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认知心理语言的五行概念隐喻研究

作 者: 林佑益
导 师: 贾春华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中医五行理论 认知心理学 认知语言学 五行范畴原型 概念隐喻
分类号: R2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五行学说是构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一。古今中医学家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将五行与五脏、五色、五味等相配属,只是用一句“取象比类”笼统的总结,并没有说出“取象比类”所蕴涵在深层次的心理、语言理据。通过检索中医五行概念隐喻认知方面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针对中医五行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较少,尚缺乏从认知科学角度对中医五行概念隐喻的专题进行探讨。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将中医五行学说放置在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的背景下。借助认知语言学阐述古今中医学家是如何应用五行学说,将“五行-五脏配属”与“五行生克映射到五脏生克”。通过认知心理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问卷调查,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对中医五行学说进行深入的探究,阐明五行学说是如何产生,以及认识疾病的科学意义。“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是科学发展的新领域。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是认知科学重要的组成学科。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以生活经验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专门研究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感知,以及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一门新的人类语言学科。它强调隐喻无所不在,隐喻不仅是被当作是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被视为一种概念认知现象,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基础之上的。认知心理学是以概念信息加工观点作为核心的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中的意象图式是建立在对事物基本认知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结构图式,是人类经验和理解当中的一种联系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因此,意象图式就成为隐喻的认知心理基础。相似性是隐喻理论是概念隐喻形成的基石。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家族相似性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至今仍然占有主流地位的原型范畴理论,它将拥有家族相似性的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认为,隐喻基本上就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是对于抽象概念的认识和表达的有力工具。正文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五行理论古今述要,回顾五行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周前的夏商时期之初,五行相生文献最早完整的记载是在春秋后期,五行相克最早记载是在战国时期。五行学说最早先出现五行的概念,之后逐渐再出现五行生克关系说,五行与五行相互生克说的起源是不同的。五行学说整体而言在战国时代达到成熟阶段,到了汉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此外还论述了建国后近10年来中医五行理论在基础研究、中医五行临床研究和多学科背景下的中医五行研究的进展情况,总结了中医五行学说的古代论述和现代认识。第二部分对中医五行概念隐喻进行初步的认知研究,内容分为四个小节。第一节简要介绍了本课题所运用的研究理论,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代隐喻理论,以及概念隐喻的类型及功能等。第二节从体验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建构中医五行概念隐喻的理论基础,认为中医五行概念隐喻的不是任意凭空想象的,而是古人透过日常生活观察自然气候、农业生产、身体空间、克敌制胜等各种熟悉的事物,以及对环境的深刻体验得到的认知概念。第三节从认知语言学的五行概念隐喻及认知语义学研究,介绍概念隐喻的始源——目标域和两个主要隐喻理解模型。从特性赋予模型与结构映射模型的角度,阐明了五行学说运用在五行-五脏配属与五脏相生相克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第四节从认知心理学意象图式理论,意象图式的类型及特征,意象图式与隐喻的角度阐明了建构中医五行概念隐喻的心理基础。并且在基本的意象图式结构的基础上,借由概念整合理论进行跨领域映射形成相关的中医五行概念隐喻。在此我们将应用认知心理学概念的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透过一份关于五行概念以及其相互关系的问卷,通过问卷分析探讨五行概念隐喻的形成;通过“概念组合”分析五行单个概念隐喻如何经由组合而形成新的“复合概念隐喻”。第三部分是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五行学说调查问卷。现代科学认为“凡是不能被证明的都是错”。有人说中医学不符合现代科学的规范,不能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而对中医产生误解;因此,借由认知科学“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五行学说调查问卷”调查台湾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出生地等不同背景对五行学说的认知。将不同背景的人对五行概念隐喻语言的认知,由抽象概念转化成量化科学数据,依照数据统计分析,从不同的背景分析找出大家共同认知的五行原型,并检验不同背景对五行学说是否有认知差异,从认知差异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本问卷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五行学说的本质,亦有认识疾病上的科学意义。正是由于中医语言用认知语言、认知心理等认知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理论,为中医五行学说提供另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可以使中医的理论概念更加清晰。最后总结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对中医五行探究,印证了中医五行学说是一种隐喻概念系统,是一种概念隐喻的语言。人类的范畴、概念、认知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人们的范畴、概念的认知差异是由于不同的身体经验所造成的。研究结论不仅支持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体验哲学,而且可为不同文化、民族、语种的人所理解和接受,有助于中医五行学说与现代认知科学的沟通,阐明认识疾病的科学意义,也让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理解和接受。

全文目录


目录  3-6
表目录  6-7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2
文献综述五行概念隐喻认知研究现状  12-17
  1 五行的概念研究  12-13
  2 五行的认知研究  13
  3 五行的概念隐喻研究  13-14
  4 小结  14-15
  5 参考文献  15-17
第—部分 五行理论古今研究述要  17-22
  1 五行学说的历史渊源  17-18
    1.1 五行的起源  17
    1.2 五行相生的起源  17
    1.3 五行相克的起源  17-18
    1.4 五行学说的形成  18
  2 五行理论现代研究进展  18-21
    2.1 中医五行基础研究  18-19
    2.2 中医五行临床研究  19-20
    2.3 基于多学科背景下的中医五行研究  20-21
  3 小结  21-22
第二部分 五行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22-45
  1 认知心理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概述  22-26
    1.1 认知语言学概述  22
    1.2 认知心理学概述  22-23
    1.3 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  23
    1.4 当代隐喻理论——隐喻认知观的建立  23-24
    1.5 概念隐喻的类型及功能  24-25
    1.6 小结  25-26
  2 五行概念隐喻建构的体验哲学基础  26-29
    2.1 体验哲学概述  26
    2.2 从体验哲学解读五行概念隐喻  26-29
      2.2.1 自然气候的体验性  26-27
      2.2.2 农业生产的体验性  27
      2.2.3 身体空间的体验性  27-28
      2.2.4 母子相生的体验性  28
      2.2.5 克敌制胜的体验性  28-29
    2.3 小结  29
  3 五行概念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9-38
    3.1 五行概念隐喻及相互关系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29-30
    3.2 五行概念隐喻系统的建构基础  30
    3.3 五行概念隐喻的始源---目标域  30-31
    3.4 五行概念隐喻建构的认知模型  31-37
      3.4.1 认知模型概述  31
      3.4.2 五行理论认知模型---中医五行概念隐喻工作机制  31-37
    3.5 小结  37-38
  4 五行概念隐喻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38-45
    4.1 意象图式概述  38-39
      4.1.1 意象图式的概念  38
      4.1.2 意象图式的类型及特征  38
      4.1.3 意象图式与隐喻  38-39
    4.2 从意象图式解析五行概念隐喻  39-41
      4.2.1 五行的中心边缘图式  39
      4.2.2 五行的部分-整体图式  39-40
      4.2.3 五行的容器图式  40
      4.2.4 五行的起点-路径-目标图式  40
      4.2.5 五行的上-下图式  40-41
      4.2.6 五行的链接图式  41
    4.3 五行概念隐喻心理认知机制——概念整合理论  41-42
    4.4 原型范畴理论  42-43
      4.4.1 原型范畴理论概述  42
      4.4.2 中医“五行”概念隐喻的范畴化  42-43
    4.5 五行概念及相互关系的心理认知基础  43
    4.6 小结  43-45
第三部分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五行学说调查问卷  45-68
  1 绪论  45-47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45
    1.2 研究目的  45
    1.3 研究范围  45
    1.4 研究流程  45-47
  2 研究方法  47-49
    2.1 研究架构  47-48
    2.2 研究假说  48
    2.3 问卷来源及内容  48
    2.4 研究对象与取样方法  48-49
      2.4.1 研究对象  48
      2.4.2 取样方法  48
      2.4.3 研究工具  48-49
      2.4.4 统计分析方法  49
  3 结果与分析  49-68
    3.1 样本背景数据统计分析  49-51
    3.2 不同背景对五行学说认知分析  51-66
      3.2.1 五行原型的分析  51-52
      3.2.2 20岁以下与61岁以上对五行学说认知差异分析  52-57
      3.2.3 男与女对五行学说认知差异分析  57-59
      3.2.4 大都市与农村对五行学说认知差异分析  59-61
      3.2.5 小学与硕士以上对五行学说的认知分析  61-63
      3.2.6 学生与医生对五行学说认知差异分析  63-66
    4 研究假说之检定  66
    5 小结  66-68
第四部分 论文结论  68-72
参考书目  72-74
参考文献  74-78
谢辞  78-80
个人简历  80-82
附录一 问卷调查表  82-94

相似论文

  1. 英语背诵对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听力能力的作用探索,G633.41
  2. 银行ATM界面设计研究,TP11
  3. S-O-R模型的批判和预期效应的研究,B841
  4.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5.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6. 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G633.41
  7. 中国古诗中“咏月诗”的概念隐喻研究,I207.22
  8. 英汉“喜悦”隐喻的跨文化研究,H15
  9.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研究,H319
  10. 复合动词中“掛ける”的意义分析,H36
  11. 汉语多义词教学方法研究,H195
  12. 以《蝴蝶梦》为语料的恐惧情感隐喻研究,H315
  13. 澳大利亚初级汉语词汇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H195
  14.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研究,H319
  15. A Cognitive Study of the Polysemic Simple Present Tense,H314
  16.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研究,TP393.092
  17. 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审视,B84-06
  18. 英语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分析,H315
  19. 概念隐喻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H319
  20. 《圣经·诗篇》中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H315
  21. 显性概念隐喻教学对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H31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阴阳五行、运气学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