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祛斑玉容方对色素沉着小鼠血酪氨酸酶及皮肤形态的影响

作 者: 王茜
导 师: 孙亦农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康复学
关键词: 黄褐斑 酪氨酸酶 祛斑玉容方 中药面膜 皮肤形态
分类号: R27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实验通过复制黄褐斑小鼠实验动物模型,予以祛斑玉容方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的血酪氨酸酶及皮肤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祛斑玉容方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机制,为临床进一步研究、防治黄褐斑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清洁级白色雌性小鼠48只,体重20g左右,将标准合格的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vc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药合面膜治疗组、中药预防组。按分组编号,所有动物分笼饲养。采用中波紫外线照射白色雌性小鼠复制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各防治组进行4周的防治处理,于防治结束的次日将所有实验小鼠脱颈处死,检测小鼠血中的酪氨酸酶含量,并观察皮肤病理学形态。结果:1.通过各组小鼠血中酪氨酸酶含量分析,正常组与模型组小鼠血中的酪氨酸酶含量和皮肤病理学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而作为防治的其他四组,即vc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药合面膜治疗组、中药预防组,酪氨酸酶含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皆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此四组对色素沉着型小鼠均具有良性调整作用。2根据皮肤病理切片分析,空白对照组上皮浅薄,无扩散,基底细胞和棘细胞排列整齐有序。模型对照组小鼠表皮的上皮细胞有较多增殖,并且表皮细胞的数目增加,切片显示出较多的炎性细胞,皮肤附属器如毛囊、皮脂腺出现明显增生。中药合面膜治疗组小鼠皮肤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表皮略微增厚,皮肤附属器也明显减少,仅见少量炎症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中药合面膜组疗效最明显,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次之,vc治疗组不如前三个治疗组,但较模型组情况已有明显的改善。结论:1.祛斑玉容方防治黄褐斑的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减少酪氨酸含量,抑制皮肤黑素细胞增殖,从而减少黑素细胞合成有关。2.祛斑玉容方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3.祛斑玉容方对黄褐斑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全文目录


目录  5-7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1
前言  11-13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3-24
  一、祖国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及研究  13-19
    1. 古代文献对黄褐斑的认识  13
    2. 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13-15
    3. 中医治疗黄褐斑的研究  15-17
    4. 中医治疗黄褐斑的其他疗法研究  17-19
  二、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及研究  19-24
    1. 病因病机研究  19-20
    2. 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  20-21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21
    4. 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  21-24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24-35
  一、实验材料  24
    1. 实验动物  24
    2. 实验药品  24
    3. 实验仪器  24
    4. 试剂和药物  24
    5. 试剂配制方法  24
  二、实验方法  24-27
    1. 分组与饲养  24-25
    2. 建立黄褐斑小鼠模型  25
    3. 动物分组实验方法  25
    4. 给药方法及剂量  25
    5. 取材及指标测定  25-27
  三、实验结果  27-35
    1. 各组小鼠血中酪氨酸酶含量  27
    2. 各组小鼠皮肤HE染色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27-31
    3. 各组小鼠皮肤免疫组织化学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31-33
    4. 祛斑玉容方对小鼠表皮黑素细胞个数及数密度的影响  33-35
分析讨论  35-40
  一、造模方法的选择  35-36
  二、观察指标的选择  36
  三、祛斑玉容方治疗黄褐斑的选方机理  36-37
  四、实验结果分析  37-40
    1. 祛斑玉容方对小鼠血酪氨酸酶的影响  38
    2. 祛斑玉容方对小鼠皮肤病理形态的影响  38-39
    3. 祛斑玉容方对色斑(黄褐斑)小鼠的预防作用  39-40
不足与展望  40-41
参考文献  41-4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3-44
致谢  44

相似论文

  1. 续随子种子化学成分的酪氨酸酶抑制性和抗氧化性研究,S567.219
  2. 桑枝皮醇溶物的有效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S888.2
  3. 电泳中介微分析法用于酶抑制剂筛选的研究,R927.2
  4. 肉桂酰氨基酸酯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O621.29
  5. 接枝GMA-IDA聚合物的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酪氨酸酶的固定,O631.3
  6. 酪氨酸酶七肽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柔性脂质体的制备,TQ464.8
  7. 美肤汤对黄褐斑小鼠模型酪氨酸、SOD及病理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
  8. 白芷提取液对内皮素ET介导的人黑素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影响,R285
  9. 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R275
  10. 黄褐斑证治规律的现代中医文献研究,R275.9
  11. 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R275.9
  12. 调周法对于60例阴虚质黄褐斑的临床观察,R275
  13. 湘西香醋抗氧化及美容功效研究,R151
  14. 何首乌水提物对小鼠黑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影响的研究,R739.5
  15. 中医美容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R289.1
  16. 黑芝麻水提液对鼠黑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285
  17. 性激素与女性黄褐斑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R275
  18. 滚针结合逍遥丸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R275
  19. 瓯江彩鲤酪氨酸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及河鲈的群体结构研究,S917.4
  20. 化瘀祛斑法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R285
  21. 山茱萸提取物对A375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体系黑素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皮科 > 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