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上医宗心领》外感病证治规律的研究-兼论中医学在越南的传承

作 者: 阮氏李
导 师: 王寅
学 校: 云南中医学院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黎有卓 《海上医宗心领》 外感病证治规律 中医学在越南传承
分类号: R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医学是无国界的,是以保护人类健康为使命的。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自古以来传统医学文化交流密切,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纵观两国传统医学交流历史,黎有卓于越南黎朝(中国清代乾隆年间)1770年所著的《海上医宗心领》可以说是一个既吸收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学术思想,又体现了越南传统医药特色的典范。本文着重通过系统梳理该书,以期挖掘黎有卓治疗外感病的证治规律,并整理他对《伤寒杂病论》的传承与拓展。可以说,本文对促进中越两国传统医学深层次的交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研究内容:本文内容包括1.简述中医学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2.介绍越南医宗黎有卓的生平,及其著作《海上医宗心领》的成书背景、流传、基本内容和学术成就。3.重点研究《海上医宗心领》外感病证治规律,探讨黎有卓治疗外感病的主要学术特点,并概述部分越南民族民间的治疗方法。4.从《海上医宗心领》来看黎有卓对《伤寒论》继承与发展,进一步探讨仲景学说在越南地区的传承。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整理研究,主要以黎有卓编著的《海上医宗心领》(由越南人武春掀、清高僧等诸人搜集整理原书,于1885年刻印的汉字版本)为蓝本,参照其2001年复版的越南语版本,对其进行认真研读;并初步研究《伤寒论》对黎有卓之《外感通治》的影响。通过相关资料认真分析,互相参考,详加比较,总结《海上医宗心领》外感病证治规律及中医学是如何在越南传承的。研究结论:1.中越两国由于地理、政治、文化、贸易等渗透和影响,中医学在越南很早就已开始传播,促进了越南传统医学(即东医学)的发展。越南出现了不少医家对中医学术理论有很好地继承和发展,其中,最突出及最有代表性就是黎有卓编撰的《海上医宗心领》一书。该书是越南传统医学中第一部内容比较完备的著作,对后世越南医家有巨大的理论及临床指导意义,被称为越南医生研习医药的必读书籍之一。2.本文从分析越南外感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方法、外感病各证型及其遣方用药等方面来论述《海上医宗心领》外感病的证治规律。在病因病机方面,黎有卓提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是致病的主因,正气不足是病邪致病发病的根源,越南外感病多挟虚而感外邪。在辨证体系方面,黎有卓用八纲辨证方法,提出了越南外感病辨证要抓住辨清虚实二证的这一主要环节。在外感病证治和遣方用药方面,黎有卓主要论述了越南外感病的主证、传变证及后期调治的“接补”法,其治疗的规律是实证以祛邪为急、虚实相兼则扶正祛邪兼施、虚证以补益为主。但无论采取那种方法,黎有卓皆均“治病求本”,即以扶正为重,可以说扶助正气的思想贯通了他治疗越南外感病,体现了他治疗越南外感病的特点之处。本文从此,归纳总结出黎有卓治疗外感病的学术特点,主要有几个方面:①“治病求本”重扶正祛邪兼施,以扶其正气为主;②解表重轻扬透邪,善用柴胡;③补血养阴以助发汗;④灵活运用了“中气”学说在治疗越南外感病。3.黎有卓学习、继承了众多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思想,并根据自己越南的临床经验,在外感病论治的理法方药中体现了本土医学的特色性和拓展性。说明了黎有卓不仅继承了中医经典理论及实际应用方法,而且还凝练出了东医学的特色并有所拓展,是中医学在越南传承的一个典范。

全文目录


目录  4-7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2
前言  12-14
第一章 中医学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  14-21
  第一节 中医学在越南的传播  14-17
    一 中医学在越南传播的有利条件背景  14-15
    二 中医学在越南传播的历史  15-16
    三 中医学在越南传播的途径  16-17
      1 医随民来,保护健康  16-17
      2 药与贸往,加强传播  17
      3 释宗教入,传医知识  17
      4 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17
  第二节 中医学对越南传统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7-21
    一 越南传统医学——东医学的形成与其存在的背景  18-19
    二 受中医学影响的越南名医代表及其著作  19-21
第二章 黎有卓与《海上医宗心领》  21-28
  第一节 《海上医宗心领》成书背景、流传与发展  21-23
    一 黎有卓生平及《海上医宗心领》成书背景  21-22
    二 《海上医宗心领》的流传与发展  22-23
  第二节 《海上医宗心领》基本内容及主要学术成就  23-27
    一 《海上医宗心领》的基本内容  23-26
    二 《海上医宗心领》的主要学术成就  26-27
      1 博采经典,化裁得心  26
      2 改进治法,创制新方  26-27
      3 继承越南民间民族医药学  27
  小结  27-28
第三章 《海上医宗心领》中外感病证治规律的研究  28-69
  第一节 越南外感病的病因病机  28-31
    一 寒邪侵袭是发病的主因  28
    二 “内寒”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28-29
    三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根源  29-30
    四 从伤寒邪进行划分伤寒的分类,解释其病机,提出治则  30-31
      1 中寒  30
      2 感寒  30
      3 伤寒  30-31
  第二节 黎有卓与八纲辨证方法  31-37
    一 虚实辨证  31-33
    二 寒热辨证  33-34
    三 表里辨证  34-36
    四 阴阳辨证  36-37
  第三节 外感病主证的证治  37-48
    一 治疗原则  37-38
    二 外感病表证分型方药  38-47
      1 外感表实证  38-41
      2 外感表虚证  41-47
    三 外感病里寒证  47-48
  第四节 外感病传变证的证治  48-56
    一 里实热证的基本病机及治疗原则  48-49
    二 证型方药  49-56
  第五节 外感病“接补”法的证治  56-62
    一 治疗原则  56
    二 证型方药  56-62
  第六节 越南民族民间治疗外感病的验方  62-63
  第七节 黎有卓对外感病治疗的学术特点介绍  63-67
    一 “治病求本”重扶正祛邪兼施,以扶其正气为主  63-64
    二 解表重轻扬透邪,善用柴胡  64-65
    三 补血养阴以助发汗  65
    四 黎有卓在外感病治疗中运用“中气”学说  65-67
  小结  67-69
第四章 《海上医宗心领》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69-82
  第一节 张仲景《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69-73
    一 《伤寒论》成书的历史背景  69-70
    二 《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70-72
      1 尊经旨,创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70-71
      2 创经方,立理法方药规律  71-72
    三 《伤寒论》被介绍到越南后,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  72-73
  第二节 黎有卓对《伤寒论》的继承及发展  73-81
    一 《伤寒论》六经病主证与《外感通治》证治对照表  73-78
    二 黎有卓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78-81
      1 遵《内经》要旨,博采众家之长  78-79
      2 承仲景之法,善于创新  79
      3 峻烈发汗与轻扬解表之异  79-80
      4 擅用经方,加减化裁  80
      5 创立新方,拓展临床应用  80-81
      6 黎有卓对外感病传变的体会  81
  小结  81-82
第五章 结语  82-84
参考文献  84-86
致谢  86-87
个人简历  87

相似论文

  1. 《景岳全书》心病学术思想研究,R2-52
  2. 北宋医学分科对《圣济总录》病证分门的影响,R2-52
  3.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对《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的继承及组方原则,R2-52
  4. 《刺灸心法要诀》版本及其针灸理论特色研究,R2-52
  5. 《东医宝鉴》方剂引文与主要中医原著比较研究,R2-52
  6. 《千金方》补益方药研究,R2-52
  7.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脾、肾相关证候特点的研究,R2-52
  8. 中国馆藏和刻中医古籍的考察与研究,R2-52
  9. 阿维森纳《医典》与孙思邈《千金方》养生思想的比较研究,R2-52
  10. 《医方类聚》所引中国古代医籍研究,R2-52
  11. 《外台秘要方》中有关仲景条文的整理研究,R2-52
  12. 岭南医家郭元峰《脉如》学术思想研究,R2-52
  13. 健忘证防治方药的中医文献研究,R2-52
  14. 《难经集注》的文献研究,R2-52
  15.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方药特点及治法源流探析,R2-52
  16. 《素问玄机原病式》的文献研究,R2-52
  17. 《温病条辨》方用药规律计量学研究,R2-52
  18. 杨士瀛的气血理论及用药规律研究,R2-52
  19. 曾世荣著作考及其学术思想研究,R2-52
  20. 《外台秘要方》文献研究与数字化探讨,R2-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 > 全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