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京地区梨需冷量及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作 者: 封雷
导 师: 张绍铃;吴华清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果树学
关键词:  设施栽培 需冷量 果实品质 生长调节剂
分类号: S66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明确需冷量是落叶果树设施促成栽培的先决条件,也是设施促成栽培中选用品种的重要依据。本研究测定了在南京地区气候条件下常见品种的需冷量,检验了4种不同种类破眠剂对休眠打破的效果,研究了外源生长调GA3和CPPU及套袋对棚内果实品质的调控作用,并探讨了多效唑(PP333)对棚内的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南京地区冬季气温波动平缓,昼夜温差小,无极端温度出现,有利于落叶果树低温积累。应用3种低温累积计算模型(犹他模型、≤7.2℃模型和0-7.2℃),对南京地区的37个梨品种需冷量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7.2℃模型统计结果高于0-7.2℃模型和犹他模型,而0-7.2℃模型和犹他模型之间计算结果相近。相比而言,南京地区梨需冷量的研究采用犹他模型为妥。对于需冷量小于400C.U的梨品种,其低温积累可以在12月末满足,在设施促成栽培中适宜在1月初扣棚升温;对于在400~700C.U之间的中等需冷量品种,其低温积累可以在1月下旬满足,适宜在2月初扣棚升温;大于700C.U的高需冷量品种,不适宜在南京地区进行设施促成栽培。在供试破眠药剂中,单氰胺(H2CN2)对打破离体‘翠冠’与‘黄冠’枝条休眠效果最佳。1%浓度的单氰胺溶液提早了‘翠冠’离体枝条6d初花,4%单氰胺处理提早了‘黄冠’离体枝条10d初花。TDZ打破休眠效果效果次之,15mg/L可以提早翠冠4d初花,30mg/L可以提早‘黄冠’8d初花。硝酸钾对离体枝条打破休眠效果微弱,仅在8%的较高浓度下提前了‘黄冠’离体枝条2d初花。50mg/L处理提前了‘翠冠’初花4d,但是在150mg/L的浓度下推延迟了初花期。类似的,50mg/L与100mg/L GA3均推迟了‘黄冠’离体枝条的花期,这表明虽然GA3具有一定打破休眠的作用,但是其效果并不稳定。外源生长调节剂CPPU与GA3处理均增大了果实纵径、横径与单果质量,提高了维生素C含量,但CPPU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溶性糖含量,GA3处理增大了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溶性糖含量,其中CPPU40mg/L处理对单果质量增幅最大,100mg/L GA3处理次之。CPPU、GA3和套袋处理对果点密度影响不大,但是套袋处理显著降低了果点大小,套袋后果实锈斑面积明显减小,但易形成“花斑果”,但对果实的其他品质影响不大。总体上看外源生长调节剂增大了果锈面积,其中50mg/LGA3处理锈斑最严重。在多效唑(PP333)两种施用方式下(叶面喷施与土施),随着施用浓度的提高,对新梢长度、新梢直径、节问长度与单叶面积的抑制作用加强。在较低浓度下(200mg/L与400mg/L)叶面喷施具有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的功效,高浓度(600mg/L)的叶面喷施略微降低了单果重,但是对果实品质仍具有提高的作用。与叶面喷施相比,设施内土施多效唑对新梢枝条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叶面喷施差。

全文目录


目录  4-7
摘要  7-9
ABSTRACT  9-11
引言  11-1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3-29
  1 果树设施栽培现状  13-14
    1.1 国外果树设施栽培现状  13
    1.2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现状  13-14
  2 落叶果树需冷量研究进展  14-18
    2.1 休眠的定义  14
    2.2 休眠的分类  14-15
    2.3 落叶果树休眠模型的研究进展  15-18
  3 落叶果树休眠进程及其解除的研究进展  18-21
  4 设施栽培设施与技术研究进展  21-25
    4.1 果树设施栽培工程材料研究进展  21-22
    4.2 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2-25
  5 落叶果树施用多效唑研究进展  25-27
    5.1 多效唑对果实品质影响  25-26
    5.2 多效唑对果树抗逆性的影响  26
    5.3 多效唑对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的运转影响  26-27
    5.4 多效唑的施用方法  27
  6 展望  27-29
第二章 南京地区梨品种的需冷量研究  29-39
  摘要  29
  引言  29-30
  1 材料和方法  30-31
    1.1 试验时间、地点  30
    1.2 试验方法  30-31
  2 结果与分析  31-35
    2.1 南京地区冬季温度变化特点  31-32
    2.2 三种模式低温累积过程的比较  32
    2.3 不同梨品种的需冷量  32-35
  3 讨论与结论  35-39
    3.1 利用不同模式对梨需冷量的评价  35-36
    3.2 南京地区适宜设施栽培的梨品种选择  36-39
第三章 化学药剂打破梨休眠效果的研究  39-51
  摘要  39
  引言  39
  1 材料与方法  39-41
    1.1 实验材料  39-40
    1.2 实验设计  40
    1.3 测定分析方法  40-41
  2 结果与分析  41-48
    2.1 破眠剂对离体枝条的破眠效果  41-47
    2.2 破眠剂对棚内果树休眠打破的效果  47
    2.3 不同种类破眠剂对休眠打破的效果  47
    2.4 施用破眠剂对对花粉活力和花粉量的影响  47-48
  3 讨论  48-51
    3.1 不同破眠剂打破休眠效果  48
    3.2 促成栽培中的花粉活力  48-49
    3.3 提高苏南地区塑料大棚促成栽培的提早能力  49-51
第四章 CPPU、GA_3与套袋对设施栽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51-59
  摘要  51
  引言  51
  1 材料与方法  51-52
    1.1 试验材料  51-52
    1.2 试验方法  52
    1.3 指标测定  52
  2 结果与分析  52-57
  3 讨论  57-59
第五章 多效唑对设施栽培‘黄冠’梨生长和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59-65
  摘要  59
  引言  59
  1 材料与方法  59-60
    1.1 试验材料  59-60
    1.2 试验方法  60
  2 结果与分析  60-62
    2.1 不同施用方式与浓度对枝条生长的影响  60-61
    2.2 不同施用方式与浓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61-62
  3 讨论  62-65
第六章 一种梨快速枝接换种方法  65-71
  摘要  65
  1 材料与方法  65-68
    1.1 材料  65-66
    1.2 方法  66-68
  2 结果及分析  68-70
  3 讨论  70-71
全文讨论  71-73
参考文献  73-83
致谢  83-8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5-87
创新点  87

相似论文

  1. 调环酸钙合成工艺研究及其类似物合成,TQ452
  2. 枇杷果实采后品质变化及硬度预测模型研究,TS255.4
  3. 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下菜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N2O排放的研究,X131.3
  4. 我国四省区梨主要病害的病原鉴定、分子检测与药剂筛选研究,S436.612
  5. 梨火疫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rp与tatC的克隆及功能分析,S436.612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S512.1
  7. 土壤水分对梨树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S661.2
  8.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菊花切花保鲜效果和生理作用的影响,S682.11
  9. 有机与常规蔬菜农场的比较研究,S63
  10. 蒙古栎促根育苗技术及其对苗木耐旱性的影响,S792.186
  11. 梨品种黑星病抗性鉴定及其发生规律探讨,S436.612
  12. 离子束介导大豆DNA转入番茄的初步研究,S641.2
  13.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赤拟谷盗幼虫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初探,S482.3
  14. 有机污染物对梨形四膜虫的毒性及构效关系,X174
  15. 周在浚及其词研究,I207.23
  16. 次生盐渍化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改良效应研究,S156.4
  17. 我国梨树轮纹病和干腐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特点研究,S436.612
  18. 10%异菌脲乳油在梨及土壤中的残留量测定和消解动态研究,S481.8
  19. 基于WebGIS的特色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S126
  20. 鼻内镜下陈旧性外伤性歪鼻畸形的矫治,R765
  21. 库尔勒香梨缺铁失绿症的因子分析及其叶片诊断,S436.6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果树园艺 > 仁果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