/CS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表征及其应用研究,R318.08
  14. 负载BMP与VEGF的PDLLA组织工程材料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R318.08
  15. 不同粒径β-TCP植骨材料对腔隙性骨缺损骨修复的影响,R687.3
  16. 腺病毒介导的BMP-2基因转染BMSCs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R329
  17. 自体牙粉末对小白鼠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R783.1
  18. 骨伤复原汤促进骨缺损骨痂牵拉区成骨的临床观察,R687.3
  19. 含HGF的水凝胶对促进家兔股骨颈部缺损修复的初步研究,R687.3
  20. 富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nHA/CS材料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R318.08
  21. 生物活性玻璃修复骨缺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R68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